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练习曲《叹息》及其教学实践

2022-04-29 10:46杨梦
当代音乐 2022年8期
关键词:音乐特征李斯特教学策略

杨梦

[摘 要]李斯特是匈牙利著名的音乐家、指挥家。他一生致力于钢琴音乐创作和钢琴音乐教育,早期作品注重炫技表演,从中晚期开始,作品情感性不断增强。李斯特自身有着极高的文艺修养,使得他的钢琴作品内涵深厚、真挚感人。魏玛期间是李斯特音乐创造的巅峰,《叹息》正是这一阶段当中的作品,虽然这首作品只是练习曲,但仍然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叹息》音乐旋律富于变化,技巧精妙绝伦,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堪称是李斯特钢琴音乐中最经典的代表作。本文在分析《叹息》音乐特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学生练习《叹息》演奏的策略,希望为钢琴艺术和钢琴教学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李斯特;《叹息》;音乐特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2)08-0062-03

[作者简介]杨 梦(1992— ),女,吉林艺术学院教师。(长春 130021)

钢琴艺术高雅迷人,既可以从听觉层面带给观众奇妙的感受,还能让听众充分体会音乐家内心的情感及创作意图,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钢琴音乐作品。[1]但高超的演奏技巧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而是需要演奏者长期反复练习,要从整体风格、情感表达、演奏手法等方面着手,细心地揣摩。李斯特所创作的《叹息》凭借丰富的内涵、精妙的技艺和动听的旋律,获得无数受众的喜爱,不管是对钢琴学习者,还是对教育者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李斯特练习曲《叹息》简介

自19世纪20年代起,李斯特开始致力于练习曲的创作,之后数十年,他一直辛勤地耕耘,创作了众多优秀的乐曲。这一时期李斯特创作的钢琴音乐都呈现出鲜明的炫技特点,他将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技术融合为一体,完全打破了钢琴练习曲简单乏味的传统模式。[2]将演奏技巧与诗情画意进行融合,降低听众理解的难度。李斯特还为自己创作的每一首练习曲都加上特定的标题。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狩猎》《钟声》等,每一首作品都具有突出的个性,十分适合在音乐会当中演奏,所以也被统称为音乐会练习曲。1849年,李斯特创作出三首练习曲作品,《叹息》是其中最优秀的一首,后来李斯特以《诗意的随想》作为乐曲的标题。这首乐曲不仅情感激烈,而且采用了多种表现技巧,堪称是李斯特所有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杰出代表,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二、李斯特练习曲《叹息》音乐特点分析

(一)曲式结构自由灵活

《叹息》的曲式结构极其自由,这种自由的结构使得乐曲呈现出丰富的变化,从头到尾充满活力。首先,在写作《叹息》这首乐曲时,李斯特合理地采用了“主题变形”的技法,在每一个段落当中,都对音乐主题进行了调整,使每一个音区的音色效果达到最佳,进而使整首乐曲形成既富有层次又对立统一的艺术特色。[3]其次,李斯特还大量地在乐曲当中融入个性化的因素,极大地增强了音乐的交响效果,有意地通过钢琴演奏来模拟小提琴跳弓时的音响,从而不断地强化乐曲本身的感染力。最后,在演奏作品时,演奏者需要双手同时弹奏,通过左右手琶音的相互衔接,完成作品的伴奏部分,各个声部之间不断交织,极大地增强了音乐旋律的表现效果,从而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二)音乐标题与音乐内涵完美统一

李斯特不仅极其尊重音乐的核心地位,而且认为音乐应当与标题文字相互结合,要不断丰富音乐标题的内涵,才能让受众充分体会标题的美感。李斯特的音乐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叹息》是李斯特作品当中个性最为鲜明的一首。乐曲本身有着浓郁的田园诗意,旋律优美动人,乐曲最后部分则通过下行大三度和弦表示深深的叹息之意,李斯特在乐曲当中还有意地采用系列的分解琶音,通过不断跳动的乐符,将听者的思考缓缓带回现实之中,无论对过往有多少的思念,也只余一声长叹。除此之外,乐曲从始至终都贯穿着海浪涌动的声音,仿佛水波在不停地荡漾,因此也有人对作品的标题重新进行了定义。不同的音乐标题,所表现的内涵也不同,这也正是李斯特音乐作品具有的独特魅力。

(三)富有情感的音乐旋律

《叹息》充分展现了李斯特钢琴作品独特的艺术个性,气势恢宏,情感饱满,蕴含着浓浓的诗画之意,让人为之沉醉不已。其一,在乐曲开头部分,李斯特通过一系列琶音将听众带入诗画意境中,就像是湖面上漾起的波澜,不断地朝着四周扩散,让人深深沉浸于其间,浮想联翩,从而充分感受到钢琴音乐巨大的魅力。其二,作品借助调性、音区的转移,通过跌宕起伏的音乐带动听众的情感,不断深入,将听众带入广阔的艺术空间之中,让思想可以灵动地飞舞……优美的旋律之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浓郁的诗画意境,获得听众一致赞誉。《叹息》已经成为各类音乐会中许多演奏者首选的曲目,也是诗歌和音乐相互融合的最佳例证。

(四)音乐风格新颖独特

李斯特是一位拥有丰富想象力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处处都体现出表现手法创新的痕迹。《叹息》最大的特色在于其音乐风格十分独特。在这首乐曲当中,李斯特借鉴了肖邦钢琴音乐的精髓,在黑白键的运用上做了精心的安排,不仅凭借自身的艺术个性极大地拓展了乐曲的音域,此外还细心地在其中加入点绷与装饰,从而更好地体现钢琴独有的音色效果。柔和的音乐旋律将人们带入另一片广袤的世界,最后以一声叹息结束全曲,从而实现乐曲意境的升华。

三、李斯特练习曲《叹息》教学策略

对钢琴教学而言,演奏技巧的强化练习极为重要。精湛的技巧是打开艺术殿堂必备的钥匙,再完美的作品如果缺少技巧,也会显得苍白无味。作为钢琴学习者,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才能掌握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提高自身对速度、力度的掌控能力。

自从16世纪起,钢琴练习曲或多或少都会反映钢琴艺术独特的审美观念,体现该时期钢琴教学的水平,以及钢琴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从19世纪中期起,各种类型的练习曲相继出现,既有适合初学者的小品,还有难度极高只有杰出演奏者才能演奏的作品,而钢琴练习曲也成为了专门练习某种技术的曲目,比如车尔尼所创作的练习曲,就是这一类型作品当中的经典。从19世纪末期起,很多作曲家都开始尝试创作打破常规的作品。这些乐曲能够将高难度的技术与精湛的技巧相互结合,已经不能只看作单纯练习某种技术的作品,而是要将其纳入音乐会的正式演奏曲目之中。其中肖邦、德彪西等人所创作的练习曲便是其中的代表。而李斯特的《叹息》则成为钢琴教学当中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典范。因此,在教学时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进而通过恰当的技巧,来表现作品的情感。

(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音乐风格

在引导学生练习《叹息》时,教师可以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旋律、和声变化等方面着手,从整体上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风格。在练习作品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专业音乐理论,比如和声、曲式、音阶、音区等。在此基础上运用专业理论从更深层次分析作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乐曲的特征。等学生彻底熟悉作品之后,再指导学生练习弹奏,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弹奏钢琴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探索属于自己的审美风格

钢琴教学从本质上讲,也是提升学习者审美素质的过程,不同人对于“美”的理解也不同,教师不能将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念硬性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美、发现美、理解美。在钢琴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弹奏《叹息》时,如果学生暂时无法掌握技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演奏,然后再指出学生演奏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以踏板的运用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踏板弹奏相同的乐句,自己发现优劣,然后再根据教师的引导,找到最恰当的踏板运用方式。

在音乐表现技巧上,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只以谱面的标记作为依据,还要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将学生的感受放在首位,主动地去表现音乐丰富的层次,从而体现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弹奏《叹息》引子部分中的琵音时,谱面每一小节的标记完全一致。但教师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只依据谱面的标记进行演奏,学生所弹奏的乐曲就会显得极其机械,活力明显不足。在这个时候,教师可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海浪涌动的画面,再通过演奏来表现引子部分的线条,还要表现出每一组琶音之间的细微差异。教师多角度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走向,协调好整体与细部之间的关系。与教师硬性灌输相比,学生自主进行设计显然更为积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教师还要通过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想象生动的音乐形象,更好地表现作品的内容。比如在表现《叹息》中段具有抗争性的音乐主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音乐与体育竞技当中奋力抗争的精神联系起来,将类似的体验移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理解作品的意图和情感。

(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开展钢琴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从学科逻辑、学生认知等不同方面着手,逐步开展教学,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及演奏的方法,进而养成系统学习音乐作品的正确习惯。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学生的技巧会变得更加成熟,音乐素养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在引导学生练习《叹息》这首音乐作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不能一味采用反复弹奏的方式,而是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更加灵活地进行练习。如果学生的演奏技巧还无法达到独立弹奏的水平,就不能单方面采用苛刻的标准增大学生压力,而是要着眼于实际的情况。如果要求过于严格,丝毫不顾及学生感受,结果可能事与愿违,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会导致学生心理紧张、手指动作出现错误等问题,甚至损伤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觉得钢琴学习枯燥乏味毫无意义,从而极大地阻碍学生将来的发展。(四)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节奏

在学习弹奏《叹息》这首乐曲的过程当中,节奏感把握是难点也是关键,钢琴节奏感也即演奏者对于时间及力度的掌控。节奏如同乐曲的骨架,无论乐曲音程排列是否符合逻辑,如果没有节奏,也难以打动受众的心灵。在练习钢琴时,学生关于节奏的控制极其重要,这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坚实基础。这首乐曲的速度整体上比较快,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情感及弹奏的技巧也存在差异,弹奏时每一个音符都要干脆利落,绝对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节奏不稳定,速度不均衡是练习演奏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学生在演奏较为舒缓的部分时还能保持一定的速度,但是当难度加大时,速度就会变得缓慢。在学生练习演奏时,老师可适当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确保整个演奏匀速进行。钢琴踏板在演奏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决定了乐曲最终的呈现效果。《叹息》最大的特色在于通过绚丽的技巧实现演奏的变换,也正是这种变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大海的变幻莫测。乐曲本身复杂的情感变化给人一种独特的体验,恰当地运用踏板可以使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变得更为清晰。

(五)引导学生认知把握音乐表现手法

直观性原则是钢琴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在钢琴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尝试通过示范演奏、音像资料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乐曲的魅力,再结合自身的体验,进一步深化对作品的认知。直观性的演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形象,增强学生理解记忆音乐的能力,方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艺术之美,从而增强自身学习钢琴的兴趣。在教授《叹息》这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先亲自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对乐曲形成初步的感知,然后再将乐曲分成多个乐段,让学生自主地练习演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向学生讲述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最后,还可以采取音像资料等新的媒体设备,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表现作品内涵的手法,采取个性化的方式处理音乐的细节,对学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比如让学生通过演奏实现情感和技术的完美协调,音乐整体设计要尽量完美,要按照相应的步骤背谱并进行演奏。通过多种直观的方式进行强化练习,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把握乐曲,从单纯技巧练习上升到个性化的处理,从基础的模仿到加入自身情感并进行再次创作,帮助学生在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两个方面都实现质的飞跃。

结 语

《叹息》从始至终每一个音符都显得那样美妙,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以及高水平的处理技巧。演奏者需要采取多种触键手法来表现乐曲内涵,要保持恰当的力度,以及弹奏的连贯,要认真体会乐曲的节奏,以及音乐家创作时所采用的对位技法,才能通过演奏充分体现乐曲的多样化特征,让听众真正理解作品的丰富情感。在钢琴教学当中,教师要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特征,依据客观规律进行教学,逐步增大学习的难度,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创造,逐渐形成系统学习音乐的思维习惯,掌握学习钢琴演奏技巧的方法,从而通过钢琴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为学生将来在钢琴艺术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注释:

[1]姜 楠.论李斯特的"情感论"音乐美学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0):186—191.

[2]苏静波.李斯特钢琴音乐的个性化特征分析[J].今古文创,2020(31):68—69.

[3]扣 蕊.练习曲《叹息》的艺术特征及其钢琴演奏的技巧训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9(10):77—78.

(责任编辑:庄 唯)

猜你喜欢
音乐特征李斯特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
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音乐特征
保持肃静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