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结构化团队建设的研究

2022-04-29 22:18边秀芬
客联 2022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院校

边秀芬

摘 要: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关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责,对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结构化团队建设进行研究,应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明确职业角色定位,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推动分层分类管理,专项工作室带动专业化发展;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分类分层考核指标体系;发挥比赛引擎作用,激活辅导员职业发展内驱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结构化团队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設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其总体建设目标是,“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双高计划”不仅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兼具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其建设水平则直接关系着“双高计划”建设的进程。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需要具备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也要掌握相关的教育方法。但从目前状况可以发现,大部分辅导员无论是学生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量,还是教育方法和手段都存在欠缺,导致辅导员教育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化程度不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直接后果是职业认同感低、职业规划不明确,导致辅导员职业发展受到阻碍。辅导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辅导员的工作面广、工作量大,大量时间用于处理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没有意识、时间、精力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导致辅导员在职称晋升、职务晋级等方面存在劣势。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结构化团队建设路径探索

(一)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为了丰富“双师型”辅导员队伍的来源,优化“双师型”辅导员队伍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将校院领导及校内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中层管理干部以及教授、副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引入参与学生工作,作为兼职辅导员。领导干部及高层次人才可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高超学识引导学生。同时,各级领导也能在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工作中了解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的工作理念,更多地针对性思考学生的需求,推动学生工作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可结合实际职业教育的特点,在相关行业、相关企业选聘一定数量的校外辅导员,合力做好高职学生的学生工作。高职学生相对升学比例较低,大部分面临就业,而校外辅导员往往具有多年的行业工作经验,参与到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将拓展学生的就业视野,丰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渠道,弥补专职辅导员行业经验不足,成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

(二)明确职业角色定位,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双高计划”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党的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要使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更加彰显、保障育人成效,必须对其角色进行科学定位。首先,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提升辅导员的职业价值。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首要角色,就是当好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其成为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高职院校要保障辅导员能够精力充沛、理直气壮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促使其在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越走越深。其次,辅导员要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角色认同,自觉提升职业使命感,聚焦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实践,增强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主动性和内生动力;坚守立德树人使命,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理念,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主体角色期待引发的角色冲突。

(三)推动分层分类管理,专项工作室带动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高职院校辅导员普遍抱怨工作事项杂乱、一岗多责、缺乏工作的边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履职效果,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化程度不高、岗责不清所致。首先,高职院校应根据辅导员职责等级,建立辅导员队伍梯队差异。第一梯队辅导员由初级辅导员构成,主要负责学生思想理论与价值引领、开展党团班和学风建设、处理日常事务,第二梯度辅导员由中、高级辅导员构成,具有专门化的工作方向,工作内容具有一定挑战性,对胜任力水平要求较高。其次,高职院校以专项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带动中、高级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设置专项经费支持专项工作室建设,每个工作室聘任高级辅导员作为带头人,带领团队成员在思想政治、突发事件预防处理、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择业就业与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领域攻坚克难,从实践与研究两个方面为学生管理工作创造效益。

(四)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分类分层考核指标体系

结构化辅导员团队成立以后,改变了辅导员工作内容过于庞杂的现状,辅导员队伍朝专业化、专门化方向发展,所以对辅导员的绩效考核也需要做相应调整。大部分学校辅导员队伍考核采用的是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其主要方式是实现目标式量化管理,对关键要素进行设置、取样、统计、分析,最终得出评价结果。而结构化团队由于工作分工不同,在制订共性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更要考虑相对应的个性化要求。共性绩效考核要求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和资源建设等;个性化绩效考核要求需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工作职责特点进行分类考核,如:思想政治教育小组重点考核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等指标,心理健康小组重点考核心理健康平台运行、特殊学生服务等;每类指标根据权重进行A、B、C分层,A的权重最高,C的权重最低。

(五)发挥比赛引擎作用,激活辅导员职业发展内驱力

比赛是推动教师能力提升、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向辅导员开展理论宣讲比赛,能夯实辅导员理论素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开展网文写作比赛、短视频制作比赛,能促进辅导员互联网思维提升,提高多媒体软件应用水平,较好地同信息技术发展对接;开展班会课设计比赛,能提高班级精神文明建设质量,提升辅导员组织管理能力;开展演讲比赛,促进辅导员语言表达能力、演讲能力的提升,增强个人魅力;开展知识竞赛,引导辅导员关注政治理论、时事政治、校园制度、安全健康等知识,提升知识储备,提高服务能力。

三、结束语

辅导员结构化团队建设,打破原有的辅导员团队组建方式,确定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方向,让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专业能力提升工作,拓展了辅导员的上升空间;辅导员之间职责明确、功能互补,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提升辅导员整体能力水平,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勇.“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03):15-18+75.

[2]王莆森.探讨当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传播力研究,2020,4(18):129-130.

[3]王珊珊.浅谈高职院校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J].现代农机,2020(03):38-39.

[4]刘许亮,许琰,陈志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20(05):145-148.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职院校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