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善亮
摘要:语文跨学科学习进一步拓宽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范围,突出了课程整合、协同育人的取向,将转变学习方式、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其落点在于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利用现行统编语文教材开展语文跨学科学习时,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跨学科思维,利用好“活动·探究”单元、综合性学习板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变革教学结构,用技术赋能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体验。
关键词:技术赋能;跨学科学习;语文学习;跨学科思维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各门课程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1],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2]。为落实这一原则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语文新课标”)专门设置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对跨学科学习各学段的学习内容做出具体规定。义教语文新课标也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3]。那么,如何理解语文跨学科学习?初中语文课程如何利用现行统编教材开展跨学科学习?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体验?这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
一、如何理解语文跨学科学习
关于跨学科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张华认为,“跨学科学习”是整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方法与思维方式,以解决真实问题、产生跨学科理解的课程与教学取向。它具有目的与手段的双重特性。从目的意义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自由人格、跨学科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手段意义看,它是选择和综合各种信息、知识、手段、方法以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以及将学科知识情境化的策略。可依据学科之间的整合程度和特性,将广义的“跨学科学习”区分为三类:多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狭义)与超学科学习[4]。李佩宁则强调不能把多学科与跨学科混为一谈[5]。
课程方案设置“跨学科学习”,是为了“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以“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6],最终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从这一初衷出发,中小学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应该是广义的。基于这一认识,课程实践中不能把跨学科学习仅仅视为一种学习形式,更应该把它视为一种学习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
义教语文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把“跨学科学习”作为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充分凸显了其重要性。根据课标表述,语文跨学科学习应该实践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有意义的语文学科和社会生活话题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7]。义教语文新课标没有纠结于跨学科学习的定义,而是强调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以实现“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课程目标。它在第四学段学习内容中,分条陈述了开展跨学科学习的具体方向:和理科学习及科技活动相结合、和身心健康话题相结合、和专题教育及社会热点相结合、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和文学活动及文化参与相结合。
基于义教语文新课标内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语文跨学科学习:第一,它和之前课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一脉相承,但进一步拓宽了其内容范围;第二,它突出了课程整合、协同育人的取向,将转变学习方式、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第三,其落脚点在于“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语文跨学科学习和其他学科跨学科学习的根本区别。
二、如何利用统编语文教材开展跨学科学习
由于适配新课标的教材编写正在进行,语文课程需立足现行的统编语文教材开展跨学科学习。基于上述对于跨学科学习的理解以及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语文学科的跨学科学习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在教学中融入跨学科思维
语文学习的许多内容(如课文、名著、写作等)会明显涉及其他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相关学科知识,甚至联合相关学科教师进行教学,会有助于深化学生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梦回繁华》是一篇名画鉴赏作品,绘画内容涉及北宋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绘画知识,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查阅北宋的历史资料,从艺术和历史角度深入认识《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同样,这个单元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都是写建筑的事物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拓展补充建筑知识、历史资料以及美学知识,甚至以“建筑文化”或“建筑之美”为主题设计整体性的学习任务,重构学习单元,让学生在更宽广、更开阔的文化视野中学习和理解课文。
又如,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骆驼祥子》时,根据原文描述,利用电子地图把祥子被大兵抓去后从妙峰山逃跑回到西直门的路程绘制出来,计算了距离和时间,让学生有了强烈的代入感,更深刻地体会到祥子的疲惫劳累和孤独无助,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感[8]。
再如,开展《艾青诗选》名著阅读活动时,针对学生读不懂的困惑,教师引入历史情境,运用美术欣赏原理,通过跨学科融合,运用看画面、听音乐、诵诗歌、画时代、绘意象等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多重编码形式,立体还原诗歌的美好,来突破诗歌阅读的障碍,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强烈兴趣[9]。
(二)利用“活动·探究”单元进行跨学科学习
统编教材从八年级起,每个学期设计了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分别是新闻、演讲、诗歌、戏剧。“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传统的阅读单元组织形式,以任务为主线,以活动为主体,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形成一个语文实践系统。每个单元围绕单元整体任务设计三个相对独立但又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习任务,把学习过程变成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为顺利完成任务,学生需要整合多种资源,调动多种知识,学习的整体性得到加强,自然具有了跨学科学习的性质。
如新闻单元,学生阅读的新闻、采访的人物可以涉及各行各业,因此需要了解、储备相关行业的知识。其学习活动可能涉及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甚至排版设计,学生需要学习使用采访工具、相关软件,学习编辑文字、图片、视频,学习新闻的采编、播报等,就需要涉猎信息科技、美术等学科知识。
又如演讲单元,为了写出有针对性的演讲稿,学生需要对受众进行调查;为了组织好演讲比赛,需要做好组织协调、场地布置、活动主持等工作。这样的学习涉及的内容、技能广泛而不确定,是典型的“做中学”“用中学”,也是典型的跨学科学习。
(三)利用综合性学习板块进行跨学科学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年共安排了15次综合性学习。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围绕确定的主题有意识地设置两三个语文活动板块,融入方法性知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方法、掌握方法,提升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15次综合性学习主题围绕语文生活、传统文化、社会生活三条线索选定,涉及面宽广,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家庭社会均有涉及,充分体现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的课程取向。这是语文课程开展跨学科学习的主体,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以跨学科思维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主动引导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语文问题。如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中设计了调查学生读书情况的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数学学科统计分析的知识,借助信息科技学科知识,运用Excel软件制作统计图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阐述调查结果,完成表达交流的任务。
又如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的核心思想。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历史学科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这一思想理念的历史脉络,透彻理解中华民族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与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是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这决定着语文学习天然地离不开其他学科,自觉地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语文问题,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来说,语文学习本质上就是跨学科学习。语文教师如果具有跨学科的视野,自然会在教学中处处融入跨学科思维,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三、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跨学科学习体验
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迭代,我国正在迈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10]。由是观之,在语文课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体验,关键是要在深度融合上下功夫。
(一)要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教室、设施等物理环境,教学平台、资源、工具等技术环境,学习氛围、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情感环境[11]。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控制的主要是学习资源、工具选择运用,以及师生、生生交互的设计与实施。
1.信息化学习资源是信息技术赋能跨学科学习的基础
学习资源可以从语文及其他学科教材、图书资料、实地调研、教育资源平台以及互联网中广泛获取。但由于学生的时间有限,搜寻资料的能力有待提升,在开展跨学科学习初期,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提前收集、精选适量的学习资源,并对其进行结构化编辑,以信息化的方式形成对探究主题或问题的背景阐释,构建有吸引力的探究学习情境,并将教学意图、希望学生掌握的认知模式隐于其中。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资源,可以快速进入学习情境,获得对探究主题或问题的基本理解,明确选择个人或小组学习课题的方向,进而拟定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方案。
跨学科学习往往涉及来自不同学科的广泛、多元的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纸质资源之外的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介资源和远程资源链接,并用网页形式结构化地呈现,从而大大提高学习资源的效用。如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中,教材用“资料夹”的形式精编了数则关于文化遗产的文字材料,但是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学时如果能够链接一些各层级、各类型文化遗产个案的多媒介资源,则会增强学习主题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这些个案也会成为学生推荐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示范。
在跨学科学习的深入探究阶段,教师还要向学生提出处理、呈现、交流所收集资源的具体要求,为跨学科学习成果的交流互动奠定基础。
2.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学科学习往往有较长的周期,过程中会交替进行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那么,如何保证师生、生生交互顺畅而持续?信息技术在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中都具有独特优势。现在许多平台可提供此便利,如班级微信群、班级博客、校园网、专业教育平台等。教师应根据师生、学校的条件选用合适的交互平台,和学生一起协商,逐渐形成有效的班级交互机制,并根据平台的特点选用适当的信息编辑、集成、呈现等工具(如图文音视频编辑工具、思维导图、PPT、石墨文档等),为跨学科学习(也包括其他学习)持续开展奠定基础。
目前,“三通两平台”得到广泛推进,许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学校网络环境得到优化。处于这类技术环境中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为班级学生在网络上安一个“家”,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创造条件,为学生跨学科学习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二)要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变革教学结构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与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是互为表里的。跨学科学习课程整合、协同育人的取向,将转变学习方式、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到了实处。按照义教语文新课标要求,跨学科学习应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情境中的主题或问题设置具有真实意义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以问题解决或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或创作作品,以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综合提升。这是典型的“用中学”“做中学”,是基于个人自主和集体协作的发现式、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相应地,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以学定教,服务于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践行新型教与学方式,自然就会发生教学的结构性变革。
教育技术研究中已有一些基于信息技术开发的、支持探究性学习的、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如WebQuest,它可为跨学科学习所用。WebQuest利用互联网资源和环境组织学生进行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它往往被设计成一个包含情境、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总结六个模块的网页(Web)。情境以导语形式出现,创设探究情境,介绍背景信息,进行主题阐述;任务则描述本次学习活动将要做什么,让学生明白探究过程中将要完成的事项和结果,可分为收集、复述、判断、设计、分析等,或是这些任务不同程度的综合;资源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由教师整理归类,包括网络资源(以链接出现)和非网络资源;过程则是对学习活动全程安排的预设,往往分成几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子任务进行具体描述,并提供相应的微课等学习支架;评价提供要求学生完成任务表现和结果的评价量表;结论是对探究过程的总结,呈现学生和教师的反思[12]。
WebQuest还提供了探究性学习完整的、结构化的操作模式,符合跨学科学习的特点,既有规定流程、模板,又具有开放性和适应性。借鉴这一模式,师生可以较快形成默契,保证跨学科学习的基本质量,并为进一步的创新运用积累经验。而且,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基本可以呈现为不同形式的语言作品(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也适合在网页中展示。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还强调教师的精准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跨学科学习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优势。具体做法可从学习评价入手。既然跨学科学习注重“用中学”“做中学”,其评价自然应重视、强化过程性评价。设计跨学科学习,要有意识地把评价嵌入学习过程,利用问卷星等数据收集工具,在每个阶段根据学习任务要求和学生学习表现开发基于表现标准的评价量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留痕。表现标准的设定,要针对跨学科学习的特点、当次活动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做通盘考虑,突出关键指标,避免过于烦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收集的数据分析、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做出反馈,进行个别化指导,实施精准化教学,激励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善用过程性评价信息进行个人的学习反思与总结,以提高元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张华.论理解本位跨学科学习[J].基础教育课程,2018(22): 7-13.
[5] 李佩宁.什么是真正的跨学科整合——从几个案例说起[J].人民教育,2017(11):76-80.
[8] 雷冰.跨学科思维下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以《骆驼祥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1(14):18-21.
[9] 尹庆华.跨学科融合:还原诗歌最初的美好——基于“编码”原理的诗歌名著导读策略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1):51-54.
[10][11][12]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47,111,256-260.
(作者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