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讲女性词(三十七)

2022-04-29 00:44叶嘉莹
文史知识 2022年2期
关键词:诗言志关雎言志

叶嘉莹

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社会习俗影响了女作者的风格。吴藻出身于商人家庭,丈夫也出身商人家庭,她不仅自己写诗词,她的姐姐和哥哥,也都参加一些文学性的聚会,能写诗词,能画画,还能够弹奏音乐,可见她的家庭对子女文化活动是相当支持的。吴藻婚后不但交了很多女性的诗人朋友,也交了很多男性的诗人朋友。从吴藻的平生活动来看,她的丈夫也应该是支持的。吴藻和她的朋友之间常常有唱酬和交往,她是非常自由的。

可是顾太清呢,她出身于满族的贵族西林觉罗氏,而她所嫁的奕绘是清朝的宗室,所以家庭的礼法就比较严格。中国旧日的传统从《易经》《诗经》《尚书》种种的记载中,对于男女是不平等的。女子不是不学习,但是女子的学习自成一类,有《女训》《女诫》,我们以前讲过,像班昭写的《女诫》强调妇女应该是卑弱的。班昭的学问未尝不好,她续成《汉书》,还写了《女诫》。因为女子在不平等的社会之中要生存下来,就不得不以卑弱的态度来生存。《世说新语》里边记载,说晋朝有一家嫁女儿,她的母亲就对女儿说嫁过去以后切莫为善,不要想着做什么好事。她女儿说切莫为善,然则为恶乎?那么就做恶事呢?她母亲说善尚不可为,而况恶乎?连好事你都不能做,何况是坏事呢?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旧传统中,女子也可以读书,读书所学的是妇德、妇容、妇言、妇功,是以卑弱为第一的。

从明代以来,女子思想逐渐开放了,士大夫的观念也开始改变了,一般的男子认为他的妻子或者女儿,学习诗文不再是坏的事情,甚至于丈夫还给妻子、女儿印诗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的著作《文史通义》里《妇学》说:“乃至谊绝丝萝,礼殊授受,辄以缘情绮靡之作,托于斯文气类之通”。当时袁枚随园招收女弟子,有好几十人。还有陈文述的碧城仙馆,女弟子也有几十人。师生之间常有唱酬,可以结伴去游山玩水。章学诚说当时思想比较开放以后,妇女有了跟文士的交往,所以他说这些女子“谊绝丝萝”,“谊”,论亲戚的名分,没有丝萝,就是他们没有亲戚的关系,“礼殊授受”,在中国的礼法上,男女授受不亲,就是因为“缘情绮靡之作”。

陆机的《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诗都是内心的感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吗,所以诗是缘情的,而诗写出来都是“绮”,是非常浪漫的,非常美丽的;“靡”,是柔靡的,那种温柔浪漫的感情。

诗的性质到底是什么?这是在中国传统上引起过争议的一个问题,原因是我们中国古代对于性别与文化没有一个反省,所以就造成了很多的困惑,就是诗的性质到底是什么?“诗言志”最早见于《书经·虞书》,当时帝舜曾经命令一个懂得音乐的人掌管音乐,“命夔掌乐”,这是帝舜对夔所说的话,他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古代的诗是可以配合音乐来歌唱的。

我国最早的一本诗集是诗三百篇,儒家尊称它为“经”,就是《诗经》。《诗经》的三百篇是都可以合乐而歌的。所以诗是言志的,《尚书》的《虞书》就有这样的记载。《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国风》。《国风》的第一篇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的习惯是每一篇诗前面都有一个序言,那么第一篇就是《关雎》,所以《关雎》前面有一篇总序,以后的每一篇诗也有序言,都很短就是小序,《关雎》前面有一篇长的总序,我们就管它叫“大序”,《诗经·大序》就说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最早是如何定义诗的,为什么要作诗?《尚书》上就说诗是言志的,那“志”是什么?诗三百篇的《毛诗·大序》上说诗就是“志之所之”,“之”,往也,是你内心情志的一种活动。在心是为志,发言才为诗,用语言把它写出来那才是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心里就是志,那不是诗,但是情动于中,内心活动而且用言语表现了,才有了诗。

中国对诗就有了两种解释,诗到底是言志的还是抒情的。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很长的文章《诗言志辨》,言志,到底言的什么样的志。这是中国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争论,就是诗到底是言志的还是抒情的。因为如果从志来说,朱自清先生就考证了,他说中国记载孔夫子言行的《论语》,《论语》在里边提到过很多次,说:“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孔子叫他的学生每一个人说一说自己的志,他们说的志都是什么,都是治国安邦的,都是自己为人处世的理想。而朱自清也举例子说,在《诗经》说“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小雅·节南山》),作这篇诵的目的,就是来追查、来考查在周天子旁边,有一些凶恶的小人。朱自清说如果从《诗经》的《雅》《颂》来说,所谓“诗言志”的“志”,就是孔子的“盍各言尔志”的“志”,凡是这个“志”,基本上都是有关政教的话。

朱自清先生还写过一篇文章《怎样读〈唐诗三百首〉》,说里边虽然是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都有,可是真正这些诗人,所考虑的、所关心的一个主题是什么呢,就是“仕隐”和“出处”。所以杜甫为什么了不起,杜甫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说“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考虑的都是这个。李太白所写的诗也是,“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李太白的古诗五十九首,所关怀的都是国家的问题。李太白当然也写歌行,说“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写的是什么?他所说的美人是什么?他所说的美人是他在政治上的一个理想。陶渊明说是养拙、守拙、固穷,这是一种品节。杜甫的理想是用世,他一直的目的是在“出”。陶渊明是因为这个时代与他不合,所以说,达就要兼善天下,如果穷就要独善其身。就兼善,不达就是兼善,就独善。这写是一个“志”,不管是仕是隐,不管是“出”还是“处”,总而言之,他认为诗所言的应该是志。可是从《诗经》上就不然,《诗经》上的《雅》《颂》言的当然是志了,“吉甫作诵”,“以究王讻”,当然是志了。

《诗经》的《关雎》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按照《毛诗》的注解,说这首诗就是“后妃之德”,并不是一个男子爱恋一个女子,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后妃之德”,就是后妃想要找到一个淑女,以配君子。就像陈之遴说的“劳君捡尽吴山翠,心已三年醉”(《虞美人》),就是要给帝王找到一个好的配偶。《诗经》里是有写男女的感情的诗,就像我们的一个朋友说的,她说男子的志,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兼善天下还是独善其身。女子当然也有志,女子的志是什么?女子就是要找个好的丈夫来嫁。(未完待续)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女性文学大系》(先秦至今)及女性文学史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2)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诗言志关雎言志
言志为本
郑 磊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诗言志”和“摹仿说”
中国诗学的家国情怀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诗缘情与诗言志的综合治疗——昌耀《内陆高迥》诗疗解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