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鹏 郜丽梅
今之陕西富平县,在秦国时设频阳县,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频阳县设立于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456年。其治所一般认为在今美原镇西南之古城村,此待以后详辨。频阳设置之时间,仅见于《史记》,文献不足,无从知其准确与否。至于其废置之年代,史书或语焉不详,图志或互相抵牾。今搜集史料,略为一论。
自设县之后,频阳之名屡见史册,至《隋书·地理志》,终不再见。故最晚至隋朝开皇时(581),频阳县已经被废置。具体是哪一年,咱们捋一捋。
最早提出频阳县废置时间的是明代嘉靖的《耀州志》,该志卷一《地理志》记载:“(后魏)宣武时,复泥阳,省频阳,仍析铜官置土门县,隶北地郡。”后魏即北魏,北魏宣武帝元恪在位共十五年,有年号四个:景明(500—503)、正始(504—508)、永平(508—512)、延昌(512—515)。据此,则频阳县废置于公元500—515年。
接着,《万历富平县志》第二卷《地形志》进一步提出:“景明中,罢频阳,置土门县。”如此,则频阳县废置于公元500—503年。
至清朝,雍正《陕西通志》卷四富平县沿革中,更加精确记载为:“景明元年省频阳县。”此后的乾隆五年、乾隆四十三年《富平县志》,成书于乾隆四十年后的《关中胜迹图志》《西安府志》,等等,都记载频阳县废置于景明元年,即公元500年。频阳县在历史长河中果真存在了956年吗?
然《魏书·地形志》记载了景明元年复泥阳县、新置土门县,并未提及废频阳县。且,该志明确记载冯翊郡下有频阳县。唐朝《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府美原县这样记载:“秦、汉频阳之地,以县西北十一里有频山,秦厉公于山南立县,故曰频阳。后魏别立土门县,以频山有二土阜,状似门,故曰土门。”《元和郡县图志》曰“别立”土门县,则北魏时频阳县亦存在。
其他如唐代杜佑之《通典》,宋代《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等,均未明确记载频阳县废置时间。看来,依靠传统的文献资料很难说明这个问题。还好,田野中留下的一些古代碑刻,也许能为我们提供蛛丝马迹。
刘兰芳编著的《富平碑刻》(三秦出版社)一书,收录了几通北朝时期的碑刻,其中一通西魏大统五年(539)的《焦彦昌造像碑》上有“□阳县开国男□续□乘马”等字样,其第一个缺字应为“频”,即“频阳县开国男”。无独有偶,这个缺字可由同一年刊刻的《曹续生造像记》补充,后者的题刻清晰而完整:“大魏大统五年岁次己未,二月乙酉朔,廿五日己酉,威烈将军、富平令、频阳县开国男曹续生、息延庆直阁都□……造像四区。”
开国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是当时朝廷赏赐功臣的爵位。在刊刻这两通造像碑时,曹续生的爵位为频阳县开国男,约为正五品,可以享用此县五分之一的赋税。据这两通造像碑可知,至大统五年时,频阳县依然存在,频阳的历史还未结束。
甘肃省天水博物馆收藏了一块刻于北周天和六年(571)的墓志,墓主为赵佺。墓志记载:“大统之中,王师东扫,太祖亲御六军,留公总留府十八曹事,凯入策勋,命为尉迟氏……寻除频阳县令。王翦谢病之乡,秦皇陈过之所,地即三辅,民杂五陵,俗好难治,人多骁捍……及皇室勃兴,冢宰作相,乃召公为中外府集现曹、加前将军、左银青光禄大夫。”
按《周书·文帝纪》记载,大统八年(542)四月,宇文泰大会诸军,出军蒲坂,渡汾河追击东魏军。此后不久,赵佺即任频阳县令。至“皇室勃兴,冢宰作相”,即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泰被封为太师、大冢宰、柱国,赵佺此时从频阳县令上升任别职(高世华《赵佺墓志铭及相关史事考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这块墓志十分清楚地写明,赵佺就在王翦借口养病而归、秦始皇亲自上门谢罪的频阳县任县令,时间为大统八年后、西魏恭帝三年前。卸任频阳县令五年后,赵佺去世,营造坟丘,刊刻墓志,时为北周天和六年。
同时期一位名叫韦彪的人,从幽深玄冥的历史长夜中显现,他的墓志应刻于北周建德五年(576),记载了:“属魏政陵迟,禄去王室,权宠擅命,窥觇神器。遂使銮舆西幸,宗庙禾黍。君忧国忘家,志匡靖难,乃星言奔赴,奉卫途中。鱼水相见,君臣体合,烈封河山,用酬丹赤,赏频阳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根据墓志可以大概了解韦彪的一生,他于武成二年(560)去世,建德五年十一月九日下葬,则墓志应刊刻于此时(牟发松、盖金伟《新出四方北朝韦氏墓志校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4期)。
都与频阳有关系的赵佺和韦彪,不知是否相识?在他们去世后,频阳县是否废置,与他们短暂的生命一样,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周振鹤先生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同样引用了《韦彪墓志》。该书在西魏北周州郡县沿革(上)冯翊郡条下写道:“频阳县不见于《隋志》,当在西魏北周时省并……是北周建德二年(573)之后,冯翊郡领有高陆、广阳、鄣、富平、三原、华池六县。”
据《韦彪墓志》,他在西魏、北周改朝换代之际,因功勋卓越,在获封频阳县开国侯之后,又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廷尉卿。至建德五年下葬时,墓志上仍有频阳县开国侯的封爵。那么,此时频阳县应仍然存在,或者说没有证据表明已经省并,《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认为其在西魏北周时省并,纯属推测,没有历史依据。同样,建德二年后,冯翊郡或仍领有频阳县。
出土文献也未能提供确凿的证据,频阳何时废置依然不得而知。但是,北周建德之后没有几年,便是隋朝了。隋朝建立之初,曾经大量省并郡县,频阳或于此时被废置。
《舆地广记》卷一四:“美原县,本频阳县,秦厉公置,在频水之阳。汉属左冯翊。东汉、晋、元魏,皆因之。景明元年,析置土门县。隋大业初,省入华原。”《舆地广记》认为在隋大业(605—618)初,秦朝设置的频阳县、景明元年析置的土门县,合并入华原。此后直到唐咸亨二年(671),又析富平、华原、蒲城,于故土门县置美原县,属京兆郡。
明代陆应阳撰写的《广舆记》卷八,在叙述西安府富平县的建置沿革时异常简明:“秦频阳,隋富平,唐美原。”他也认为频阳省并于隋。崇祯九年(1636),富平县人刘希圣撰写的《古城序碑》中说:“昔秦置此地为频阳县……此制始于秦,仍于晋,迄于隋而制始废。后人指其遗址,因名古城。”同样认为频阳县制废于隋朝。
北魏人郦道元在《水经注·沮水》中写道:“沮循郑渠东,径当道城南。城在频阳县故城南,频阳宫也,秦厉公置。城北有频山,山有汉武帝殿,以石架之。”据我们上文考证,频阳县在北周时尚存,而郦道元于公元527年去世,《水经注》当撰成于更前,为何称“频阳故城”?
故城,有两个含义,一为时间上的,指过去、曾经的;一为地理方位上的,指区别于目前位置的另一个城池。既然《水经注》成书时频阳县仍在,这里的故城只能是指位置上的,即频阳县治不止一个,治所发生过迁移。《水经注》所说频阳故城是秦代设县之所,是指美原镇西南的古城村?留个悬念,容笔者以后详细考证。
秦厉共公所设频阳县的废置年代还未彻底搞清楚,又出现一个新问题:《嘉靖耀州志》《万历富平县志》《乾隆同官县志》俱有晋于频山之阳置频阳县的记载!若此记载正确,则秦所设频阳县早在晋前已废置。笔者认真梳理史志发现,非是晋时又设一频阳县,而是将同官县境并入频阳县。如:杜佑《通典·州郡三》:“同官,本汉祋祤县。晋为频阳县。”《太平寰宇记》卷三一:“同官县,东北五十里,旧六乡,今四乡。本汉祋祤县地,属左冯翊,晋为频阳地。”
巧合的是,据明清方志记载,同官县(今铜川市印台区)确实有一座“频山”。历史的迷雾重重,笔者将继续探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