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质量学习要经历“意义之旅”。项目化学习具有问题解决的实质、素养生长的本质、项目作品的特质,可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学习。山东省平阴县锦东小学充分发挥项目化学习在“掌握核心知识、迁移运用、个性表达”上的优势,凝练了“真实的、深刻的、情感的、实践的、反思的”高质量学习价值取向,确立“成就‘意义之旅”高质量学习核心理念。通过立体化育人图谱、情境化核心知识、创造性学习历程、展示性评价方式,形成了围绕核心素养落地、“目标—项目—评价”一体化实施的高质量学习样态。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高质量学习;学习样态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在低质量层面徘徊的情况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具体表现为:碎片化,学习内容是孤立的、零散的;浅层化,囿于学科知识,成长目标、学习目标不能上下贯通、相互支撑;被动性,方式单一,过程枯燥,体验消极;虚假性,知行脱节,缺少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与近年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满足,还有一定距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突出育人实效,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等。这为高质量学习样态的创生提供了可行路径。
一、高质量学习的基本理解:经历“意义之旅”
高质量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习方式上,而是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成效的整体考量。实现高质量学习,要经历五大“意义之旅”:一是真实的意义之旅,强调情境的真实性,任务的挑战性,建构学生与世界的意义;二是深刻的意义之旅,强调认知结构优化,倡导思维外显,建构学生与认知的意义;三是情感的意义之旅,强调情感体验,获得内驱力,建构学生与自我的意义;四是实践的意义之旅,强调知识在未来场景中迁移应用,倡导个性化的表达和创意、看得见的素养,建构学生与未来的意义;五是反思的意义之旅,强调自我反思和不断追问式的概念性理解,建构学生与成长的意义。
项目化学习方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有意义的学习,聚焦学科概念和关键能力。在从低质量学习向高质量学习迈进的过程中,项目化学习具备三种潜质。第一,问题解决的实质。项目化学习强调“真实”问题,设计挑战性的任务,便于统整各种学习要素,为高质量学习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空间。第二,素养生长的本质。素养是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项目化学习倡导学生像专家一样的思维,有利于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建立联系,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为高质量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过程。第三,项目作品的特质。项目化学习的魅力是通过“项目作品”的迭代修订和发布,寻找知识、能力、价值观整体生成的密码,为高质量学习提供“有品质”的学习结果。实践证明,项目化学习能够承载高质量的学习内涵,便于教师对学习目标、方式、环境、实施、评价等要素的系统再造和转型升级,将教育教学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故而可助力核心素养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高质量学习的基本遵循:凝练价值取向,确立核心理念
基于高质量学习的基本理解,聚焦“真实的、深刻的、情感的、实践的、反思的”高质量学习价值取向,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优化学习目标、内容、规则、工具、结果、评价等,建构学生与世界、认知、自我、未来、成长的意义。
2022年版课程标准强调深化教学改革,突出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科实践和综合学习,突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为此,山东省平阴县锦东小学发挥项目化学习优势,围绕“成就‘意义之旅”高质量学习核心理念,设计四位一体的整体架构:一是立体化育人图谱,通过“学生形象设计大赛”,建立新时代学习者形象,实现价值体认;二是情境化核心知识,以“核心知识”覆盖面为划分依据,构建单元、模块、学科、学科间项目特质课程群;三是创造性学习历程,聚焦高阶思维,打造适合不同学习领域的项目化学习方式; 四是展示性评价方式,发挥项目化学习评价特质,以“核心知识、迁移生长、智慧表达”为结构,透视项目作品,品鉴行为、方法、思想。这一整体架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价值的目标定位
针对学习浅层化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形象设计大赛”,创建新时代学习者形象,指向承载高价值的目标定位。学校用文化精神“做更好的自己”统领五大学习者形象,即有理想的人、会阅读的人、懂健康的人、敢表现的人、善行动的人。学校采用从下到上的方式,征集家长需求,提炼关键因素,组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用从上到下的方法,解读文件,学习课标,提炼关键能力,设计单元目标。总之,要让“知识网—学科概念—学习者形象”立体化的育人图谱在学习者心中形成。
(二)高情境的课程改造
针对学习碎片化问题,学校采用“单元项目化”的方法,将核心知识进行情境化再造,着眼生命成长,设计真实任务或者问题,为学生打造素养生长的意义场:依托学科概念,遴选学科课程适合项目化实施的内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改变知识呈现形态,组织梦想节、阅读节、体育节、探索节、艺术节等活动;依托核心概念,设计实践类课程,建立学科联结,进行课程改造,形成了修身堂、启智馆、健身社、怡然轩、笃行苑等课程群落;围绕五大学习者形象,编撰五大项目链,即“有理想—修身堂—梦想节”“会阅读—启智馆—阅读节”“懂健康—健身社—体育节”“敢表现—怡然轩—艺术节”“善行动—笃行苑—探索节”,优化课程结构;形成“镌刻印记,守望童年”的“印记”课程体系,实现了“课时教学—单元整体—课程群落”核心知识的系统化。
(三)高品质的历程规划
针对学习被动等问题,学校采用“课堂观察、案例研究”方式,打造高质量的学习历程。聚焦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在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六个维度的转型:从教师为主走向学生为主,从教材为主走向生活世界,从讲授为主走向自主建构,从机械训练走向高阶思维,从纸笔测试走向个性展评,从知识习得走向素养形成。在此基础上,逐步提炼项目化学习的校本范式以及学科内不同领域、学科间、跨学科的学习样态,达成“教的设计—项目设计—学的设计”学习历程的转型升级。
(四)高适切的评价方式
针对学习虚假性问题,学校采用“个案分析、叙事研究”的方法,建立与高质量学习相匹配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在档案袋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适应项目探究的课堂规范,并逐步延伸为项目学习规则。探索符合高质量学习的课堂规范、学习标准、项目规则、记录工具等,采集学生成长表现,逐步形成评价结构,打造“善于倾听、敢于表达、勤于思考、乐于合作”的成长文化,实现了“学习规范—项目规则—成长文化”展示性评价方式的视域延展。
三、高质量学习的典型路径:基于情境、学习、评价的系统优化
在教学实践中发挥项目化学习的优势,需要从情境再造、学习变革、评价探索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
(一)项目化的情境再造
运用项目化手段,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将学科核心知识与真实情境和学生经验高度融合,改变知识内容呈现的状态,学校凝练了“知识技能表现化,关键能力任务化,学科素养概念化,综合素养情境化”的再造方法,为高质量学习提供支撑和保障。
1.单元——知识技能表现化
把“单元”作为高质量学习的基本单位,根据学习者特征把学科关键概念描述成具体的行为,进而转化为具体的“项目”,引发深度理解,赋予学习意义,实现“真实的”高质量学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为例,在系统梳理“优化思想”基础上,确立“在实践中分析‘最节省的条件,并把它运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数学体验”核心概念,构建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体验”评价结构和等级表现,设计了“你会烙饼吗?”“你敢挑战吗?”“你会研究吗?”三个微项目,观察学生运用数字、符号、图画、表格等数学方式,展示“烙饼探究”中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实现了知识技能表现化。
2.模块——关键能力任务化
对学科内某一领域的关键能力,进行核心知识的情境化再造,形成项目链,通过认知结构优化,体现“深刻的”高质量学习。如语文学科用项目推动整本书阅读,根据不同文体,设计指向关键能力的任务。比如,儿歌类的“我是小小插画师”“图书腰封展销会”等,童话类的“主人公的秘密档案”“人物专属证书”等,小说类的“给书中人物的信笺”“写书评”等。
3.学科——学科素养概念化
依托学科大概念,整体贯通教材,形成项目群,设计指向迁移运用的学习内容和环境。比如,美术学科采用大项目形式,贯通1—12册内容,整体构建了基础类的玩具大师、水墨世界、童眼赏画、玩转色彩等项目模块,开发了拓展类的“染”项目,设计了实践类的“艺术节”项目,聚焦图像识读、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学科概念,形成了学科内项目课程群模型。
4.学科间——综合素养情境化
以大概念为核心,淡化学科,聚焦综合素养,建立学科联结和时空联结,组建主题项目群,强调“情感的”“反思的”,注重内驱力、自我反思和概念性的理解。如以“品格”为大概念,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必备品格打牢学生的成长之印,形成项目化群落:以“行动”为承载的“关怀、责任”之印;以“表现”为承载的“勇敢、尊重”之印;以“健康”为承载的“向上、意志”之印;以“阅读”为承载的“专注、勤奋”之印;以“理想”为承载的“自律、信念”之印。每个学期,围绕一个品格成长主题,建立长程的学习机制。按照“启蒙—认同—实践—陶冶”的进阶方式,设计项目化“成长关键点”,采用“生活+”“戏剧+”“创意+”“挑战+”“舞台+”等形式,串联课堂教学、学科活动、学科实践,助力学生的生命成长。
(二)项目化的学习变革
聚焦思维,发挥项目化学习的特质,学校提炼了“学·思·创·评”高质量学习范式,即在真实情境中,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在情境中学,在对话中思,在任务中创,在过程中评,实现有意义的深度学习。“学”,是指在真实的情境中,聚焦关键能力和学科概念的持续探索。教师设计项目,厘定标准;学生入项参与,达成共识。“思”,是指在高阶思维驱动下,通过同伴协同逐步明晰知识和方法。教师个别指导,支持学生能力成长;学生高效协同,且行且思。“创”,是指在新的情境任务中,运用分析、预见、决策等思维方式,提取、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形成深刻理解的迁移过程,树立良好的学习体验和价值观念。教师服务学程,引领评价;学生展示成果,个性表达。“评”,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开展持续性的评价,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教师反思总结,迁移提升;学生依据量规,自我提升。在基本学习范式的指引下,学校积极打造学科及学科间的高质量学习样态。
1.学科高质量学习样态
根据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依据项目化学习“作品成果”的类型,结合高阶思维的特征,突出思维外显的工具设计、规则设计和问题解决的路径设计,形成不同学科的五种学习样态。
方案设计。学生通过开展主题阅读,实践调查等活动,运用创建、决策、系统分析等高阶思维,提出问题解决的步骤流程、图文说明、思维导图、宣传海报等。该方式,指向思维能力、文化自信、文化理解、语言运用等素养。
猜想验证。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大胆猜想,设计实验、调研等验证活动,运用比较、分析、抽象、推理等高阶思维,进行迭代式的探究活动,可以推翻原有设想,直至接近理想的答案,并能够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得与失。该方式指向理性精神、思维品质、问题解决等素养。
主题实践。结合项目,进行观察、走访、调查等实践活动,运用决策、推理等高阶思维,通过情景再现、创意文本、活动指南、成长记录、电子小报等多种形式,表现自身的成长感悟。该方式指向国家认同、健康人格、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格、自我管理等素养。
创意表达。结合具体任务和要求,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收集,运用系统分析、综合等高阶思维进行个性化的模型设计、学具制作、创意写作、微视频制作、成长记录等。该方式指向社会参与、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感知等素养。
角色体验。运用实地体验、走访巡查、角色扮演、职业体验等活动,运用分析、决策、创造等高阶思维,进行情景再现、活动展演、舞台汇报、音视频制作、角色扮演、答辩辩论等活动,展现概念性的深度理解。该方式指向社会参与、语言运用、文化理解等素养。
2.学科间的高质量学习样态
学科思维是学科知识、方法、思想的生长剂,是高质量学习的媒介。围绕学科思维,打造了赋予项目特质的高质量学习运行系统和支撑系统。运行系统包括“阅读、建构、表达”项目要素。“阅读”是中心要素,指在典型情境或者劣性情境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学科思维的基础。“建构”是指个体经验走向学科思维的同化和顺应过程,这是学科思维的雏形。“表达”是标志行为,指在真实评价任务中运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实现迁移,这是学科思维的深化。支撑系统包括学科本质、高阶驱动、持续评价、课堂文化。学科本质,即打破知识本位,充分挖掘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高阶驱动,旨在完成挑战性任务,实现自主发展。持续评价,即倡导“教—学—评”的一致性。课堂文化,旨在赋予自主、合作、探究真实生命。结合不同学习领域,形成了如下学习样态:
语言类的戏剧化样态。语言类学习领域,聚焦人文底蕴、文化传承、审美鉴赏、语言运用等素养,采用戏剧化策略,以“读、做、演”作为主要的项目方式,组织“阅读节”实践课程,包括“戏剧节”“校园诗词大会”等。
健康类的挑战式样态。健康类学习领域,聚焦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格等核心素养,采用挑战式策略,以“战、练、评”为主要项目方式,组织“体育节”实践课程,如“出汗的大课间”“全员的运动会”“健康的体育节”“校园吉尼斯”等。
实践类的问题域样态。实践类学习领域,围绕理性精神、思维品质、问题解决、信息意识等素养,采用问题域策略,以“问、研、晒 ”为主要项目方式,组织“探索节”实践课程。比如,“小小探索家”,包括提出一个问题,进行一次科学探秘,和顾问团的教师沟通,进行一次实验展示,参观一个社会实践基地。
艺术类的意义化样态 。艺术类学习领域,聚焦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素养。采用意义化策略,以“思、做、改”为主要项目方式,组织“艺术节”实践课程。
道德类的创生化样态。道德类学习领域,涉及国家认同、健康人格、自我管理、社会参与等素养。采用创生化策略,以做、悟、展等项目方式,组织“梦想节”实践课程。
(三)项目式的评价探索
学校以“项目作品”作为评价的主要载体,建立评价结构,设计评价方式。通过大量的实践,学校总结了“核心知识、迁移生长、智慧表达”的评价结构,形成若干观测点(详见表1),以此品鉴学生的行为、方法和思想,支撑高质量学习。评价实施中,学校改变了“过去时的评价”,设计“面向未来的评价”,引领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整体设计“五星少年”等第进阶评价。
综上,学校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用项目化学习的手段,打造了高质量学习的校本样态,为“减负提质”提供了可复制借鉴的系统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卓晓孟.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推理:实践逻辑与策略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21(3).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4]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殷元华,山东省平阴县锦东小学,邮编:25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