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环境作为入学适应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基于“童心母爱”的德性标准和关系伦理,结合学校“爱的教育”理念,从自然生态、游戏活动、母爱关怀、家校共育四个维度,在小学新生适应期建构浸润式教育场景,强化衔接意识,具化衔接行动,让幼小衔接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温暖记忆。
关键词: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浸润式教育场景;游戏活动;家校共育
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小学应树立衔接意识,转变让学生被动适应学校的观念做法,积极倾听学生的需要,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调整一年级的课程教学及管理方式,创设包容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陌生体验和不适应,促进学生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小学生活。其中,环境作为入学适应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南师附小”)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结合学校文化理念,基于“童心母爱”的德性标准和关系伦理,在小学新生适应期建构浸润式教育场景,实现小学学习与幼儿园生活,校园生活与家庭、社会 “具体而真实”的“场景连接”,让幼小衔接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温暖记忆。
浸润式教育场景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空间为载体,连接教育活动中人(学生、教师)、物(空间和材料等)、事(教育活动)的方式,具有个体关怀、群体连接、课程关联、空间链接的特质。着眼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地、有个性地、创造性地表达和表现在探索世界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感受及认识,并体验表达与表现的乐趣,南师附小从自然生态、游戏活动、母爱关怀、家校共育四个维度构建基于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
一、以自然生态回应童心
人类的生命起源于自然,人类的发展依托于自然,因此人的基因中天然蕴含着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幼儿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支持学生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南师附小还原自然环境,创设自然生活,让学生探索自然时空,以自然生态回应“童心”。
(一)还原自然环境,在绿色环境中涵养童心
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发起人梁从诫为《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写的序言中讲道:“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里做游戏,去体验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和平衡,这不仅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陶冶。”南师附小用绿色攀爬植物营造绿色长廊,该长廊与小花园、小城堡以及点缀其中的各色花草,共同构成了一个令学生神往的魔幻森林。分布其中的梧桐以及原木制作的鸟屋、藏宝匣,更是让学习、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学生在校园里亲密地接触绿色,真切地感受四季的变幻,在绿色环境中涵养童心。
(二)创设自然生活,在场景实践中唤醒童心
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创造学生熟悉时空中的场景,才能唤醒童心。学校在校园中建设“魔幻森林”“烘焙屋”“小城堡”“种植园”“灵韵溪”“创想园”“乐高墙”“数乐园”“图世界”“故事书屋”等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时空,将单向的传输模式变为场景体验式、同伴互助式、情感浸润式的场景实践,这更符合入学适应期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探索自然时空,在驰骋想象中点燃童心
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校园的一年四季,感受动植物的四季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比如,“种植园”“烘焙屋”的空间链接就承担了上述功能:动手播种,满足走进田野的欲望;观察种子会长成什么样,鼓励大胆猜测;收获之后制作菜肴、面点,回望种子的旅行。再如,“小南狮看祖国”“小南狮看世界”“小南狮看星空”的系列主题空间设计为学生打开了探索世界的大门。从一粒种子到辽阔世界再到浩瀚宇宙,童心在驰骋想象中被点燃。
二、以游戏空间支持生长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要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 玩是学生的天性,学校要发现和保护学生固有的天性。学校打造游戏空间,支持学生游戏,促使学生迅速适应小学生活。
(一)转角“微空间”,打造游戏、阅读区
在幼小衔接的环境营造中,要充分利用“微空间”,诸如楼道转角、楼道下、墙体转角等,布置游戏区或阅读区。延续幼儿园环境布置“低结构”“游戏化”原则,学校在相关学习区域设置了可以动手操作的游戏区,如“乐高游戏墙”“涂鸦墙”等,深受学生喜爱。楼道转角处人流量大,不适宜操作类游戏,学校将其作为阅读区,结合低年段无纸化综合测评“嘉年华”主题,推介年级共读书目《种子的旅行》和《胡胡星球奇遇记》。
(二)建筑“灰空间”,打造展示交流区
“灰空间”,也称“泛空间”,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的过渡空间,如建筑入口的柱廊和檐下等。“灰空间”实现了学生生命价值和环境的有机整合。幼小衔接的环境营造需要留有充分的展示空间以供学生表达和展现自己对于学习及生活的理解。比如,“小南狮风采秀”“小南狮创想园”等充分利用校园建筑的架空层、大厅、教室廊道,或展示书画作品,或展示优秀诗文,或展示小手工、小制作等,让校园最大限度成为幼儿交流创意、展示风采的空间。
(三)主题链接空间,打造学习探究区
源于学生生活,回归学生生活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幼小衔接的环境营造要与学生生活中真实的问题产生链接。学生真正喜欢的、感兴趣的问题,才能产生行为正强化,刺激他们调动各种感官去自主探索、自主尝试。比如,食物从哪里来?种子一生经历怎样的旅行?学校在入学适应期学习体验空间开辟“种植园”,建设“烘焙屋”,利用智慧物联技术将“种植园”和科学教室、“烘焙屋”链接起来,用物联网监控谷物生长,在科学教室即可观测到种子的生长。待谷物成熟,学生采摘并进入“烘焙屋”制作食物,整个过程因为技术的参与,可以实现时空的转换,有利于深度开展“种子的旅行”项目学习。
三、以母爱关怀助力学习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是凝结了斯霞老师70多年教育实践智慧的结晶,也是南师附小“爱的教育”办学理念的鲜明表达。在教育观上,“童心母爱”表现为用儿童视角反观教育教学,让大胆质疑回归儿童世界,让教育成为经验的艺术化交往。学校通过变革学习空间,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适应,实现上述教学主张。
(一)让学习单元空间洋溢温暖
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无时不在发生。“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指引下的空间设置突出“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一、二年级教室空间进行重新整合,原来6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改造为90—11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并与教室外的走廊、门厅融合,让每个班级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学习区和讨论区、休息区、游戏区、教师办公区等空间相对集中,紧密联系。教室单元设计从空间上保障了“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和教师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空间,让每个班级都像家一样温馨。
(二)在学习空间综合体中提供成长支持
儿童学习以游戏为主,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而延伸到可以发生学习的任何场所。这就要求入学适应期的物理空间要回溯幼儿园游戏化学习空间,满足个人探究思考、同伴合作交流、表达、陈列等学习需求。这也决定了学校不再是单一的教学场所,而是一个学习空间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教师要从以下三方面为学生服务:作为环境和设备的“看守者”;作为学生和教具之间相互影响的“帮助者”;作为学生工作和发展的“观察者”。教师要在学习空间综合体中观察、帮助学生的学习,用专业“师爱”让学生与环境互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健康发展。
四、以家校共育实现“全域”链接
以“爱的教育”为指引,着眼幼小衔接,我们在改善校园环境的同时,强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链接,形成学生成长的全域场景。
家校链接板块,设有亲子时光、家长学堂、家长沙龙、家庭访问四个平台。以“我和我的学校”为主题,在“小南狮创想园”中常态化举办书画展、演唱会、科技作品展等。学生作品筹备、布展的过程,为家庭提供了亲子交流的主题和空间。网络抢票、家长牵手孩子参观展览的过程也是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家长学堂有效传播育儿理念,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一年级要掌握的技能,不要过多给孩子太多学业上的压力。以“望成长,共畅想”为理念,学校专门打造了“望苑”家长沙龙,在每年的5月至10月,通过问卷聚焦话题,聚焦人群,邀请幼教老师、专家参与其中,持续开展小型的沙龙讨论。家庭访问中则重点关注学生家庭学习环境的营造,家长对于孩子成长的支持。
从“访学营”1.0版本的“访学护照”起,到如今越来越多的空间因素和社群因素被纳入学习“场景”建设的视野,如“种子的旅行”“非遗文化遗产体验营”等适宜入学适应期学生开展的项目化学习,实现了校园生活与社会文化资源在时空上的组合。正是这样链接组合时空下的整体学习方式,吸引着学生沉浸在这个公共文化空间中,并产生自我实践、自我体验和自我习得的效应。
参考文献:
[1]郁亚妹.重建教育场景:幼儿园个性化教育的新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20(4).
[2]何梅,武敏.课程视角下的幼儿园自然角活动的创设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20(8).
[3]余颖,袁媛,李昌亮.“童心母爱”的理论意蕴、时代诠释与学校行动[J].课程·教材·教法,2020(12).
[4]王玉洁,邵兴江,潘娜瑛.融合课程与文化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场景———第五届基础教育美丽学校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21(2).
[5]须晶晶.幼儿园蒙氏教育融入本土元素的改进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21(5).
(李昌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邮编: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