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振云
摘 要:当前形势下,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的教育目标也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转变,其主体要求是转变课堂主体,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详细的规划,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从多种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文章通过对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的阐述,从中分析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入发展,我国各学校面临较大难度的挑战,尤其是初中英语的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以及英语口语能力,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成了目前教学中的重点任务。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育改革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及时改革英语教学模式,调整英语教学计划,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放在第一位,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目标。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初中英语是学生进行后期更高层次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关键。因此,我国各学校对初中英语的教学极为重视,尤其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力,教师经常会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第一,学生能够自主开展英语学习,就可以在课堂授课前对授课内容进行预习,同时能够在课后进行合理复习,这对教师而言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学压力。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将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在课堂上向教师进行提问,寻求解答,这也能够让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第二,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打破传统课堂的禁锢,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对英语相关知识点进行主动学习并吸收理解,及时反馈学习中的难点,让教师帮助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为其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自律性和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初中英语知识体系,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初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且加强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虽然能够达到教学要求,但是并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虽然已经开展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但收效并不明显,教师教学的出发点也并不准确。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打破传统教学的禁锢,仍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种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仅是跟随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无法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英语学习的能动性。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有了较大改变,教师也会在教学中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大量课外练习,但是这些做法得到的效果并不显著,其原因就是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把学习安排得清楚明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性。学生习惯性地按照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去做,在学习上并没有自己的想法,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方式下,自主学习能力并不能得到较好的提升。因此初中英语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性,综合全班学生的共性,对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喜欢学习英语、爱上英语。
学生作为学习的承担方,在英语课堂中需要占据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陪伴者,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全方位学习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在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从而完成新课改的改革目标。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句话运用在学生身上最为合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想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首先就要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情况将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层次划分,再根据划分的层次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点,以此为基础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沉浸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从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英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开发;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成绩进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生在学习英语时,需要在一定气氛的带动下进行,初中生在英语实践过程中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系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学习、帮扶学习等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成长。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带动和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英语学习,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初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景让学生在营造的氛围中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提前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课前任务实现课前预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分析,实施小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相互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对于不会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不出答案时可以让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Teenage Problems”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内进行活动,合作交流,然后展示自己总结出来的问题以及答案,最后教师再进行归纳与总结。在英语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在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时,锻炼思维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在同学之间的相互带动下,进行课前自主预习,提前背诵英语单词,自主进行课文阅读,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感觉,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口语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建英语情景问题,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讨论对问题进行解答,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应试教育的课堂多表现为教师对英语进行单纯讲述,然后布置英语作业。这种教育模式下的课堂,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局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学生缺乏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导致学生并不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解答问题。同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会导致学生对英语课堂失去兴趣,尤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单词背诵,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学习模式下,会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能动性,严重的甚至出现厌学等情绪。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增加英语实践活动教学,如英语舞台剧活动,这类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设计剧本、对话中提高自己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简单举例说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交流活动,活动主题由学生自己定,但是全程必须用英文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下进行英语学习。学生在进行英文交流时不仅可以增加单词记忆,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英语听力。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写一篇英语短文,发表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这样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六、优化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项目教学让学生学习不同的英语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项目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英语的能动性。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增加一些有代表意义的英语实例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表达自己观点,突破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固有态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英语学习体系。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可以用问题引导法,提出与所学英语知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和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积极进行资料查询,帮其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点及其应用。
教师还可以利用竞赛机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每月进行一次英语月考,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英语知识点,利用英语竞赛,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和紧张心情。教师通过英语竞赛机制,对考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考得不好的同学进行鼓励,但一定不能进行批评教育,以避免因批评教育不当引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反感。学生在英语竞赛机制的推动下,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踊跃参与到竞赛中。英语竞赛机制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性,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
七、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要从独立思维开始培养,才能让学生真正具备独立思维,在学习上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英语教师要给学生创建思维能力发展的机会,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英语教师可以在班级里组织英语辩论赛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想法进行陈述辩论,表达自己的主观观点。教师给学生一个中心观点,将学生分成两组,双方队员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就各自观点进行辩论和探讨。通过辩论赛可以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发展。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英语教师应该抓住教育改革的机会,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解放教学压力。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和多种教学手段,全面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分析学生的英语基础,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英语基础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学习中相互沟通、探讨英语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为学生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艳.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北方文学,2019(15):210.
[2]李大林.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的几点思考[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15):197.
[3]胡燕琴,王智华,朱珺. 基于网络视域下中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9):76-79.
[4]向绍红.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 中学生英语,2020(06):73.
[5]吴爱霞. 探析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J]. 新智慧,2020(08):122.
[6]王密芬. 经典阅读对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05):101.
[7]徐媛媛.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研究[J]. 中学生英语,2020(30):92.
[8]苗青艳.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水准[J]. 中学生英语,2020(26):91.
[9]张杰.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以及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策略[J]. 中学生英语,2020(06):95.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