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创汇、技术引进与经济追赶

2022-04-29 00:44略考察宋泓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能力建设

略考察 宋泓

【关键词】出口创汇;技术引进;能力建设;中国模式

一、引论

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追赶先进国家就成为萦绕在后发国家精英们头脑中的不灭愿望。这是一个艰难、曲折、漫长的过程。三百多年间,仅有寥寥数十个国家(地区)实现了这种追赶。后发国家的经济追赶可以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发明的技术、尝试过的制度和战略,少走弯路,拥有潜在的后发优势。选择和实施“出口创汇、技术引进”的能力建设导向型贸易和发展战略能有效利用这种优势,实现追赶。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里卡多·豪斯曼曾尖锐指出,经济发展理论中“缺失的一环”是对于能力积累的研究。现有经济学重点关注经济激励,并分析了其在众多选项中对人们选择的影响,但是,却忽视了对于能力积累的研究,而能力才是最终决定人们可以选择哪些选项的关键因素。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绩效依赖于刺激和促进能力积累的各种政策。牛津大学已故经济学家桑加亚·拉尔曾经提出“产业技术能力”的概念,并用此来分析和解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来自激烈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国际演进经济学派的学者们则一直强调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并深入研究影响能力建设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因素,形成了影响广泛的国家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等理论范式,发表了大量有关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案例研究。国内学者,更多地是从能力建设的角度来研究具体产业的发展,但从这个角度专门研究中国贸易和发展模式的文献则比较少见。

对于中国贸易和发展战略的讨论,最有影响的观点是林毅夫等人主张的比较优势战略。他们认为,后发国家的发展应该顺应其比较优势地位,并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只要沿着比较优势产业的引导,后发国家就可以实现经济追赶。反之,如果选择违反当地比较优势的贸易和发展战略,那么,经济发展绩效就不会好,建立的企业和产业也无自生能力。根据他们的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改革开放前的不成功战略时期,没有执行比较优势战略,实行了所谓的追赶战略,经济发展效果很差;(2)改革开放后的成功发展时期,实行了比较优势战略。在他们的眼中,中国的成功发展只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时期实现的,而之前则是一种负资产,从而将这两个时期的发展对立起来。

江小涓也曾从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她的观点和林毅夫等人不同。她认为:后发国家不应单纯按照静态比较优势来选择贸易和发展战略,而应该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的原则行事;甚至在二者利益相左的时候,应该舍弃当前的静态比较利益,而追求长期的动态比较优势利益。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其实,后发国家只是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价格和其他贸易条件的接受者,无力左右和影响国际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不管这个国家处于何种经济体制,要参与国际贸易,就必须接受现有的国际市场经济条件。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国家才能获得发展的空间。改革开放之前,即便中国在国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但参与国际贸易也不得不接受外部的贸易条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产品。即便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基本符合国际贸易的原则和规律。技术先进的国家不会主要出口初级产品,技术落后的国家也不可能出口机器设备和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后发国家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只是组织更多的出口,有选择地进口。

既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出口贸易符合比较优势等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律和原则,那么,林毅夫等人批评和反对的是什么呢?是中国的进口产品及其构成:中国进口了机器和设备,并建设了比较劣势产业和非贸易部门,支持了比较劣势产业和非贸易部门的发展。这么做就违反了比较劣势的原则,支持和发展了本该淘汰或者放弃的产业。而这一点正是本文不敢苟同的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发国家经济追赶的成效,也是江小涓所强调的动态比较优势利益的最重要源泉。本文认为,为了实现现代化,后发国家就必须实现技术和经济上对于先进国家的追赶,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因此,应该实施“出口创汇,技术引进”的能力建设导向型贸易和发展战略,用比较优势产业上的出口创汇,支持技术引进和当地产业,尤其是比较劣势产业和非贸易部门的发展。过去70多年间,中国正是这么做的。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学习参考了苏联的发展经验,推行以工业化为目标的贸易和发展战略:通过初级产品的出口,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甚至工厂项目,快速地建立起独立的重工业以及整个工业体系,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农业和轻工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追赶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中国选择这样的贸易和发展战略,也是苏联和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类似战略的一种传承。它由苏联首创,并被其他后续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种贸易和发展战略在苏联的出现,是在经济上独立、技术上追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事上保护新生政权等压力下的被迫选择。该战略,在苏联实行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发挥出巨大的效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苏联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起来,并为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正是这样的一种选择,探索和开创出了后发国家(尤其是后发大国)实现技术和经济追赶的一条新途径。

需要强调和说明的是,苏联和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贸易和发展战略曾被解读为“重工业优先”的战略。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误解。长期来看,它只是能力建设导向型贸易和发展战略的初期阶段。能力建设导向型战略的重心总是放在本国能力的最迫切、最薄弱方面和环节上。建国初期当然是在重工业上,之后随着重工业能力的积累和提高,重心逐渐扩展到其他产业领域。建国后的70多年间,这个战略在中国的实施,形式上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但其用比较优势产业上的出口创汇来支持比较劣势产业和非贸易部门上的技术引进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的核心思路却一直延续至今。

二、突破外汇短缺约束,扩大国际先进技术来源后

发国家能力建设导向型贸易和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至少需要两个条件:其一,充足的外汇供应;其二,广泛的技术来源。

(一)增加出口,突破外汇短缺约束

中国经历了三个时期,逐步突破了外汇限制。

第一个时期20世纪50—60年代,是出口创汇最艰难时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的技术引进是从全方位、成套设备甚至项目开始的。这类引进需要花费的外汇多,而出口创汇的能力又有限,外汇供需之间的缺口很大。就是从这样一条非常狭窄的羊肠小道上,中国走出了高效的能力建设以及工业化道路,并逐渐追赶上来。

第二个时期20世纪70—80年代,是中国出口创汇的中期阶段,外汇紧张状态得到改善。这一时期,中国出口发生了两大变化:其一,是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后,石油出口大增,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外汇极度紧张短缺状态;其二,是80年代,中国抓住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由以进养出演化而来的“三来一补”贸易(主要是加工贸易),积极融入东亚区域经济往来,出口收入快速增长。这二十年是中国技术进口最强烈时期,出口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这种进口。

第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出口创汇快速增长,并在90年代末期完全突破了持续将近半个世纪的外汇约束,积累起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不仅满足了技术进口的需求,更是防范住了一次又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进一步开放的中国再次成为各跨国公司竞相投资的对象,并逐渐升级为世界的加工和制造中心,全球生产体系的中介和桥梁。这个时期,由于国内企业能力的提升,也由于跨国公司的参与,中国的不少重要产业开始步入世界的前沿。

(二)高效利用外汇,突破各种限制,引进先进技术

来之不易的外汇收入,中国格外珍惜。在1949—1952年的经济恢复时期,中国的进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工业器材、机器设备以及化工原料等生产资料方面的进口占据了主导,而民用品和奢侈品的进口比例则大幅度下降。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新中国政府的效力以及新中国领导人的愿望,更是新的贸易和发展战略的一种体现。这样的集中于生产资料方面的进口结构,一直持续到最近时期。

为了将来之不易的外汇收入用好,中国突破各种限制,扩大先进技术进口来源。1950—1959年,中国处于冷战时期的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引进技术的来源主要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关系也受到负面影响,加上美国的严密封锁,中国引进技术的国际来源几近枯竭。当时,只有少数西方国家与我国建交。因此我国独辟蹊径,以民间关系的形式发展同与我尚未建交的西方国家的经贸交往,很艰难地从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家进口了少数民生项目和技术,弥补了一些产业和产品空缺。

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逐渐打开,为技术进口和随后的改革开放打开了宽阔的国际空间。这一时期,西方国家正处于世界石油危机导致下的经济滞涨之中,重化工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抓住了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了大量石化产业以及钢铁产业的先进技术。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各种技术出口限制和管制,中国还是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地进口了各种技术,基本突破了先进技术进口来源上的限制。

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中国进口中被动扩大的因素越来越多,大大限制了技术引进的力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引进先进技术后,配套的零部件和相关材料的质量、品质要求也会提高。如果国内相关的技术水平没有及时改进,那么,进口的需求就会增加。尤其重要的是,配套的零部件和相关材料的生产和制造又会牵涉上下游的相关产业,从而进一步扩大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范围。这就是技术引进的进口引致效应,也是工业化程度深入的一种表现。但是,这种进口引致效应会削弱后发国家外汇使用的选择和灵活性。突破这种限制的最有效办法是进一步扩大相关上下游产业的设备和技术进口,同时,进行这方面的能力建设和国产化,增加本土工业的宽度和厚度。但这些方法又会增加对外汇以及先进技术来源的需求。因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大规模引进技术的同时,大力推动国内的消化吸收以及国产化工作,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减少对这些进口原材料的依赖。

三、引进技术,创建现代化工业体系

在能力建设导向型贸易和发展战略中,所谓的能力建设,体现在后发国家的比较劣势和非贸易部门的发展上,并主要通过从先进国家的技术引进来实现。过去70多年间,“出口创汇,技术引进”的能力建设导向型贸易和发展战略,在中国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实现了多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和工业化建设,表1给出这四个阶段的详细划分。

(一)第一阶段是1949—1982年,大规模引进国外的成套设备、工厂,逐渐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阶段

在这30多年中,我国共进行了五次国家主导的大规模技术引进,基本上都是以成套设备的引进为主。

20世纪50年代,中国很多成套设备的引进,采取了苏联提供制造图纸,中方企业制造分交的形式。这一时期,引进工程中由中方分交的设备一般占比为30%—50%。伴随着这些项目的完成,中国建成了“迷你”版的独立工业体系。

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主要是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电子和精密机械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成套设备。这些引进项目和技术,虽然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但却打下了我国化纤和石化工业的基础。

1973—1977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从西方国家的技术引进(四三方案)。引进的成套设备,多数属于世界先进水平,能耗低、生产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项目建成后,不仅扩大了中国相关生产,甚至填补了不少产业空白,而且提高了中国工业技术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978年,受“四三”技术引进方案的鼓舞,加上与西方世界的巨大差距,激发了中国产业和企业界对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强烈渴求,1978年的中国出现了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浪潮。这一年中国提出了庞大的新技术引进规划。这些项目对于缓和国内供需紧张状况,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9年,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整个国家的技术和设备进口事宜。进出口委的成立,鼓励技术许可证贸易,使得我国的技术进口一改过去单纯引进成套设备和项目的做法而多元化;同时,该委员会还要求凡是包含设备的技术引进项目,国内可以制造的设备都要求由国内企业分交制造。这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制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开创国内外企业合作生产的先河。这一时期的技术引进,有效地贯彻了国家产业政策,有计划地填补了国内技术和产品空白。

(二)第二阶段是1983—1992年,对于现有工业体系的更新改造为主、新建扩建为辅的阶段

以198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对现有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的决定》为标志,中国贸易和发展战略进入到了以更新改造现有工业体系,新建扩建为辅的新阶段。该决定开宗明义,要“改变过去以新建企业作为扩大再生产主要手段的做法,实行以技术改造作为扩大再生产主要手段的方针。”这一时期,为了鼓励企业和地方出口创汇,中国开始推行外汇留成制;同时,对企业放权让利,增加企业活力。

1982年,国家进出口委撤销后,技术引进的工作重新由国家经委来负责。这一时期的技术进口,采用了双轨制:一轨是大型项目和重大技术的引进,由国家经委负责;另一轨是地方的技术引进。国家下放500万美元的技术引进项目的审批权给各省份和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放开了中小型企业和地方企业的技术引进申请。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以及后续的消化吸收,中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部分产业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的水平。

(三)第三阶段是1993—2003年,引进外资,弥补国内产业能力以及技术方面的不足,促进国内竞争,提高整个工业体系的竞争力阶段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目标,并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重点。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效果开始显现,短缺经济逐渐消退,买方市场成分越来越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在能力建设方面,我国也开拓出了新的思路:除了继续坚持传统的引进技术改造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的方式之外,还鼓励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入。

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初考虑是服务于国内企业和产业能力提高。这是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欢迎和鼓励的外国直接投资有两类:其一,是出口导向型投资。这类投资,既有利于推动整个国家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也有利于推动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其二,是技术先进型投资。这是“市场换技术”思路的一种体现,即出让一部分国内市场,鼓励这类外资进入并在国内市场上销售产品。很多时候,这类投资中所包含的技术,是外国企业不愿意转让的,只能采取出让部分国内市场的方式引入。这一时期,还延续了前一时期技贸结合的引进技术形式——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口一定数量的国外同类产品。

这样,伴随着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不断扩大,中国技术引进中加入了一支越来越活跃的生力军——三资企业。它们的进入,大多采取了合资形式,合作的对象往往是行业中的龙头国有企业。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式引进技术有三重意义:首先,促进国有企业的脱困和转型升级,使得中国核心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制造水平、产品开发能力大幅度提升;其次,促进核心产业和核心企业的市场化转型,使得技术引进项目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以及市场化运营效果;最后,提升国内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有效应对中国入世挑战。通过这种国家主导的内外资、内外企之间的联姻,结果不是国有企业被外资企业所并购或者吞并;相反,是国有企业的不断壮大。

(四)第四阶段是2004年以来,开放经济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中不断优化和提高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开放。根据入世承诺,中国要对外资和内资、内企和外企、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逐渐实行国民待遇,过去以外资来推动中国企业和产业能力建设的模式也必须转化成一视同仁的中性模式。

这一时期,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也进行了很大的调整,支撑中国企业和产业能力建设的、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产业部门及相关的综合部门,比如化工部、冶金部、纺织部等以及后来的国家经贸委都撤销了。中国企业和产业能力建设的主导形式,开始转移到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自主引进,行业组织发挥中介作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为代表的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发挥引导、指导、协调作用的形式。这种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操作式的能力建设形式,和战后日本以及韩国的体制比较类似。

除了少部分产业之外,中国绝大部分的产业开始进入到世界前沿的水平。几乎在所有的制造业产业大类中,都有领先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集团)进入到前10或者前5行列。这样,中国能够引进来的国外先进技术越来越难,也越来越少,能力建设导向型的贸易和发展模式也进入到了自主创新阶段;中国追赶西方先进国家的进程也逐渐进入到并跑甚至某些领域、某些方面上的领跑阶段。

这样,经过建国以来70多年的持续不懈努力,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培育起了世界上门类最齐全、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四、中国为什么成功?

过去70多年,在选择和推进能力建设导向型的贸易和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国经历过很多的坎坷,也有诸多不如意的方面。

内部而言,首先,是引进技术过程中的重复引进。理论上讲,最佳的情形是,某项技术只引进一次,吸收消化后,在国内推广。这样,花费的外汇最少,从而外汇的使用效率也高,同时吸收消化的效应也大。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放开地方和中小企业的技术进口之后,重复引进的情形比较严重。实际上,这种情况在不同时期的技术引进过程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次,引进技术之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从而形成“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和对于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最好的情形是引进一项技术能够彻底消化吸收,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过去70多年中,消化吸收的工作,有些时期做得并不好。因此,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技术引进及国产化项目。

外部而言,中国一直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和限制的对象。20世纪50年代美国全面封锁和禁运中国;60年代,美苏两霸同时敌视中国;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中国重新成为美国限制和针对的对象;特朗普政府更是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采取全政府遏制政策,拜登政府则继承了这种做法,并变本加厉,联合其他盟国制华。作为一个大国,世界上和历史上,很少有像中国这样受到这么长时间、大范围的技术封锁和限制的国家了。

但即便如此,为什么中国还是成功地实现对于发达国家技术和经济上的追赶,而很多其他的国家却没有呢?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国选择了一个正确的贸易和发展战略。这种“出口创汇,引进工厂、机器设备、技术,建立当地的生产能力和产业体系”的贸易和发展战略,既不是出口导向型战略,因为出口的规模非常有限,很长一段时期仅限于初级产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很小;也不是进口替代战略,因为即便是没有进口保护、在完全自由贸易条件下,中国能够进口的数量也非常少。因此,本文将这种战略称为“能力建设”导向型的贸易和发展战略。它的导向是建立当地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以便自立发展(国内的需求绝大部分通过国内的供给来满足)。在此战略下,出口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国际贸易不仅仅是为了出口或者进口的贸易。如果中国也选择了其他国家选择的比较优势贸易发展战略,那么发展的绩效也不会这么突出。这种战略的要义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进口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往往是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往往是农副产品)。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像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处境一样,被锁定在初级产品的出口上,无法实现技术和经济上的追赶。主张比较优势战略的学者们,也许应该思考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中国一起实行了这种战略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成功者寥寥?

其次,与上一点相关联,中国的工业化战略也是内生的,是以国内的积累来推动的。我国没有像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那样,到处侵略和掠夺,完成原始积累,而是依赖国内的经济剩余来支持工业化。但战后推行这种内生工业化战略的后发国家,总是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形:一是片面强调人们现在的生活水平的改善,追求低水平的经济福利,将现有条件下的经济剩余分配和享受净尽,甚至超出现有的经济条件,提前预支未来收入。这在落后的民主国家中比较普遍,使得此类国家一直深陷低水平的“民主—福利化”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二是片面强调积累和长远经济发展,限制和约束人们的消费,甚至出现不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出现饥荒的情形,或者管理不善出现过度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使得农村出现饥荒的情形。这在苏联和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都曾经历过。不同的是,中国很快就从这种极端的倾向中走出来,并杜绝了类似情形的再次发生。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正确的贸易和发展战略的长期坚持和不懈追求,没有出现大的偏离。选择了正确的贸易和发展战略,没有坚持下去,不能持之以恒,效果和选择了错误的贸易和发展战略是一样的,最终都不能实现经济和技术上的追赶。因为短暂正确战略下积累起来的当地能力,很容易在后续的错误战略下流失掉。因此,振荡性选择正确和错误战略,能够建设起来的当地产业和企业能力会非常有限。这也许是一个后发国家追赶过程中最难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之后,拉美国家被迫进行经济大转型,从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型,实行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和民主化的所谓“华盛顿共识”政策,之前几十年间进口替代战略时期初步建立起来的本土产业和企业很快流失掉了。90年代,中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苏联在休克疗法中向市场化转型,几乎都放弃了以前正确的“能力建设”导向型的贸易和发展战略,结果辛辛苦苦培育起来的产业很快就被进口竞争以及跨国公司在当地的投资冲刷掉了。而中国一直坚持将本土企业和产业及其能力的培育作为首选,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成功实现了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追赶。

五、结论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实行“出口创汇,技术引进”的贸易和发展战略(或称能力建设导向型的贸易和发展战略)是后发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实现技术和经济上追赶先进国家的最佳选择。与单纯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不断扩大这类产业的生产和出口,放弃比较劣势产业的贸易和发展战略(或称比较优势贸易和发展战略)相比,能力建设导向型的战略能够促使没有推进工业化的后发的农业国家改变现状,建立起一个一个的当地现代产业,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是否选择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厂、机器设备或者技术的贸易和发展战略,是后发国家走向复兴的关键一步;错失这种选择,将会陷入停滞甚至贫困境地。只有那些选择了这种贸易和发展战略,并长期坚持不懈的国家才能实现成功的经济追赶。

其次,影响后发国家贸易和发展战略选择的因素很多,其中,历史的作用不容忽视。苏联和随后的新中国选择这种战略,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所迫使的,当然,也是务实的苏联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明智抉择。同样,即便是选择了这种战略,并能够长期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制度和体制、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等等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既看到了在很多民选政府的轮替中,后发国家的发展战略的震荡性摇摆,以及为了争取选票所进行的“竞争性福利承诺”,使得这些国家陷入低端的“福利化”陷阱之中不能自拔;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很多一党执政的国家中的执政党以及领导阶层的蜕化变质,甚至将一党执政变成领导人家族的世袭制,使得整个国家的发展转变成一个党、一小部分领导人以公谋私的平台和工具。如何破解这种贸易和发展战略选择以及坚持的难题,是后发国家发展中最艰巨的挑战之一。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问题,本质上,不是一个认识问题。正确的战略,不难理解和接受,但是,为什么这么正确、简单的战略,在很多国家中没有被选择、没有被坚持下来呢?背后的原因,更多的是利益和政治问题。这里中国的发展和经历也许可以提供很多很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再次,选择之后,出口创汇的规模以及国际先进技术的来源会影响这种贸易和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后发国家能够创造的外汇规模越大、国际先进技术的来源越广泛、供应越充分,则这种战略实施的效果就越好,反之则相反。后发国家能够创造出多大规模的外汇收入以进口工厂、机器设备或者技术,则取决于当地的出口能力。在起初阶段,这主要取决于当地初级产品剩余的多少,以及征收这些初级产品剩余的能力。如果政府强势,国民合作,那么,一定时点上,能够出口的初级产品就会越多,反之则相反。长期来看,当地初级产品的出口能力也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禀赋、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以及扩张潜力等。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很重要的一点,也取决于农业的生产模式。历史证明,以家庭农户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体系,辅之以政府的系统支持,效率最高。发达国家几乎都是这种模式,苏联以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所实行的集体农业生产方式则效果不佳。

最后,后发国家实施“能力建设”导向型的贸易和发展战略,一般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一是建立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阶段,最初时期以引进成套项目、设备,建设当地的生产能力为主;二是提高现有企业和产业的技术水平的阶段,以有选择地有计划地引进技术为主;三是进入国际产业的前沿,技术引进和出口双向推进阶段;四是并跑甚至领跑阶段。过去70多年中,中国一直推进“能力建设”导向型的贸易和发展战略,中间经历过众多的艰难险阻,也犯过不少错误,但是都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的实践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战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不懈,必能成功。

作者简介 宋泓,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能力建设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组工干部能力的思考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