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大国皇帝的心声

2022-04-29 00:44徐公持
文史知识 2022年2期
关键词:猛士高祖项羽

徐公持

这是一位地方小吏出身的开国君主。他与文学本不相干,甚至一度对文化人颇持轻蔑态度,曾当众做出“溺儒冠”的不雅动作。如此人物,有一天忽然诗兴大发,唱出一首传世名作。这就是汉高祖刘邦及其《大风歌》。

刘邦年轻时当过沛郡泗水县的“亭长”,秦末乱世,群雄并起,这位小小亭长依仗他宽容的心态和较广的人际关系,转战各地,由弱到强,渐成气候。他率先攻入武关,直捣咸阳,抄了秦王朝后方老底,秦王子婴只得封玺纳降。最终垓下会战,战胜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代开国君主。刘邦并无尊贵家族血统传承,在为人作风方面,他谈不上崇高道德操守,也与优雅文化无缘。不过他在文学史上也留有印迹,即《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篇作品给我们的第一眼印象如何?首先它在每句中都使用了“兮”字,带有明显的楚辞腔调,这是与作者的楚人身份相对应的。作为一篇“楚歌”,它文字普通,语句平常,尤其是全篇总共只有三句,结构简单短小,直观其文学形态显然不够堂皇气派,说它是“顺口溜”亦不为过。要与在它之前的《楚辞》中的《湘君》《湘夫人》等名篇相衡量,不免显得有些简陋;与屈原的长篇巨制《离骚》,更是无法比拟了。不过诗歌与人一样,亦不可貌相,倘若我们仔细考量,认真体会,这一短小的歌词还是有它特别的意味和价值的,值得深入解读。

先看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这句歌辞里写出了两个意象:一个是天地之间的阔大景象,一个就是风云飞扬的大幅度动荡态势;前者是大空间,后者是大气氛。一句简单的歌词,唱出了两个自然景象方面的意象,创造了一种宏大而动态的环境气氛,应当肯定,这里显示了气势,唱出了襟怀。此外,这句歌辞还可以是社会状况的一种象征和比喻,“风云突变”“风起云涌”等后世流传的语词,就是以自然喻社会,甚至主要针对社会现象、社会变故说的。它不限于表层的自然现象描写,也不限于直觉的日常生活体验,它有着很大的内涵扩展可能性。所以这一句开篇歌词,既是作者对眼前景物的即兴描述,同时也可以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就相当于《诗经》里常用的“兴”了。“兴”作为“六义”之一,它除了具有虚实相间、若即若离的象征性意义外,主要作用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语),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子”。这是中国诗歌传统中很重要的特色手法,它要引出下文的篇章主旨。

紧接着的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进入了主题。它以直白和简要的语词,概括叙述了刘邦亲身经历的一段重要历史,即秦汉之间的一场大战乱、大变局。由秦始皇突然死于沙丘到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从全国各地群雄并出到楚汉相争,从垓下会战到刘邦称帝。在不到十年的时段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事件,尽管它们错综复杂,头绪繁多,但这里以“威加海内”四字作统括,既体现了巨大的容量,也明确地标示出了刘邦的主体意识。这段历史巨变的最终胜利者就是刘邦,他削平群雄,一统天下,被奉为至尊,拥有君临四海的皇权。这四个字不但概括了重大政治现实,而且满怀着作者无比的骄傲自得,强烈地表现出一种“皇权心态”:天下为我所有,唯我独尊!

至于“归故乡”三字,说的又是作者的另一面生活体验了。就在汉皇朝建立不久,刘邦与多名异姓诸侯王,包括韩王信、臧荼、赵王敖、彭越、陈豨、英布等,先后发生冲突。这都是一批实力派人物,曾在楚汉争霸中起到关键作用,没有他们的支持,刘邦即使逃出了鸿门宴,也不是霸王项羽的对手。汉皇朝成立之初,他们都因功分封为王,雄踞一方。然而它们与朝廷之间的利益冲突,无法调和,终于兵戎相见。新皇朝一时面临重大危机,刘邦不得不调兵遣将,予以各个击破。而在征讨途中,他路过沛郡老家,遂有“归故乡”之事发生,时在高祖十二年(前195)十月。《汉书·高帝纪下》对当时情状有所描述:

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上乃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

从这里的描述可知,刘邦“还,过沛”时,当时各路反叛势力大部已被消灭,最后一个淮南王英布也已被击溃,正在被追捕中。可以说局势已经大定,所以刘邦当时是怀着一种得意心情“衣锦还乡”。这种心理,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刘邦毕竟是一个地方小吏出身的世俗人物,一旦称帝,荣归故里,见到乡里父老,无法抑制内心的兴奋和冲动。在此场合,他不免言行骄纵,甚至得意忘形。“击筑自歌”“上乃起舞”等表现,正是他情绪的真实表露,不必怀疑他的真诚。

这种衣锦还乡心态并非刘邦独有,项羽也有过这方面的表现。时在十一年前,项羽统率各路反秦武装占领咸阳,居于权力和威望之巅峰,当时有一位“韩生”曾给项羽出谋划策,说:“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这主意很高明,很有战略眼光,如果项羽采纳此议,定都关中,那肯定可做到“都以霸”,天下就应该属于项氏了;这样做,也等于铲除了汉王的立足根基,日后就不会发生“楚汉相争”局面,刘邦的皇帝美梦就无从做起。但项羽不听,他回答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因为关中不是他故乡,所以不愿定都于此,他要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他一把火将秦阿房宫烧为灰烬,回到老家彭城去做西楚霸王。那位建议者很失望,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这句话惹怒了项羽,竟把韩生“烹”了。就在这一件事上,项羽与刘邦两位,差距立见,高下判然:刘邦也是楚人,也有乡土观念,见到故人父老激动一时,说:“万岁之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但他采纳娄敬和张良的建议,以帝业为重,“都关中”毫不动摇,奠定四百年皇朝的根基。反观项羽,只是想着“富贵”后要“归故乡”,毫无大局观,如何能够成就大业?被耻笑为“沐猴而冠”并不过分;加上其他诸多失策,他的失败就不是偶然的,“霸王”注定霸不起来。所以刘邦在这里高唱“归故乡”,扬言“游子悲故乡”,实际上他只是发泄一下自己的怀旧情绪而已,并不是真要走人生的回头路;项羽回头了,真的“富贵归故乡”了,结果就是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三句歌词“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又唱出了刘邦此刻的萦怀所系,他在“归故乡”之际,心中千思万念的实际上是如何巩固自己创建不久的皇权。他清醒地认识到,光是“威加海内”还不够,必须有一群“猛士”来为他“守”住“四方”才是长久之计。其实在此前刘邦手下有不少“猛士”为他效力,包括韩信、彭越、英布等,他曾当众自述: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

汉皇朝建立后,这些功臣都被封为诸侯王。但不久就矛盾重重,掀起又一场激烈争战。究其起因,应当说是双方面的:一方面这些“猛士”野心膨胀,欲壑难填;另一方面是汉皇朝从自家私利出发,心怀疑忌,不能容忍这些异姓“人杰”分享大权。春秋时期范蠡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是没道理的。以韩信为例,据相关史料记载,他其实并无明显的反叛表现,主要是刘邦、吕后不断吹毛求疵,借故陷害,将他一步步置于死地。从此事也可看出刘邦虽然号称“宽大长者”“仁而爱人”,但那都是需要别人为他效力时的表现;一旦大权在握,坐稳江山,就立即耍出各种手段,暴露他自己所说的“无赖”本性。刘邦在剿灭这些异姓诸侯王之后,留下了一句遗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后本纪》)实行赤裸裸的“家天下”政策,此后汉朝就很少有异姓诸侯王了。这种只给本家人封王的规矩,被后世历代皇朝仿效沿袭了两千馀年。

刘邦的这场平叛战争是把双刃剑,异己势力固然被消灭了,他的皇权一时稳固了,但能够帮他“守四方”的“猛士”也没有了。所以这句歌词可以做两层解读:一是刘邦希望有“猛士”来为他“守四方”;二是他的现实行动已经把一批“猛士”给剿除掉,所以只能嘴上唱唱“安得猛士……”了。既渴望“猛士”,又不能容纳“猛士”,结果是没了“猛士”。这里反映了皇权体制的私利性质所决定的固有内在矛盾,这种矛盾必然产生,而且无法根本解决。

总之,这篇《大风歌》唱出了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的得意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他晚年复杂的处境和真实心境。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沛,以沛宫为高祖原庙。高祖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后有缺,辄补之。”这里所说“高祖之悲乐沛”,就是指刘邦在这里说过的“游子悲故乡”“吾魂魄犹(乐)思沛”等充满乡里感情的话。那一百二十名“沛中儿”,也就成了专业的《大风歌》儿童演唱队,世代相传,直唱到汉末。这篇歌辞简朴粗犷的语言风格,符合作者的非文化人身份;而它的宏大语气和开阔境界,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一位开国皇帝的气概和视野。这是它能够在中国诗歌史上流传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猛士高祖项羽
猛士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牵手“袖珍之恋”, 我们的爱情高高在上
牵手“袖珍之恋”,我们的爱情高高在上
殷卜辞中“高祖河”的点读问题
撕咬猛士巨齿龙
真正的“猛士”——东风“猛士”军用越野车
梦遇项羽
东风猛士车中央充放气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