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早期的文人治国

2022-04-29 00:44朱建路
文史知识 2022年6期
关键词:曹彬世祖魏徵

朱建路

元世祖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第五位大汗,是元朝的开创者。忽必烈较早即接触汉文化,渐渐受其浸润。蒙哥汗即位之初,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事,对汉文化接触更深。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此后元朝政治走向。忽必烈的历史知识水平无疑最能直接反映其汉文化水平。但关于忽必烈个人性格、情操、才识的作风方面史料零散且缺失严重,因此考察忽必烈汉地历史知识的研究并不多见。

一 忽必烈与唐宗宋祖

元宪宗蒙哥汗即位前,忽必烈已经开始延揽人才。《元史·世祖纪一》:“岁甲辰,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而其延揽人才的做法,无疑受到唐太宗的影响。《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二《内翰王文康公》记载:“上之在潜邸也,好访问前代帝王事迹,闻唐文皇为秦王时,广延四方文学之士,讲论治道,终致太平,喜而慕焉。”蒙哥汗即位后,令忽必烈总领漠南汉事。忽必烈在漠南金莲川开府,幕府的规模更扩大了。萧启庆先生即认为“忽必烈集结幕府一念可能便是受了唐太宗招致十八学士的启发”(《忽必烈潜底旧侣考》)。

唐太宗与魏徵被树立为古代明君贤臣的楷模。忽必烈既熟悉唐太宗的事迹,也必然对魏徵有所了解。而魏徵敢于进谏的历史形象,也让忽必烈十分渴慕。1257年的一天,忽必烈招李冶至潜邸,“又问:‘魏徵、曹彬何如?对曰:‘徵忠言谠论,知无不言,实为唐朝名臣第一。彬伐河南,未尝妄杀一人,当在方叔、召虎之列,韩、白、卫、霍在所不论。又问:‘今居官之人,有如魏徵者否?对曰:‘今之人侧媚成风,欲比魏徵实多愧矣。”《元史·窦默传》记载:“世祖即位,召至上都,问曰:‘朕欲求如唐魏徵者,有其人乎?默对曰:‘犯颜谏诤,刚毅不屈,则许衡其人也。深识远虑,有宰相才,则史天泽其人也。”《元史·廉希宪传》记载:“因论及魏徵,对曰:‘忠臣良臣,何代无之,顾人主用不用尔。”应是忽必烈也问了廉希宪与窦默相同的问题,廉希宪才如此回答。从这些对话中,可见忽必烈求类似魏徵之臣的急迫心情。

忽必烈仰慕魏徵,对敢于直谏之臣相当重视。姚天福是元代著名的能臣,任御史敢于直言,《元文类》卷六八《大都路都总管姚公神道碑》记载:“公果毅直谅,立朝敢言,操行清介,忠孚信格,有赐辄辞,上至引唐太宗赏魏徵故事晓之。对曰:‘臣言分也,受赏非分也。竟不受。”忽必烈显然是将姚天福看作他的魏徵。叶李本是南宋太学生,因上书弹劾贾似道而闻名。忽必烈应对叶李的事迹早有耳闻,至元二十三年程钜夫奉旨江南求贤,《元史·程钜夫传》记载,“帝素闻赵孟藡、叶李名,钜夫临当行,帝密谕必致此二人”。《元史·赵孟頫传》记载:

帝尝问叶李、留梦炎优劣,孟頫对曰:“梦炎,臣之父执,其人重厚,笃于自信,好谋而能断,有大臣器;叶李所读之书,臣皆读之,其所知所能,臣皆知之能之。”帝曰:“汝以梦炎贤于李耶?梦炎在宋为状元,位至丞相,当贾似道误国罔上,梦炎依阿取容;李布衣,乃伏阙上书,是贤于梦炎也。汝以梦炎父友,不敢斥言其非,可赋诗讥之。”孟頫所赋诗,有“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之语,帝叹赏焉。

忽必烈比较留梦炎与叶李优劣,一方面是赞扬叶李敢于直谏,另一方面也是激励臣属能直谏。赵孟頫对此心知肚明,他随即劝奉御彻里弹劾桑哥,孟頫退谓奉御彻里曰:“帝论贾似道误国,责留梦炎不言,桑哥罪甚于似道,而我等不言,他日何以辞其责!然我疏远之臣,言必不听。侍臣中读书知义理、慷慨有大节、又为上所亲信,无逾公者。夫捐一旦之命,为万姓除残贼,仁者之事也。公必勉之!”

忽必烈私淑唐太宗,也希望察必皇后能效仿长孙皇后。《元史·王思廉传》记载:“尝进读《通鉴》,至唐太宗有杀魏徵语,及长孙皇后进谏事,帝命内官引至皇后阁,讲衍其说。”察必皇后也深知其意,常对忽必烈有所劝谏。《元史·世祖昭睿顺圣皇后传》记载:“一日,四怯薛官奏割京城外近地牧马,帝既允,方以图进,后至帝前,将谏,先阳责太保刘秉忠曰:‘汝汉人聪明者,言则帝听,汝何为不谏?向初到定都时,若以地牧马则可,今军蘸俱分业已定,夺之可乎?帝默然,命寝其事。”

忽必烈所熟悉的另一位君主是宋太祖。《赵孟頫神道碑》记载:“一日,问公曰:‘卿太祖子孙乎?太宗子孙乎?对曰:‘臣太祖子孙。上曰:‘赵太祖真英主也,其行事,卿知之乎?对曰:‘臣蚤失父,故老不以语臣,故臣粗知其略耳。上曰:‘太祖行事,多可取者,朕皆知之。暇日,当以语卿。”赵孟頫是宋太祖十一世孙,自谓不了解宋太祖事迹当是自谦。但从忽必烈与赵孟頫的对话中,我们可见忽必烈对宋太祖事迹非常熟悉。虽然我们不清楚他熟悉的宋太祖事迹有哪些,但曹彬征江南不杀肯定是其中之一。《宋史·太祖纪三》记载开宝七年(974)九月宋太祖令曹彬等伐江南,“将行,召曹彬、潘美,戒之曰:‘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第二年曹彬围困金陵,“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曹彬征江南不杀,成为中国史上的经典战役。1252年忽必烈受命征大理,姚枢从行,《元史·姚枢传》记载:“至曲先脑儿之地。夜宴,枢陈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杀一人、市不易肆事。明日,世祖据鞍呼曰:‘汝昨夕言曹彬不杀者,吾能为之,吾能为之!”“明年,师及大理城,饬枢裂帛为旗,书止杀之令,分号街陌,由是民得相完保。”虽然之前早有丘处机、耶律楚材等谏止蒙古大汗杀戮,但蒙古人能够改变拒降屠城的习惯,还是从忽必烈征大理开始的,姚枢所讲曹彬不杀故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杀政策对战争的顺利推进起到重要作用,给忽必烈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历次征战中他一再为诸将强调学曹彬不杀。征宋之时,忽必烈专门叮嘱伯颜学曹彬不杀。《元史·世祖纪五》载:“乙未,伯颜等陛辞,帝谕之曰:“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汝能不杀,是吾曹彬也。”此举保证了江南经济未受战争很大的破坏。元灭南宋后,占城表示臣服。至元十九年(1282),占城国主孛由补剌者吾的儿子补的专国,元朝使臣出使经过占城被执,忽必烈遣兵征讨。出征前他对诸将说:“老王无罪,逆命者乃其子与一蛮人耳。苟获此二人,当依曹彬故事,百姓不戮一人。”

忽必烈将伯颜看作自己的曹彬,史天泽、董文炳等也得到忽必烈如此评价。《史天泽行状》记载:“尝有上书奏先朝太宰请以汾阳王郭子仪、济阳王曹彬例封谥者,上曰:‘朕想郭子仪、曹彬皆有显功,终身无大过,以致如此。今所奏岂其然哉,朕所知者史天泽其人也。”《藁城董氏家传》记载:“又尝谓士选曰:汝知曹彬如何?士选谨对曰曹彬云云。上曰:‘曹彬不杀降一事,较之而父未足为多,必欲尽书而父,竹帛有几也。”

除了唐宗宋祖,忽必烈对其他古代的贤君也不陌生。《元史·叶李传》记载:“会尚书省立,授李资善大夫、尚书左丞,李复固辞,以谓‘论臣资格,未宜遽至此。帝曰:‘商起伊尹,周举太公,岂循格耶!尚书系天下轻重,朕以烦卿,卿其勿辞。”伊尹本奴隶出身,商汤任用为相;姜太公垂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拜为太师。可见忽必烈对商汤与周文王的史事是熟悉的,并加以效仿。至元十九年阿合马事件后,忽必烈问王思廉说:“朕自即位以来,如李璮之不臣,岂以我若汉高帝、赵太祖,遽陟帝位者乎?”(《元史·王思廉传》)从中流露出忽必烈对刘邦与赵匡胤的些许鄙夷。焦养直入侍忽必烈,“陈说古先帝王政治,帝听之,每忘倦。尝语及汉高帝起自侧微,诵所旧闻,养直从容论辨,帝即开纳,由是不薄高帝”(《元史·焦养直传》)。因为焦养直的讲解,才改变了忽必烈对刘邦的鄙薄态度。但从中也表明了他对刘邦、赵匡胤开国事迹的了解。日本学者箭内亘指出:“金莲川幕府中之中国儒者、政治家等,曾为世祖讲述上至尧舜下至宋代历代贤主之政治。”(陈捷、陈清泉译《元世祖与唐太宗》,《蒙古史研究》,商务印书馆,1933)

金朝的历史对忽必烈来说算“近代史”。忽必烈周围多金代遗臣,忽必烈常与他们探讨金代历史。1247年真定府参议张德辉被招至忽必烈藩邸。忽必烈问:“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元朝名臣事略》卷一〇《宣慰张公》)“辽以释废,金以儒亡”的说法来自哪里已经无从查考,但从忽必烈所问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忽必烈对辽金灭亡的原因已经开始总结。《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三《内翰李文正公》记载忽必烈招李冶至潜邸,就问了诸如“汝在河南,居官者谁最佳?”“完颜合答及蒲瓦何如?”等问题。完颜合答与移剌蒲瓦都是金南迁之后的大将,忽必烈评价金末人物优劣,是在总结金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以唐宗宋祖为代表的古代贤君事迹,构成了忽必烈汉地历史知识的主体。他关注这些古代贤君事迹,目的是为施政提供借鉴;金朝的历史多为忽必烈所亲历,他探讨金朝历史更是为总结历史的教训,这些都体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特点。他在施政中处处以这些贤君为榜样,求贤纳谏,征战不杀,为元朝的统一与安定做出贡献。

二 忽必烈历史知识的获取

汉地皇帝自幼熟读经史,具有相当的历史知识自属自然。忽必烈作为蒙古大汗入主中原,对汉语尚不熟悉,却有丰富的汉地历史知识,让人稍感意外。细致考察,忽必烈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不外三条。

第一,早期忽必烈汉地历史的获得,与其家封地真定有很大的关系。真定是拖雷封地,唆鲁禾帖尼很早就请汉地儒臣为子弟师傅。《董文用行状》记载:“时藁城奉庄圣太后汤沐邑,庚戌太后择邑中子弟来上,公始从忠献公谒太后和林城。世祖皇帝在潜藩,命公主文书,讲说帐中。”董文用“讲说帐中”,肯定给忽必烈介绍许多汉地历史知识。真定封邑是早期忽必烈接触汉地历史知识的第一扇窗子。

第二,忽必烈从中原征召汉人知识分子,他们的不定时讲解,应是忽必烈学习汉地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从蒙哥即位前,忽必烈就常征召一些汉地文士到藩邸;金莲川开府之后,他周围更聚集了一批儒臣。忽必烈历史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这些儒臣不定时的讲解。其对孔子的认识,即与张德辉有很大的关系。丁未岁(1247)忽必烈征召张德辉赴潜邸,“既见,王从容问曰:‘孔子没已久,今其性安在?对曰:‘圣人与天地终始,无所往而不在。王能行圣人之道,即为圣人,性固在此帐殿中矣。”第二年春,张德辉在和林举行释奠礼,“致胙于王,王曰:‘孔子庙食之礼何居?对曰:‘孔子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见时君尊师重道之心何如耳。王曰:‘自今而后,此礼勿废。”(《元朝名臣事略》卷一〇《宣慰张公》)忽必烈与张德辉十个月的接触,增进了他对儒学及孔子的了解。1252年忽必烈总领漠南汉事,张德辉与元好问请忽必烈为儒教大宗师,“王悦而受之”。真定封邑是忽必烈早期了解汉文化的一扇窗子。

《元史·徐世隆传》记载:“(中统)四年,世祖问尧、舜、禹、汤为君之道,世隆取《书》所载帝王事以对。帝喜曰:‘汝为朕直解进读,我将听之。”忽必烈了解古代君王为君之道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元朝名臣事略》卷九《太史王文肃公》:“中书左丞许公辑唐、虞以来嘉言善政为一编,书以进,上尝召公讲解。”《雪楼集》卷一二《鹿泉先生贾公祠堂记》:“世祖皇帝践祚,召置宰司,寄以腹心喉舌。扈从北征,马上时时进说《通鉴》。”《元史》卷一四三《巎巎传》记载:“世祖尝暮召我先人坐寝榻下,陈说《四书》及古史治乱,至丙夜不寐。世祖喜曰:‘朕所以令卿从许仲平学,正欲卿以嘉言入告朕耳,卿益加懋敬以副朕志。”《元史·魏初传》记载:“会诏许衡、学士窦默及京师诸儒,各陈经史所载前代帝王嘉言善改,选进读之士,有司以初应诏。”

儒臣们也常译一些史书进呈,作为忽必烈学习汉地历史的教科书。安藏是著名的翻译家,《雪楼集》卷九《秦国文靖公神道碑》:“劝上宜亲经史以知古今治乱之由,正心术以示天下向背之道,遂译《尚书·无逸篇》《贞观政要》《申鉴》各一通以献,上深纳之。”《元史·相威传》:“二十年,以疾请入觐,进译语《资治通鉴》,帝即以赐东宫经筵讲读。”《元史·不忽木传》:“世祖尝欲观国子所书字,不忽木年十六,独书《贞观政要》数十事以进,帝知其寓规谏意,嘉叹久之。”《贞观政要》《尚书》《资治通鉴》等,都是古代君王施政的教科书。儒臣们翻译的也都是这一类书。

第三,儒臣在进谏时常引述一些汉地历史知识,忽必烈要理解臣下进谏、读懂这些奏疏,自然需要搞懂其中的历史知识。这应也是他获取汉地历史知识的一个途径。《元史·不忽木传》记载:

二十一年,召参议中书省事。时榷茶转运使卢世荣阿附宣政使桑哥,言能用己,则国赋可十倍于旧。帝以问不忽木,对曰:“自昔聚敛之臣,如桑弘羊、宇文融之徒,操利术以惑时君,始者莫不谓之忠,及其罪稔恶著,国与民俱困,虽悔何及。臣愿陛下无纳其说。”帝不听,以世荣为右丞,不忽木遂辞参议不拜。二十二年,世荣以罪被诛,帝曰:“朕殊愧卿。”擢吏部尚书。

桑弘羊是汉武帝的理财之臣,宇文融是唐玄宗的理财之臣,他们最后都未得善终。不忽木借此说明理财之臣的作用是恶劣的。郝经劝忽必烈从襄阳北返即位的《班师议》中提到:“虽大王素有人望,且握重兵,独不见金世宗、海陵之事乎?若彼果决,称受遗诏,便正位号,下诏中原,行赦江上,欲归得乎?”金世宗完颜雍在海陵王完颜亮南征之际,自立为帝。郝经以此事为例希望忽必烈引以为鉴。

群臣奏疏中引用历史知识的例子不胜枚举,不能遍举。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了解忽必烈仰慕唐太宗,群臣进谏时也常引述唐太宗事迹,这无疑有利于忽必烈采纳。如王鹗请设史馆,对忽必烈说:“唐太宗始定天下,置弘文馆学士十八人;宋太宗承太祖开创之后,设内外学士院。史册烂然,号称文治。堂堂国朝,岂无英才如唐、宋者乎!”忽必烈“皆从之”(《元史·王鹗传》)。不忽木与同舍生上疏忽必烈请求建学校,举唐太宗兴学的故事,“及至太宗数幸国学,增筑学舍至千二百间,国学、太学、四门学亦增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乃至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入学,国学之内至八千馀人”。结果“书奏,帝览之喜”(《元史》卷一三〇《不忽木传》)。

《滋溪文稿》第一〇《赵秉政神道碑铭》记载至元二十八年,“始公佥宪河南,悯世俗用刑之酷,上言曰:‘昔唐太宗因阅铜人,见人之五脏皆系于背,诏天下勿鞭背,可谓仁君爱民,万世龟鉴。今朝廷用刑有制,而有司不详科条,辄因暴怒褫衣鞭背,致人于死,深负国家好生之德。庙堂是其言,遂著为令”。唐太宗除鞭刑事最早见于《隋唐嘉话》:“太宗阅医方,见《明堂图》,人五脏之系咸附于背,乃怆然曰:‘今律杖笞,奈何令髀背分受?乃诏不得笞背。”赵秉政借唐太宗除鞭背事迹,希望减轻刑罚,得到忽必烈认可。《至元杂令》中即有专门一条:“五刑总序曰:昔唐太宗除鞭背刑,更以笞杖徒流绞,然罪轻者笞一十,笞乃夏楚。今我大元圣聪又减轻笞七下,且易楚用柳,可见爱民如子也。”

忽必烈两次征日本失败后,至元二十三年计划再征日本,吏部尚书刘宣在谏征疏中指出:“隋伐高丽,三次大举,数见败北,丧师百万。唐太宗以英武自负,亲征高丽,虽取数城而还,徒贻追悔。且高丽平壤诸城,皆居陆地,去中原不远,隋、唐两朝以大兵加之,尚不能克,况日本僻在海外,与中国相悬万里者乎!”(《元代奏议集录》)这里用隋炀帝、唐太宗征高丽失败的例子,劝谏忽必烈停止第二次征日本,以免劳民伤财。

三 综述

忽必烈对汉地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他周围以汉族儒臣为主、包括其他蒙古、色目的儒臣通过平日交谈、翻译经史图书及进谏等方式向其灌输历史知识,使他拥有较为丰富的汉地历史知识,对唐宗宋祖的历史尤为熟悉。忽必烈重视历史知识,有强烈的经世致用思想,目的是为其治国施政提供借鉴。从忽必烈汲汲于了解汉地历史,渴求直谏之臣的迫切心情中,反映出其对提高汉文化水平的向往,体现出他对汉文化的积极态度。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曹彬世祖魏徵
送你一幅画
金开国前的部落战争——以世祖至穆宗时期为中心
魏徵:千古“诤臣”第一人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官酒考验
一壶酒品人品
曹彬打酒
曹彬打酒
从犯颜直谏的古弼和知错就改的魏世祖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