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万寿盛典图》的文化价值

2022-04-29 12:52张东晓
文史知识 2022年6期
关键词:王原祁内城长卷

张东晓

一 康熙与《万寿盛典图》的历史背景

康熙五十二年(1713)三月十八日,是清圣祖玄烨的六十寿辰,臣民为皇上举行了盛大的庆典,皇帝的诞辰叫万寿节。自八岁登基始,康熙励精图治,筑牢了清王朝兴盛的基础,清朝开始进入盛世发展时期。他曾不无得意地说:“览自秦汉以下、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之二五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廷着手筹备康熙的六十寿辰庆典活动,以示盛世盛典。

于是京城各处,除清廷内府、京城六部外,各总督及各省巡抚纷纷搭设锦坊、松亭、柏亭、画廊、彩棚、戏台等,举办各种献寿活动。“时京师九门内外张彩燃灯,建立锦坊彩亭,层楼宝榭,云霞瑰丽,金碧焜煌,万状千名,莫能殚述。百官黎庶、各省耆民,捧觞候驾,填街溢巷。琳宇珠容,钟鼓迭喧,火树银花,笙歌瓦起,祝嘏之盛,旷古未有。”(《万寿盛典初集》)

在康熙六十寿辰万寿节诸多庆典活动中,除了三月十八日康熙“正诞”在紫禁城太和殿受王公及文武百官拜贺之外,颇为重要的是,“正诞”前一日的三月十七日,为彰显其“天下第一帝”的龙威,康熙皇帝特意在这一日从畅春园回北京内城紫禁城时,“不施警跸,令臣民咸得仰瞻天颜”。其时,“直隶各省官员、士庶夹道罗拜,欢迎御辇,耆老进前,跪献万年寿觞。上辄止辇慰劳,命人给寿桃各一。又夙办桌食,遍行颁赐。于是群情感悦,动地高呼。上至近关,诸王、贝勒、贝子、公、宗室、觉罗人等,在诵经处排班跪迎。进西直门,文武大臣、官员、兵丁,亦各在诵经处跪迎,瞻仰天颜。上霁容俯视,亦令给寿桃及桌食”(《康熙起居注》)。《万寿盛典图》描绘的就是从西郊畅春园到紫禁城神武门,沿途京城及各地臣民跪拜,为康熙拜寿的盛典场景。

二 《万寿盛典图》的绘刻与流传

值康熙六十万寿节刚过,兵部右侍郎宋骏业奏请,以三月十七日康熙回銮紫禁城,从畅春园到紫禁城神武门的过程中,谨将“都城内外经棚黄幕,万姓擎花献果之诚,遮辇迎銮之盛,共五十馀处,汇写全图”,以达到“以昭盛典”的目的。但宋骏业没多久便去世了,画稿也只是勾描了畅春园到西直门的基本场景的轮廓。

为尽早将康熙六十万寿盛典长卷完成,康熙随即选定户部侍郎王原祁继续绘制该长卷。于是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三日,“养心殿监造赵昌等传旨发下兵部右侍郎宋骏业所画万寿图稿”。王原祁作为清代画坛“四王”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被视为正统画派的中坚人物,深受康熙皇帝恩宠。其对宋骏业所绘万寿盛典画稿并不满意,甚至认为宋氏画稿“不无疏密参差之处”。为此他特意上奏:“臣细阅已钩稿中,其长短疏密尚未有尽善处,臣愚识斟酌,指示另为钩稿。其未钩者,亦为续钩。”(《万寿盛典初集》卷四〇)对王原祁的奏请,康熙皇帝深以为然。于是,王原祁“随即率同冷枚,更选工画人物、界画者,就私寓绘画”(《万寿盛典初集》卷四〇)。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康熙五十二年(1713)十二月,王原祁将绘制完成的《万寿盛典图》画稿进呈,由康熙皇帝审阅。康熙看到王原祁进呈的《万寿盛典图》画稿甚为满意,谕:“万寿图画得甚好,无有更改处。”随即下旨“即领绢钩摹正本”。王原祁得到康熙皇帝的首肯后,颇受鼓励,于次年元月八日再次奏请,在《万寿盛典图》的基础上编纂《万寿盛典初集》,完整地记录康熙六十寿辰的全过程。康熙皇帝欣然采纳,遂由王原祁领衔,组织人员开始钩摹《万寿盛典图》绢本和编纂《万寿盛典初集》。绢本《万寿盛典图》在王原祁的指导下,由冷枚、徐名世、金昆等勾绘。同时,在绢本的基础上绘制木刻画稿,由康熙朝刻工名家朱圭等镌刻,作为一百二十卷本的《万寿盛典初集》的第四十一、四十二卷内容,收录于该书之中。遗憾的是,王原祁在康熙五十四年病逝,《万寿盛典初集》的后续工作由其堂弟王奕清等在康熙五十五年十一月完成。

绢本康熙《万寿盛典图》绘制完成之后,入藏紫禁城乾清宫,该画卷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中。而《万寿盛典初集》编纂完成后,由武英殿雕版刊行五十部,分别赏赐诸王公贝勒、各部大臣。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年间绘制的绢本《万寿盛典图》下落不明。有学者认为该画卷应该是在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清宫的大火中被焚毁,但并无明确的文献记述。据清宫文献记载,清嘉庆二年,嘉庆下令苏州织造依据武英殿刻本《万寿盛典初集》第四十一、四十二卷重新绘制一幅设色绢本,也就是目前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彩色长卷《万寿盛典图》。但令人遗憾的是,该补绘画卷脱略刻本,“自由发挥”之处甚多。有专家考证其尺寸规制、款识、印鉴题记等有诸多不对的地方,谬误甚多,无法与王原祁的绘本相比拟。由此说来,武英殿刻本《万寿盛典初集》第四十一、四十二卷木刻画本便成为最原始和最接近康熙五十二年万寿节庆典场景的历史画卷。

三 《万寿盛典图》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写实画卷,《万寿盛典图》清晰地再现了康熙盛世北京城的历史风貌,如今看来,对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还可进一步探讨。

第一,《万寿盛典图》以丰富的内容直接反映了万寿节的盛况,为我们复原康乾盛世的历史原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为彰显康熙“为天下万国苍生之主”的威仪,王原祁特意将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一康熙的手谕全文收录画中,放置在画面中街道的一面山墙上。康熙朝对劝农种桑极为重视,为鼓励天下百姓多植农桑,在康熙三十五年颁刻《御制耕织图》,康熙还逐画题诗。对于康熙皇帝这样的举措,直隶衙门特意在城外康熙御辇途经处设有直隶耕图、直隶织图。在万寿长图中,王原祁自然没有把这么重要的场景漏掉,展现在城外康熙御辇刚刚经过的画面中。

万寿节期间,各省耆老纷纷进京为康熙贺寿,王原祁在画卷中把这作为长卷的重要内容来进行表现。所以在城外康熙皇帝御辇前,各地耆老跪献万年寿觞,以及康熙皇帝遍行颁赐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历史文献记载内外臣民恭迎銮驾的场景,王原祁直接在画卷外城沿途描绘出来。王原祁所绘长卷在这方面的表现,也确实形成了“以昭盛典”的效果,成为后人研究和复原康熙年盛世的重要历史画面。

第二,《万寿盛典图》以历史长卷的表现形式,为清代皇家文化研究,清代帝王礼制、仪仗以及重大庆典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长卷中所绘内城彩坊五十一处,城外彩坊十九处。内城诵经祈福二十七处,城外诵经祈福十处。内城祝寿署名衙署五十一处,城外祝寿署名衙署七十五处。这些彩坊、诵经处以及相应的衙署署名,为我们研究清代职官史、清代衙署机构构成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另外,像帝后出行的仪仗,诸如帝王出行的卤簿大驾等细节,画卷中均有详尽的反映。此外,为了庆贺康熙寿辰,各省及京城六部除了搭设彩坊以外,还沿途搭设戏楼、戏台,由各地戏班献演与贺寿有关的剧目,王原祁的长卷中对这部分内容的描绘颇为重视,所绘戏台之上无论是人物开脸,还是戏曲行头都颇为精细。后世很多研究清代戏曲者,往往也根据这幅长卷的描绘对清代戏曲发展变迁进行阐述。

第三,《万寿盛典图》以形象多彩的人物和丰富逼真的北京街景、店肆,再现了清代北京城的基本面貌,成为研究清代北京城市生活的重要参考依据。

《万寿盛典图》长卷是从紫禁城神武门开始,一直描绘到畅春园,实际上长卷在内城只是把紫禁城北端的神武门画了出来,真正能体现当时内外臣工、各地百姓迎銮庆贺的场景,是从今天的景山西墙开始的。长卷共绘有各色人物一万八千多人,既有王公贝勒、内外大臣、旗籍女眷、汉臣命妇,也有各地耆老、各业百姓,甚至还绘有化缘的和尚、贫困潦倒之辈,像在内城西安门内的道路上就有一组化缘的和尚和衣衫褴褛之人。各色人物都在长卷中反映出来,实际上是体现康熙当时谕旨“不施警跸,令臣民咸得仰瞻天颜”的“皇恩浩荡”。

当然,作为《万寿盛典图》长卷更多的是反映出康熙朝京城街景、店肆格局以及城内外百姓生活的场景。有清一代,清廷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城而居”的管理政策,即内城只允许旗籍兵丁及其家眷居住,而其他臣民则必须迁至外城居住。《万寿盛典图》所表现的街景及人物颇能体现出清代的特点。在长卷中,内城所绘的女性多为旗装打扮,不管是服装还是头饰,基本都是旗籍女眷的装束,而在外城则开始出现大量汉装女性的人物造型。

另外,《万寿盛典图》对北京内外城的店肆的反映也极具历史意义。长卷中京城内外的店肆有烟铺、颜料铺、香烛铺、银局、靴子铺、菜局、银局、银两兑换处(钱薮)、饭铺、药铺、粮庄、糕点铺、酒铺、绸布店、茶叶铺、馄饨铺、成衣铺、净发处、杂货铺、染坊、肉铺、印经铺等。有很多还记录了当时的店肆字号,如永胜号银铺、信顺号、树德堂、川广杂货铺、川广油漆南货、通裕号等。还画有当时店肆的促销招幌,像“诚实倾销”“天诚号倾销”“广源号倾销”等字样,悬挂这样促销招幌的都是城内的银铺。

从《万寿盛典图》长卷所表现的京城内外店肆分布,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内城店肆基本上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直接关联的店铺,只是满足人们正常的起居生活的日用内容。以往曾有研究者将内城的印经铺误认为是书肆,实际上清代内城只是有个别的印经铺或出售黄历的店肆,并没有书肆在内城开设。

第四,《万寿盛典图》描绘的是从内城紫禁城到西郊畅春园的整体历史面貌,是我们研究清代北京西郊三山五园与北京内城关联的重要历史参考依据。

《万寿盛典图》所描绘的北京内城紫禁城神武门外往西,途经西安门、西四牌楼、西直门等一直到西郊畅春园,就是清朝历朝帝后往来于北京内城紫禁城和西郊三山五园的路线。这条清代皇室所选择的辇道,实际上沿用了元大都、明北京城内旧有的主干道路,这为认识清代北京内城街道与元、明时期城内旧有街道的沿袭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北京内城与西郊圆明园等三山五园的空间地理结构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这幅图就像一个“扁担”一样把北京城内城和西郊三山五园搭连起来,是研究清代北京内城与西郊三山五园历史关系的重要佐证。

第五,《万寿盛典图》系当时国内一流名家画稿、一流名工操刀,画卷绘刻细致入微,形象瑰丽宏伟,是我们研究清内府版刻刷印发展的重要文献。

清康熙《万寿盛典图》刻本画稿由宋骏业、王原祁与冷枚等组织绘制,著名刻工朱圭等领衔操刀完成,前后历时四年。体现了画工和刻工极高的艺术素养及对宏大场面的把握能力。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画面中不同类型的图像更能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审美意识以及宫廷绘画的发展状况,是明清时期中国印刷术木版雕刻发展的一个高峰。该图若首尾相连,可达五十米,是规模空前的版画巨构。也是有清以来第一幅反映万寿节的版刻长卷,对后世木版雕刻影响重大。

(作者单位:中国书店出版社)

猜你喜欢
王原祁内城长卷
清初王原祁“仿古”山水画艺术特色研究
北京内城河湖水质情况分析及思考
论王原祁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王原祁的绘画艺术研究
王克举油画长卷《黄河》
王原祁代笔绘画初探
——以《题丹思代作仿大痴》为例
万众一心
《芝兰书画长卷》
《花卉昆虫长卷》
基于英美国家实践的中国内城贫困问题化解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