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构建:语文阅读问题设计的原点追求

2022-04-29 14:20耿林广
新教育·科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小学语文

耿林广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程序启动后,教师利用适合的问题展开教学调度,能够为课堂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在问题设计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多重修正,凸显问题的层次性、启动性、趣味性、迁移性,以满足学生阅读学习的实际需要,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设计;思维构建

教师深度研读教材文本,利用问题展开教学调度,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操作方式。如何提升问题设计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思维,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问题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启迪性、趣味性、迁移性等特点,教师需要深潜文本之中,对问题设计取点、问题构成方式、问题呈现形式、问题投放时机展开对应分析,以便形成最佳设计方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设计层次性问题,启动生本阅读思维

不同学生之间学力基础存在较大差距,教师需要正视学生个性追求,对阅读问题进行层次性设计,给不同群体学生以不同阅读激发,不仅能够成功调动学生阅读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教师深潜教材展开对应研读,为学生准备更多思考问题,要求学生自由选择问题解读,让分层教学在隐性操作中自然发生。分层教学不能将学生分开教学,需要利用层次性问题展开对应调度,教师对阅读问题进行合理处理,能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对阅读问题有较强敏感性,如果问题超出其能力范围,便会造成学生迷茫,教师要对阅读问题展开层次性设计,以提升教学适配性,成功激发学生阅读思维。如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然后投放一组问题: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白鹭?白鹭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样比喻表明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针对教师设问展开对应阅读,学习研究气氛逐渐建立。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对学生阅读体验情况进行对应观察,解决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具体组织学生解读问题时,分层次展开提问,有明确的操作目的性,给不同群体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确保阅读问题解读都比较到位。因材施教是最为科学的教学设计原则,教师围绕学生个性诉求做问题设计和推送,对学生形成多重冲击,其教学激发作用更为突出。

二、设计启迪性问题,校准生本阅读思维

教师适时投放启迪性阅读,让学生自觉进入文本阅读环节,对相关内容展开个性阅读探索,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启迪。小学生逻辑思维还比较缺乏,在文本阅读中大多关注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难以展开更广泛的思考。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需要根据文本内容实际,找到生本对接点,以提升问题设计的适配性,让学生自然进入到学科学习之中,在多重探究思考中建立学科认知。

阅读问题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增强问题启迪性,能够带来丰富学习激发动力,让学生顺利进入到深度学习环节,并在多重阅读思考中形成学科认知能力。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准备的问题是:母亲的感情到底有多深?深在哪里呢?你能够用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曲表达感恩之情吗?问题抛出后,立刻引发学生热议。特别是用歌声表达感恩之情这个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灵触动。作者到母亲工作的场所,发现母亲是这样辛苦地劳作,内心开始激荡起来。母亲这样拼命挣钱,要养活一家人,还要支持他看“闲书”,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在歌唱环节,课堂学习气氛被推向高潮,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歌唱活动。有学生唱《懂你》,教师歌唱《我的老妈妈》,课堂教学形成强大震撼力。学生进入到特定学习环境之中,其阅读思维快速启动,教与学达成更多和谐。教师利用问题做交流手段,引导学生展开延伸思考,成功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教师推出更多思考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多思考的机会。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组织学生歌唱母爱的歌曲,都带来丰富心理体验认知。特别是歌唱环节的设计,其助学效果更为突出,这说明教师切准了学生学习心理,形成重要教学激发。阅读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需要有对接意识,针对学生学习诉求展开对应设计,这样才能形成教学调度。文本解读有多重选择,教师要做好理性选择,唯有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才能带来理想的调度效果。

三、设计趣味性问题,调度生本阅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适时投放一些趣味性问题,学生会积极回应,其调度效果会自然显现出来。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兴趣取向,从学生关注点出发,设计一些趣味性问题,以成功调动学生阅读热情。不同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取点呈现差异性,教师对此需要有更清晰的认识,不妨借助游戏、竞赛、演绎等活动推出阅读问题,这样可以顺利启动学生阅读思维,形成丰富阅读成长力量。

学生对趣味性问题有特殊敏感性,教师以此展开教学调度,能够获得丰富激发动力。教师对学生阅读兴趣取向有一定认知,在问题组织和投放时,要做好对接处理,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在广泛互动交流中达成学习共识。教学《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时,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诵读,然后给出思考问题。一个学习小组四个人,以抽签形式决定回答的问题,用笔写出答案,准备参与展示活动,看谁的答案最优。学生接受这个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在具体阅读思考讨论环节,教师观察学生阅读情况,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在课堂展示环节,学习小组开始集体评价各个答案。因为是小组评价,很容易出现一些意见分歧,教师及时做出干预,确保小组互动交流顺利展开。在课堂展示环节,各个小组能够选择最好的答案呈现出来,课堂互动交流效果显著。

教师设计了四个高度相似的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解决,而且是每人一个问题,用书写形式呈现出来,这个设计是比较灵巧的,其趣味性很高,学生积极回应,课堂学习气氛逐渐浓重起来。学生对带有游戏性的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对应设计,契合性更高,调度效果也会更好。

四、设计迁移性问题,延伸生本阅读思维

文本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迁移对接意识,结合学生课外阅读基础实际推出一些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借助生活认知展开深入思考,在广泛讨论研究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学生阅读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在阅读问题设计时,需要注意对接学生阅读思维基础,针对学生思维实际推出迁移性问题,让学生在自然衔接性思考中建立阅读感知和体悟。教师不妨结合迁移性训练投放阅读问题,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对接中形成学科认知能力。

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利用问题展开相关操作,让学生自然进行阅读思考,以提升阅读认知品质。阅读训练渗透思考问题,这是最为常见的设计形式,如果能够推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做出选择回答,其助学效果会更为丰富。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以亲自访问调查的形式,描绘了鸟儿的快乐生活,写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在训练设计环节,教师选择一些问题进行组织: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都看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鸟的动态美?在我们生活之中有没有类似的地方?能不能采用文本写法写一段话,将相关景物描绘出来?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思考,阅读训练顺利启动。

教师利用问题形式推出训练内容,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学生具体表现能够看出,教师训练设计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读写训练的投放,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学生读写展示情况良好,表明教师相关设计是有针对性的,调度效果也会更为显著。阅读迁移性训练操作中,教师需要有生活对接意识,让学生自然进入到生活化学习训练环节,能够赢得丰富阅读体验。阅读训练组织形式众多,教师要有创新设计的意识,如果能够让学生参与问题设计活动,可以大幅度提升问题设计的适合性,对成功激发学生阅读思维有重要现实帮助。

阅读教学方法众多,教师利用问题展开教学调度,这是最为常见的做法。为提升问题设计品质,教师要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度解读、对学生阅读认知基础进行对应分析、对问题投放时机进行精心选择,这样才能形成重要教学激发动力。教师适时投放层次性问题、启迪性问题、趣味性问题、迁移性问题,都能够对学生阅读思维形成重要冲击,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深度学习环节,以提升学科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周晓.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0(14).

[2]陆妍萍.基于儿童,见微知著——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管窥[J].华夏教师,2020(21).

[3]向日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优化的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11).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小学语文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对EEPO课堂问题设计的思考
精设计,巧提问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创新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