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琼超
【摘要】立足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学会使用辩证的眼光来审视事物,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实学生的世界观和内在素养,将成为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重任。本文着重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希望通过分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支持。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阅读;自主探究
人文素养在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取向中有着重要地位,其包括知识、品德以及行为等多项内容。对于初中生而言,通过相应的教育策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新理念、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成长路径。
一、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1.完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使学生尝试去理解他人,对于学生共情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特点之后,通过语文教材里的文学作品以及诗词歌赋等,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文学作品或诗词歌赋中所隐藏的价值情感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教师在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其自身的言行也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做出表率,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发展,为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自我品格的完善提供合理路径。
2.培养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智成熟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价值观念塑造的快速发展时期,语言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品格和综合素养来说十分重要。所谓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字表述能力,它们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培养人才的重点方向。语言能力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总的来说,是学生接收信息和输出信息的重要过程,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以及能力提升十分重要。
3.养成文化内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文化底蕴。学生的文化底蕴体现的不仅是其人格品质,也代表着学生的知识和学识,无论是国内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还是国外世界名著,都是优秀文化的结晶。学生在对这些优秀文化进行吸收与理解的过程中,会形成自身的看法,这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及行动指导都十分重要,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因此,开展人文素养教学,将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内涵,从学生的谈吐行为到学生的处事态度都有所涉及,这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大有裨益。
二、人文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1.没有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课堂落实教育任务的主导方式。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没有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依据课本或教案进行学习目标的设定。实际上,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二者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教学目标体现的不仅是学习目标本身,也体现对于学生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但是从当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并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育,仅仅是为了讲授知识点而进行学习目标的设定,这一过程中很难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合理路径。很多教师并没有采取科学手段来设置教学目标,并没有根据教学实际、教学内容、学习难度以及学生情感、态度进行综合设定,这就会导致教学目标的方向缺失和实施不畅,难以真正为学生人文素养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教学基础。
2.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就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够合理,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造成了直接影响,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时,仅仅是按部就班地根据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进行输入,这种机械化的学习模式不能促进学生思维上的提升和进步。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思维的练习和拓展与知识点的教授进行融合,使二者融会贯通,为学生的成长做好有效铺垫。因此,教学内容不够合理的问题,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到思维与知识的双向融合,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教学方法较为传统
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实施与落实的关键步骤。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已经逐步打破了“唯分数论”的桎梏,初中语文教学也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其中不仅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要为学生人格品格的建立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方式就变得尤为重要,但很多教师在实际实施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仅是按照原有的方法进行教学,虽然多了与学生的互动频率,但也难以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方式。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如果运用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就难以发现人文素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阻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病,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任务。
三、人文素养的策略
1.将人文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人文素养培育的理念。人文素养培育不是有形的,而是无形的。它是一种学生的内在思维与能力,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长期持续的教育输出,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做好有效铺垫。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将人文素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辩证思维、强化理论认知。语文学科教材是教学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资源,是学生通往精神世界的桥梁,教师要详细了解课文的背景与情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提问,让学生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真正了解人文素养的内涵与真谛。同时,在课文分解之后,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独立撰写小作文的形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检验,学生往往在写作时,会将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进行代入,这会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帮助。例如,在讲解《马说》这一课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文学常识,在梳理完文章主线内容之后,通过重点知识的把握,让学生了解《马说》的整体脉络和思想情感,使学生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观点,通过“时空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受当时的情境与氛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仿照《马说》的行文结构,以现代文的形式进行写作,让学生积极调动思维,将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经典情节、故事环境等作为写作主题进行二度创作。不仅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马说》的人文素养,也可以为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识,进行多元化实践提供帮助,确保学生在理解与吸收知识之后,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合理化应用,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人文素养的真谛。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有层次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内在理想,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2.灵活开展教学,营造人文氛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教材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做到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模式的整改。灵活地运用教学资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保证。通过人文素养环境的构建,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也能使学生迅速融入到教师所创建的教育环境当中,为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开展的教育内容提供支持。例如,在学习三国演义片段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课文的生字词以及难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好文章脉络之后,再为学生播放电视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对故事情节进行表演,通过这种形式,既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融入到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氛围当中,也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保证,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情节进行演绎,既能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语言和情节,来感受语言的魅力。通过了解文章的百转千回以及人物的曲折经历,让学生明白相应的人生道理,这是运用教学资源,营造人文氛围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实际上,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每一字每一句都具有独特的文学涵养,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大有帮助。因此,教师也要让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其中的缘由和情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让学生的意识得到了深层次的洗刷,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而不是一味地讲授式教学,这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进步。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课文中或作品中作者的情感以及人物的曲折经历,才能使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该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素养。总的来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调动一切有利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塑造人格涵养,确保学生的思路得到开阔,认识得到促进。
3.阅读教学中蕴含的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阅读包含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课外的大量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书籍作品也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与形成,这对于学生人格品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不光要在课堂上将课本中的人文素养输送给学生,更要通过适当的引导与互动,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课外阅读中的人文素养,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很有帮助。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呐喊》时,教师首先要交代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期间的社会现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然后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矛盾,再进行文章的阅读,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地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盲目、随意地进行阅读,而是要真正体会课文背后所传达出的人文素养,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基础,为学生整体思路的拓展做好有效铺垫。此外,在课外阅读的引导过程中,教师也要肩负起引导者的责任,可以定期为学生推荐书单,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为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从而避免学生盲目选择无意义的图书浪费学习时间。通过大量的阅读,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体系,可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最大程度上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做好准备。
4.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学生作为知识的学习者,二者进行有效的互动,是依托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的,但这些都是辅助作用,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探究对于其自身的能力提升变得尤为重要。在如今全面发展理念的倡导下,初中语文教学并不能局限在传输知识这么简单,而是要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建立自主探究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学生心智成熟的重要表现,也是学生品格人格塑造的过程,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会被颠覆,其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背诵,其体现的人文素养都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理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并不是一门固化的学科,其灵活性、变通性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情感与人文特征,学生要真正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以及素质涵养去理解和吸收,才能确保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质的飞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充分观察之后,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然后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听说能力、背诵能力进行综合考察,然后根据学生的长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引导。例如,某位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强,这位教师可以让该学生尝试不同体裁、文风、形式、种类的作文写作,让学生养成一套独有的作文体系,不仅可以在考场作文的发挥中临危不乱,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写作技巧,让学生吸纳更多鲜活的素材,滋养学生的文笔。这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发挥学生的长处,才能弥补学生的短促,促进学生的平衡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补足短处而忽视长处,这样只会造成教育的本末倒置。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激发学生发挥长处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云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2(04).
[2]夏荣业.初中语文中的人文素养培养[J].清风,2021(24).
[3]莫俊.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91).
[4]白国本.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1(32).
[5]施树林.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