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西施对王轩诗的由来

2022-04-29 12:01陈侃章
文史知识 2022年7期
关键词:浣纱温庭筠全唐诗

陈侃章

所谓《全唐诗》,顾名思义,所收的对象是唐朝(含五代)诗人所写的诗作,然而该书卷八六六却收录了西施与王轩唱和诗六首,实录如下:

西施《谢王轩》:妾自吴宫还越国,素衣千载无人识。当时心比金石坚,今日为君坚不得。

附:

王轩《题西施石诗》: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附:

“轩诗”:佳人去千载,溪山久寂寞。野水浮白烟,岩花自开落。猿鸟旧清音,风月闲楼阁。无语立斜阳,幽情入天幕。

“西施诗”:高花岩外晓相鲜,幽鸟雨中啼不歇。红云飞过大江西,从此人间怨风月。

附:

“轩诗”:当时计拙笑将军,何事安邦赖美人。一自仙葩入吴国,从兹越国更无春。

“西施诗”:云霞出没群峰外,鸥鸟浮沉一水间。一自越兵齐振地,梦魂不到虎丘山。

《全唐诗》是清康熙帝下令时任江宁织造曹寅,起用当时已退居扬州的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等十位翰林编纂的。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开始,次年十月全书编成。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多人,共计九百卷,可谓煌煌大观。

这九百卷《全唐诗》是以明末胡震享的《唐音统签》和季振宜的《汇集全唐诗》为底本,再做了些校订补遗而成。

那么西施的诗作怎么会出现在《全唐诗》中呢?西施为春秋战国之交人士,即或离唐朝武德元年(618)也距一千多年,万不可能穿越到唐朝。为此,我们不妨追根溯源一下,西施与王轩六首情诗是如何出现在《全唐诗》中的。

一 《云溪友议》有载,但非原创

唐末范摅的《云溪友议》记载西施、王轩对情诗之事。该书作者范摅非仕宦中人,其生平记载寥寥,一说为越人,一说为吴人。“云溪”为“若耶溪”一别名。其书大体述故事、陈怪异,承继各种异闻轶事,再度创作编撰而成。

该书记述王轩才思敏捷,文章风流,因素慕西施之名,特地跑到诸暨苎萝山下、浣纱溪边,在浣纱石上久久徘徊。然浣水奔腾,山川依旧,西施芳踪难觅,遂将一腔思念付之诗句,并书写于浣纱石上:“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题毕此诗,王轩惆怅心情更加漫起,乃在浣纱石半卧假寐。少许,一阵清脆的玉佩声叮叮咚咚传来,王轩蒙眬中睁开双眼,只见一绝色女子裙角飘飘,扶着浣纱石,袅袅婷婷向他走来,然后低首施礼,莺歌婉转地吟出:

妾自吴宫还越国,素衣千载无人识。

当时心比金石坚,今日为君坚不得。

听罢此诗,王轩大惊失色,又顿时喜上眉梢,已知此人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西施,于是再次直白地道出自己的思慕之情。

《云溪友议》随后用了十二个字描绘出两人相遇的“后果”:“既为鸳鸾之会,仍为恨别之词。”让读者去展开自由的想象。

二 真正的原创是《乾子》

然而《云溪友议》并非以上诗作原创,是承继而来,这不怪范摅不做说明,因为他所编著之书,本是搜罗奇异怪事铺设而成。

这温馨浪漫的美谈,实出于鼎鼎大名的温庭筠笔下。温庭筠约在唐元和七年(812)出生于太原,其先祖为唐初宰相温彦博。温庭筠富有天赋,精通音律,诗词兼擅。其诗,辞藻华丽,多写闺情;其词,文采声情,响亮当时,是“花间派”的首席词人。温处世为文,不受羁束,只要有酒有艳,代人作诗赋词,挥洒即成。在诗作上他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在词赋上他与韦庄并称,誉为“温韦”。

温庭筠虽不是官场上的料,却是多情的人,创作尤旺盛,其所撰《乾子》小说,内容多文人轶趣及鬼怪妖狐故事。序中还解释了“乾”两字:“不需要喝酒,不需要烧烤,就能让心灵愉悦,就差不多就是‘乾的含义。”程毅中在《唐代小说史》言及:“《乾子》是一部兼有志人、志怪和杂记琐事的小说集,它有综合性。”全书已失传,散见于北宋《太平广记》等。查《太平广记》所辑亦缺此事。明代胡震享所编《唐音统签》卷九九八则对此有载,温庭筠《乾子》记:

《王轩题西施石》,《乾子》云,轩字公远,登太和进士第,少为诗,颇有才思,尝游西江,泊舟苎萝山下题此。

又记:

《西施谢王轩》,轩题诗记,俄见一女子自称西施,振珮珰、扶石笋,以诗谢云云。欢会而别。

温庭筠文中调侃的王轩,实有其人。王轩在太和年间(827—835)已中进士,温庭筠约812年才出生,王轩年长温庭筠无疑。《云溪友议》成书于唐末,一般认为范摅在太和九年(835)或稍迟才出生。故温庭筠所记西施、王轩情诗对和,原本就出现在《乾记》中,范摅只不过将此移至于《云溪友议》,略加改动罢了。

北宋《太平广记》卷二五七亦载王轩与西施对吟诗,但合并记载在朱泽名下,又说出于《云溪友议》。

考北宋《会稽掇英总集》,亦载王轩《泊舟苎萝山际,题西施石》诗,但未见“西施答王轩诗”。计有功编著的《唐诗纪事》,处理方法与《会稽掇英总集》基本相同,只不过多了王轩的生平介绍。

那么《全唐诗》收录的西施与王轩“后四首”对唱诗,又来自何处?

三 “后四首”出自《翰府名谈》

《翰府名谈》一作《翰苑名谈》,作者刘斧,为北宋末期人。《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二十五卷。原书已佚,《诗话总龟》《类说》等书有辑录。

此书的体例类同于《云溪友议》,内容丛杂,多记名人遗事、奇异趣闻,以至梦遇仙鬼故事,在收录前代文本基础上再度创作。王轩与西施对吟“后四首”诗,就首见于该书。

其实,明胡震亨《唐音统签》卷九九八已经做了考证:

《翰府名谈》载,轩与西施赠答诗更有数首,似宋人曰《乾子》伪增者,姑附记于后。轩诗:“佳人去千载,溪山久寂寞。野水浮白烟,岩花自开落。猿鸟旧清音,风月闲落阁。无语立斜阳,幽情入天幕。”西施答诗:“高花岩外晓相鲜,幽鸟雨中啼中歇。红云飞过大江西,从此人间怨风月。”轩诗:“当时计拙笑将军,何事安邦赖美人。一似仙葩入吴国,从兹越国更无春。”西施答诗:“云霞出没群峰外,鸥鸟浮沉一水间。一自越兵声振地,梦魂不到虎丘山。”(按:《全唐诗》所录“齐”似误,当为“声”)

但明清《诸暨县志》辑录的《翰府名谈》,比《唐音统签》所载情节更生动丰满,当另有版本。

《唐音统签》对六首诗作的时代区别得清清楚楚。让胡震亨意料不到的是,在他身后半个世纪,康熙敕令的《全唐诗》竟将这些宋人诗作也一并归列唐人名下了。

至此,我们已可将《全唐诗》收入“西施与王轩”六首对吟诗作出判断。前两首,首见于唐朝温庭筠《乾子》,属唐诗无疑;后四首是宋人刘斧《翰府名谈》的创作。清康熙所编《全唐诗》未加辨识,就将宋人所作也一并打包到《全唐诗》书中了。康熙在《御制全唐诗序》还如此说:“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撷荟萃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

若进一步推断下去,西施当然不可能亲笔在唐朝写诗作,而王轩也是温庭筠笔下的文学人物,又考虑到《乾子》的小说属性,再结合温庭筠素擅艳情逸事,这两首诗很有可能是温的作品,类似于《红楼梦》曹雪芹借书中主人之口,托自己所言之志。倘后人将这两首唐诗的作者归入温庭筠名下,诗的价值就或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 朱泽嘲郭凝素“东施效颦”

王轩浣纱石下艳遇西施,这一风流韵事一传十、十传百,传播到各个角落。落魄文人,风流浪子,艳羡难熬,一个叫郭凝素的,心想你王轩能遇到西施,难道我就不行?于是跑到苎萝山下,浣纱溪畔游荡,除在浣纱石上题诗外,还在浣江两岸的岩石上到处涂鸦,整天神魂颠倒。可是不要说西施这样的美女,就是连个平凡的村姑都没遇见,也更没有与他搭腔。此事也同样传遍角角落落,闻者无不抚掌讪笑。

文人朱泽听到此事,一时技痒,便赋诗一首赠郭:“三春桃李本无言,苦被斜阳鸟雀喧。借问东邻效西子,何如郭素拟王轩。”主旨是“东施效颦”不可取,王轩的千载艳遇,是你郭凝素永远得不到、碰不上的。

朱泽《嘲郭凝素》的诗在《云溪友议》《太平广记》《全唐诗》等书上都有记载。这一“东施效颦”的实例,也就成为有根有据的千古笑谈。

猜你喜欢
浣纱温庭筠全唐诗
明清时期《浣纱记》书籍形态及阅读探考
新编京剧:伍子胥与浣纱女
诗的倒装(外一篇)——温庭筠的《碧涧驿晓思》
诗的舞蹈(外一则)——温庭筠《商山早行》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考场上的免费『枪手』温庭筠
咸阳值雨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日本《千载佳句》一书版本情况及对于《全唐诗》的补遗校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