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桐 孙晓烨
[摘 要]唐建平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包容与和谐的特点,强调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为主要表达。本文将从其生平经历、作品分析、创作风格和歌剧创作这四个方面,对现有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后续的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唐建平;研究现状;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2)08-0001-03
[作者简介]叶 桐(1999— ),女,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孙晓烨(1984— ),女,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副教授。(无锡 214122)
唐建平作为中国第五代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作曲博士,丰富的人生阅历、稳健辉煌的创作风格以及兼并包容的音乐观念为其各类艺术作品带来了巨大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对该方向的研究论文数目可观,且类型丰富。本文将从作曲家生平经历、作品分析、风格总结及歌剧创作等方面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解读,总结作曲家的作曲技法和创作风格,建立一定的研究基础,为后期对唐建平及作品的研究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相关文献的研究背景
唐建平作为我国当代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多产作曲家之一,其作品体裁涵括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剧、艺术歌曲等多个领域。其中,琵琶协奏曲《春秋》、九重奏作品《玄黄》和管弦乐作品《后土》在各类音乐比赛和艺术活动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和广泛的好评。近年来,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之林的地位和影响力日渐提高,这样的成功和进步离不开每一位中国作曲家的努力和付出。为了更好地立足中国文化,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研究中国当代作曲家的创作及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据笔者查阅资料得知,研究唐建平的第一篇论文是1995年刊登在第7期《人民音乐》上的《唐建平的九重奏<玄黄>》[1],而最新的一篇论文是2021年刊登在第6期《福州大学学报》上的《琵琶协奏曲<春秋>的艺术特征论》[2],此研究动态表明学界对其创作予以高度的关注,并体现于四种研究类型。第一类是对唐建平进行人物访谈并对个别作品作出相关乐评,共有14篇;第二类是对唐建平音乐作品的分析、创作探究和演奏体会,共有34篇;第三类是唐建平本人对自己音乐创作的总结,共有8篇;第四类是对唐建平各类演出活动的报道,集中出现在各类报刊中,共有10篇。这些文章在某些方面代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体现了对作曲家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选题及类别
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笔者将从人物生平介绍、音乐作品分析、创作风格总结三部分对当前的研究选题及类别进行概述。
(一)人物生平介绍
在搜索到的全部文献资料中,有12篇涉及唐建平在不同时间段的学习及工作经历,例如《回归音乐本身,再与音乐对话——访当代著名作曲家唐建平》[3]《乐思不止 创作不断——唐建平世纪末的创作丰收》[4]等。笔者对这些文献中有关唐建平生平经历的内容进行整合,总结如下。
1955年,唐建平出生在吉林省辽源市的一个普通家庭;1967年,12岁的他自学二胡、竹笛、小提琴等多种乐器,逐渐展露出自己的艺术才能;1970年,唐建平就读于吉林省艺术学院,进行专业的打击乐学习,积极参加各个乐队排练,并在毕业后留校负责打击乐的教学;1982年,由于高考制度的恢复,唐建平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在校期间为琵琶大赛创作的琵琶独奏曲《东北风》轰动了整个校园,毕业后又再次回到吉林省艺术学院进行教学;198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1989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不仅跟随苏夏教授进行作曲专业的学习,还担负起系里曲式、配器、作曲等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学生和教师不断交替的双重身份下,其创作的激情和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挥,学习和授课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灵感。琵琶协奏曲《春秋》、九重奏作品《玄黄》和电子音乐《打春》等都是在这段时期相继问世,且皆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和热烈的反响;1995年,唐建平博士毕业之后继续留校,负责配器和作曲等相关课程,此后更是作为重要代表多次前往国外进行访学进修。回顾其学习和工作的历程,唐建平自己也认为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身份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与很多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他的音乐创作反复跨越学校和社会两种区域性质,这样的生活经历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也是促使其创作观念形成和作曲技术完善最重要的原因。
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笔者将唐建平的创作划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年—1993年),该时期的舞剧作品居多,最为突出的作品是舞剧《布依儿女》和舞剧《菊豆与天青》。前者揭开了唐建平创作思路的序幕,从此迎来了属于唐建平的创作时代;第二阶段(1994年—1997年),该时期是唐建平将新技法和中国传统元素结合最集中的阶段,琵琶协奏曲《春秋》、九重奏作品《玄黄》和管弦乐作品《后土》都出自这个时期,除此之外四首电子音乐作品的相继问世也开拓了其创作的新领域;第三阶段(1998年—2005年),该期间是唐建平对新音响探索的高产阶段,在吉林省艺术学院积累多年的打击乐专业知识在此刻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先后创作了打击乐协奏曲《圣火—2008》《仓才》《山鼓》等,为探索和发掘中国民族器乐的新音色做出了贡献;第四阶段(2006年—2010年),该期间唐建平的创作类型以乐队作品为主,如室内乐、交响曲及各种乐器的协奏曲作品的数量最多,其稳健辉煌的风格形象逐渐定格在听众的心中,与各个乐团的委约作品也走上了更高更大的舞台;第五阶段(2011年—至今),唐建平近期的创作更加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以带给听众更多的教育和思考。因此结合当下社会新闻,讲述国家历史事件和英雄故事的歌剧作品和大型乐队作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歌剧《拉贝日记》和民族交响曲《江河湖海颂》等作品深受国际友人和社会大众的欢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唐建平的作品越来越具有国际视野,在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同时以个性化的创作理念将中国音乐传播给全世界。
(二)音乐作品分析
唐建平作为一位高产的作曲家,兼有“高速度”与“高质量”两种特质。对其作品音乐本体的研究和分析是总结唐建平作曲技法和创作习惯的重要途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创造理念、音高组织、和声语汇等方面。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个弥足珍贵的品质就是超脱于具体客观的事物,而追求情感的升华,这是文化自信的根源,更是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同理于唐建平的音乐创作,从其作品里对本土文化的提炼可以看出其追求的是音乐内涵中更高的文化诉求。琵琶协奏曲《春秋》和九重奏作品《玄黄》正是将新颖的创作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结合,并获得多个奖项和广泛好评,因此在该类文献资料中,对这两首作品分析的文章数目最多,例如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四部当代民族室内乐作品分析》[5],该文从曲式结构入手,以横向上的音高组织和纵向上的和声运动与复调织体来探究该作品的创作技法,并将乐器的位置摆放与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概念进行融合。
此外,作曲家本人撰写了8篇论文,如1985年唐建平为博士学位所撰写的毕业论文《分析與总结——关于我近三年来的音乐创作》[6][7],该文从作品的创作理念、音乐材料、和声手法和音响设计等几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作曲家自己近三年来部分作品的创作技法,阐述了“技法的本身并不具有明确的音乐表现作用,所以音乐内容的表现,不是在于运用了哪些高超的技巧,而是在于如何运用了那些方法,这些思维逻辑才是最珍贵的知识和值得研究的地方”[8]的观点。
回顾上述文献中涉及的音乐创作,会发现其作品取材依据皆来自中国的本土文化,如舞剧《菊豆与天青》取材于民间民歌的旋律片段;琵琶协奏曲《春秋》取材于孔夫子的儒家之道;九重奏作品《玄黄》取材于《易经》中的传统思想;笛子协奏曲《飞歌》取材于民俗旋律音调的发展。在《寻远古之声,展现代之意——<玄黄>的创作特色分析》[9]这篇文献详细介绍了唐建平的取材依据——无论是在民族本土文化中汲取灵感还是从中国传统音乐和声叠置中探寻新的审美趣味,都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弘扬和积累。唐建平一直在强调扎根于民族本土文化的音乐创作,相较于新颖前卫的作品风格,唐建平更在乎如何在作品里发展传统文化,而非简单地进行临摹。这种本土文化的运用直接反映了属于我们中国民族的思想价值、风土人情和历史内涵,成为中国现代音乐作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作曲家最为鲜明的精神标志。以历史文化作为作品的主题来源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渲染了浓厚的中国气质和气韵,更是让中国风格和音乐作品的艺术性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三)创作风格总结
在经年累月的创作积累中,唐建平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稳健辉煌、和谐壮美的创作风格。唐建平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将自己的创作风格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调性写作风格为主的作品;第二类是综合传统与现代技法的合成风格作品;第三类是无调性音乐作品。
此类文献结合了部分音乐作品的内涵及创作历程,概括出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如《回归音乐本身 再与音乐对话——访当代著名作曲家唐建平》[10],该文献介绍了唐建平的成长经历,分享了在瓶颈时期的唐建平是如何突破自己,在唐建平看来,他的创作观念中最为深刻和关键的就是“包容”,这两个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理念,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方法。
一位作曲家的创作技法是其个人风格的显著特征,在漫长的创作积累中,形成了特有的“个人形象”,在研读对唐建平作品分析的文献后,如《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音响观念及其实践》[11]笔者对此总结了该作曲家在一系列作品中特有的创作技法。
首先,在色彩性的对置上,唐建平在自己所撰写的文章中,认为自己常常运用色彩性的对置来加强音乐的表现,如将二级七和弦的第一转位与在降二级的构成的复合和弦进行对置,两者不仅形成了二度的叠置关系,音色暗淡的二级和弦与复合和弦更是构成了声音色彩上的鲜明对比。
其次,在音响构筑的技术手段上,唐建平的多个作品里都在对新音响进行不懈的探索,如和弦常以音组的形式出现,并且以远距离叠置的情况进行组合,这样在音符配置的中空部分软化了不协和音程的效果,而紧紧叠置在一起的音符则使得配器的音响效果更加结实紧凑,以表现音乐更强的张力。也许在现代音乐作品中,一个和弦的和声意义,并不能再以传统的视角去重视其中的声部连接,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富有特色的音响元素,成为音响构筑的技术手段。
最后,在和声的选择中,唐建平的多个作品都采用非常规的和声叠置,例如在琵琶协奏曲《春秋》中采用了增四、减五、大七、小二等不协和的音程,在作曲家看来,用这些叠置起的和声更加贴近中国的传统音乐,也符合现代音乐的审美趣味。小二度的音程关系也出现在唐建平的打击乐协奏曲《仓才》中,该作品以汉语语调为主要依据,小二度作为“音程细胞”,赋予了“音色”和“音调”上独有的文化内涵。
通过此类文献的内容,笔者了解到随着当今世界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交融,“寻根”和“包容”已经成为每一位中国作曲家的共识,由此可知唐建平的创作也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为表达更加人性化的内容而不断寻找最为合理的创作技法,并形成属于自己稳健辉煌、和谐壮美的创作风格。这种创作风格在笔者看来是一种“非理性的解放”的音乐美学思想,就音乐的本质而言,旋律其实是由心而生,有感而发。当这些思考成为了音乐作品就需要加入一定的理性思维。这种“理性”并不是唐建平创作过程中的唯一标准,“寻根求容”才是唐建平心中最适合的理念。
三、唐建平歌剧创作研究
歌剧的创作是每一位作曲家艺术修养和作曲功力的试金石。从2009年《青春之歌》的上演再到2019年《拉贝日记》在德国的柏林国家歌剧院和汉堡易北河音乐厅进行公演。十年间,唐建平致力于中国歌剧的创作,以年均一部歌剧的速度不断地更新。
在相关文献中可以了解到,唐建平的歌剧创作体现出以下几点共性:
首先,对宣叙调的灵活运用,宣叙调作为西方传统歌剧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与语言的联系最为密切。而中国特有的平仄声调该如何与宣叙调进行结合是歌剧创作中的重要难题,唐建平在歌剧《大运河》和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将整体的旋律发展与中国的语音声调做到了音乐与歌词的契合,保证了两者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推动歌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其次,题材聚焦于中国故事,在唐建平十年的歌剧创作历程中,他的每一篇歌剧的取材都侧重于讲述重于国家历史事件,如歌剧《拉贝日记》,或是讲述民族英雄故事,如歌剧《周恩来》。此类题材的歌剧创作会增加社会大众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为歌剧的内涵带来更多的文化深意。
最后,经典旋律的主导动机作用,主导动机是瓦格纳在歌剧创作中以某个旋律来象征某种概念的手法。唐建平在歌剧《拉贝日记》中引用了巴赫《a小调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作为主人公拉贝人道主义精神的象征、日本传统民歌《樱花》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除此之外,在歌剧《大运河》中引用了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的核心音调,并成为穿插整部作品的主导动机。
近十年来,唐建平笔耕不息,坚持不懈地在中国歌剧的领域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以歌剧《拉贝日记》和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例,这两部代表国际题材的作品都走向了世界舞台。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2018年登上了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和俄罗斯军队中央模范剧院,而《拉贝日记》在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上演,拉开了该作品2019年欧洲巡演的序幕,可見唐建平对于推动中国歌剧走向国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些歌剧的成功更是中国当代歌剧发展的缩影。唐建平说“只要我们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对学术、对时代负责的精神,我们一定会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歌剧天地”[12]我们也相信中国歌剧的再度兴盛,只是时间的问题。
结 语
总而言之,关于唐建平的研究仍然存在扩展的空间,而唐建平的创作也从未停止,那些以当代中国为主要视角而创作的作品将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对唐建平及其作品的后续研究不仅要立足于我们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特色的总结,更应该展望于当下的分析方法和前沿的走向,以此更好地拓展关于唐建平的研究论域,推动着中国现代音乐和中华文化精神走向世界并进行更深刻的传播。
注释:
[1]李咏敏.唐建平的九重奏《玄黄》[J].人民音乐,1995(07):10—11.
[2]吴慧娟,廖丹滢.琵琶协奏曲《春秋》的艺术特征论[J].福州大学学报,2021(06):90—94.
[3]马天源.回归音乐本身再与音乐对话——访当代著名作曲家唐建平[J].音乐生活,2016(05):8—11.
[4]高佳佳.乐思不断创作不止──唐建平世纪末的创作丰收[J].人民音乐,1999(03):10—13.
[5]梁文曦.四部当代民族室内乐作品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1.
[6]唐建平.分析与总结(上)——关于我近三年来的音乐创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01):3—23,2.
[7][8]唐建平.分析与总结(下)——关于我近三年来的音乐创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02):28—40.
[9]燕 飞.寻远古之声 展现代之意——唐建平作品《玄黄》的创作特色分析[J].北方音乐,2011(03):69—71.
[10]同[3].
[11]唐建平.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音响观念及其实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03):8—17,7.
[12]刁 燕.用歌剧讲述中国故事——访著名作曲家唐建平[N].中国艺术报,2015-01-21.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