生活微暖,刚好遇见

2022-04-29 05:03章彩萍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晨间作息环节

章彩萍

导读:人生,有太多遇见,遇见更美的自己,遇见更好的生活。适逢其会,触不及防。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挖掘出一日活动中各个的生活环节的教育资源,借助“价值追寻”“现场解读”“实践探寻”树立整体的教育观念,关注生活环节,让幼儿在与生活的每一次遇见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我们希望每一个常规不是幼儿的束缚,而是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为其一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价值追寻”——关注幼儿与生活的遇见

关注点一:幼儿过着怎样的生活

教师在生活环节中,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对生活环节的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对生活环节的误解,教师在生活环节的组织中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

高控——整齐划一,少了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第一组小朋友去玩玩具,第二组小朋友去喝水,第三组小朋友去如厕……”活动室中,幼儿看起来整齐有序,和谐安静。但是当这些温柔的指令指向本该自由自主的生活环节时,意识到,幼儿除了消极的等待教师指令,其他什么也做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教师还是幼儿都处于被动状态。

单一——简单统一,少了一些自主管理的空间。“接下来我们要去户外活动了,喝水的小朋友们,加快速度!你们快点把玩具整理好,出来排队!”生活环节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做出统一的动作,不得不反复催促幼儿,导致教师不得不被牵着鼻子走,有时还要大声的吼一嗓子。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呢?在老师的催促下,不得不放下自己正在干的事情,融入到大集体中,这时的教师和孩子都是被动的,教师没有自主调配时间的意识,孩子更加没有自主管理的空间。

在问题反馈中,教师也发现以上两种操作存在的弊端,也尝试着调整,把关注的重点转换到如何发挥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如何体现幼儿的自主管理……在不断的碰撞中,新的组织方式不断产生,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放任——彻底放手,少了一些自主评价的内容。为了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教师事先准备了一些可供幼儿选择的游戏项目,减少幼儿某一活动结束后的消极等待现象,但由于教师对后续活动缺少关注,放任幼儿无目的的活动,也未更多考虑幼儿的喜好。从现场情况看,这一新的策略避免了幼儿活动后的消极等待现象,减少了时间的隐性浪费。但是,我们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幼儿的自我需求与评价。

教师的这一安排,使幼儿出现跟风现象,为了抢到大家一致认为比较有吸引力的项目,吃饭的孩子狼呑虎咽,喝水的一口气喝下一大杯水,绘画的孩子敷衍了事……我们没有察觉到的伤害悄悄地潜伏在看似有“秩序”的表象下,顾此失彼,有悖儿童身心健康,忽略幼儿的真实需求与对自我的评价,而如果教师一直放任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良生活习惯就很有可能伴随幼儿未来的一生。

关注点二:孩子怎样生活

我们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多姿多彩的,它应该是一种实践,幼儿在和同伴的共同生活中,能从中获得生活认知;是一种参与,幼儿在自身的需要中能获得自由的权利;是一种体验,幼儿在相互的学习中能获得情绪的满足;也是一种成长,在不断的习得中,能获得身心发展。

二、“现场解读”—— 抓住生活中的每一次的“遇见”

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安排,深入幼儿生活活动现场,积极审视目前的生活环节组织,努力使幼儿园的生活环节成为幼儿想要的状态,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一)问题呈现——不可忽视的生活环节

幼儿园教学研究的基点是问题,以问题驱动,引导教师关注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我们将生活环节作为一项师幼共同的研究项目实施,通过进班半日活动蹲点、听取教师、幼儿的感悟等手段,深入第一现场,现身说法,通过观察、发现、认识、读懂幼儿。积极关注生活环节中的真实问题,我们认识到:生活环节不光只有入园、午睡、离园等这几个规定的板块,他贯穿一日活动的各个细微之处,往往被大家忽视,而它们也可以成为生活活动的载体,对幼儿产生积极的意义。

(二)研讨碰撞——生活环节的深度解读

在问题驱动下,用行为跟进法把“反思”与“问题”联系起来,引导教师深入活动的核心,聚焦生活活动环节的价值进行判断与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通过观看随机录取的视频,互动研讨,思维碰撞,针对视频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最终,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生活环节的目标指向涵盖身体健康、自我管理、情绪情感、合作交往、学习认知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生活环节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生活内容,而是使一日活动之间建立积极地联系和互动,以及它独特的教育价值。

(三)反思探索——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

围绕问题的探索活动,在关注实施过程中教师反应的同时,更要在后续的实践中注意教师行为的改变。因此,在后期的实践中,围绕幼儿在生活环节中表现出的共性问题及个性化问题,开展集体研讨,不断反思、尝试,促进教师在反思探索过程中不断交流、自我审视,切实解决在生活环节管理中的难题,提高自我的组织管理能力。

1.作息优化,让生活环节张弛有度

通过作息比对发现,以往的作息安排整齐划一、精确到点、缺少弹性空间。在对作息调整中,按照删减、整合、扩展三个步骤进行调整,删减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整合了零碎的小环节,对有些重要的生活环节,则在时间、内容和空间上加以扩展,形成板块式的作息,增加弹性时间,让板块之间的生活环节模糊、软化,边缘互相融合,给予教师和幼儿更大的自主权。也使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长时间的完成一件事情,甚至跨时间完成一件事情。

例如,我的时间我做主。幼儿园的晨间入园环节,是一日生活从家庭向幼儿园的重要过渡环节,它拉近了幼儿在园一天美好积极生活的序幕。原来的作息安排将晨间接待、晨间签到、晨间劳动等这些小环节一一列举,时间和顺序安排明确,幼儿只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缺少自主选择权。调整后的作息将这些零散的小内容融合在一起,构成晨间入园一个大环节。幼儿入园后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该时间段内,选择几个内容进行,不强调活动的先后顺序,也不强调每个活动的时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照顾自然角或者花更多的时间在桌面游戏上,板块式时间,将这些小环节的边界融合。

2.任务策略,让生活环节目标明确

在一日活动中,任务策略可以让幼儿在生活环节中更有目标性。教师有意识地使用任务策略和方法,能有效调动幼儿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辅以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的任务意识,形成良好的习惯。

3.辅翼策略,让生活环节生动有趣

幼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关注幼儿的个性特点,减少同步操作,发挥较强能力幼儿的优势,带动较弱能力的幼儿,让能力强的幼儿成为能力弱幼儿发展的“辅翼”。

案例:我是整理小达人。幼儿每人有一个用品柜,用品柜里堆放着孩子的一些生活用品,也有一些当天活动的作品等,一天活动下来,幼儿的用品柜内比较乱。在不断的观察中,我们发现有几名幼儿他们的用品柜无论一天中使用多少次,每次打开都很整洁,于是我们让这些幼儿分享整理小妙招,在他们的带动下,所有幼儿行动起来。

三、“实践探寻”——在每一次的遇见中打造儿童生活的“色彩斑斓”

通过解读各年龄段幼儿一日生活的环节,我们将生活环节的微变革聚焦在环境创设、幼儿需要、课程融合的挖掘上。让入园、餐点、离园等环节成为幼儿与生活相遇的有效载体。

(一)创设环境,形成有效的操作互动。

环境是隐性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学习的支柱。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尝试与思考,并不断地将经验运用于过程中主动构建新知。如在晨间签到环节,结合各年龄段发展体系中的某一个要求,创设情境性、游戏化、互动式的操作环节,使晨间签到环节渗透多元发展价值取向。

例如:晨间签到有玄机。中1班的晨间签到,第一阶段,先到先挂牌,幼儿入园后看看自己是第几个签到的,前面都有谁,还有哪些同学没来,自己有没有在规定的时间(教师设置的绿线线前)内到园,督促幼儿按时入园;第二阶段,学会看电子时钟,教师在签到区提供电子时钟,幼儿到园后尝试记录时间,并将自己的签到牌挂好,在规定时间内入园的挂在绿色板块处,没在规定时间内入园的挂在红色区域,幼儿要通过识别电子钟,判断自己是否按时入园,在签到环节中渗透了时钟概念。

(二)聚焦追随,满足自主的生活体验。

在活动中,教师就是一个合作者与引导者,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不断追随幼儿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而生成下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让课程追随儿童”。

例如:我的午餐我做主。在自主用餐环节。我们经历了从传统→自助,被动→自主的幼儿午餐形式。

小班:逐步放手,自主取餐。突出“取”字,由保育员分好饭菜,孩子根据自己的饭量选择,自取勺子,端餐盘上位。

中班:部分自助,按量盛饭。孩子根据自己的饭量去盛饭,然后到保育员处打菜,将餐盘放到桌上后,再到配班老师处取汤和筷子。

大班:完全自助,自我服务。

第一步:制订就餐规则。围绕餐前、餐中和餐后探讨进餐规则,聚焦大家的意见达成共识,形成班级文明进餐公约,设立值日生,制订值日生制度。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各司其职。

第二步:商讨取餐方式。幼儿围绕自主取餐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设置多个取餐点的想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相邻两条队伍往往会发生碰撞,于是规范的取餐路线也在一次次的讨论实践中产生了。

第三步:自选就餐位置。自主取餐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凸显了。每个幼儿能力不同,动作有快慢之分,但就餐位置是固定的,坐里面的幼儿动作慢了,就位时就比较困难。于是,幼儿提出换座位,但对调后问题并没解决。于是又商讨决定,同组内6个位置不固定,先到的就坐最里面,外口的几个位置自由坐。由于每天就餐座位有了些许变化,幼儿非常开心。

第四步做好餐后整理。用餐后的餐后整理不容忽视。吃完饭,幼儿自主整理餐具、漱口、擦嘴,自由选择餐后活动。所有幼儿进餐完毕之后,值日生负责协助保育员完成卫生的收尾工作,擦桌、扫地,在此过程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渗透整合,嫁接变化多元的情感体验。

以生活环节为突破口,打破各科之间的界限,打破师生之间的界限,将创建的生活环节内容有机地与其他环节相互交融。教师从课堂中淡化出来,教师搭台,幼儿唱戏,让幼儿在各种“感兴趣”的活动中激活思维,探究过程,获得知识,拓宽视野,砥砺能力。

例如:水壶找不同。在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中,喝水成为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经历了学校提供保温桶、杯子到幼儿自带水壶,水壶放在班级户外物品架上到带入自选活动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水壶雷同,无人管理,活动后的失物招领成了常态,给水壶做标记的课程应运而生。混龄活动中怎样统一大家的意见?标记的要素有哪些?用什么材质做?带着各个区意见的代表们集中到涂鸦区,一场围绕水杯标记的大讨论就这样开始了。不只如此,还有哥哥姐姐如何照顾弟弟妹妹?何时帮助他们穿脱衣服,何时要提醒喝水等内容也在户外混龄活动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生活活动正悄无声息地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

一日活动皆课程,生活中的小变化、发展中的小期待、体验中的小惊喜,不断推动着幼儿有趣、有益、有效地与生活的遇见。

猜你喜欢
晨间作息环节
不 顺
爱心健康作息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晨间咖啡
联合多元作息的激光雷达点云多核分类方法研究
论晨间谈话的重要性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晨间仪式”决定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