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2-04-29 21:52秦月梅俞宏仁
学周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农村小学

秦月梅 俞宏仁

摘 要:开发和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国家课程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建特色学校。农村小学更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及特点,将传统经典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进一步弥补学校教育中的欠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农村小学开发与实施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本课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优化当前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5-007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5.026

诵读是我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一种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以学生吟诵、熟读、背诵为主要手段。从先秦到近代,从私塾到班级,熟读和背诵长期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经典诵读是把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古典诗词、古文名篇等精华作为诵读内容[1]。通过诵读多种经典诗歌和美文,以奠定小学生人文修养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内涵。近年来,全国各中小学对经典诵读融入语文教育高度重視,大部分城市学校都已经积极开发了与经典诵读相关的校本课程,并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巩固和提高学生诵读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农村小学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因素广泛融入校园,导致中小学不同程度地忽视传统文化教育,这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人文精神的流失已经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2016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国优秀传文化教育的意见》;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全民族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中国青基会推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这一新的希望工程。提出“读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的口号,并成功举办了“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中央电视台也连续举办了六季“中国诗词大会”。这些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动听入耳的书声,让我们体会到激情澎湃、感人肺腑的中华诗词,深深领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华文化的灿烂。经典诵读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扬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经典诵读有利于建立文化归属感,有效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既是对中华历史的尊重,又有利于加强我国未来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提升我国的整体实力。新课程改革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增加阅读量,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要求当代小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实施对培养儿童语文素养,打好人文底蕴,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非常重要。课程的实施对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经典诵读对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农村小学开展好语文经典诵读,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积极有效的实施策略。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学校通过开发和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小学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背诵中国经典诗词及一些浅显的古典美文,能够使儿童在语言、思维、记忆发展的黄金期受到中华经典文学的启蒙渗透。另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对于小学阶段学生基础知识储备、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其未来发展中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也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基于以上认识,学校紧跟教育发展形势,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导向,以拓展教育途径为重点,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结合本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适合其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中国经典篇目812篇,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分学段编写的原则进行编排,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经典诗文读本》12册,作为国家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农村小学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策略

(一)认真做好前期论证

学校对《经典诗文读本》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进行了讨论。首先,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能够落实新课程标准关于多读书、读好书的相关要求;其次,弘扬了“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的宗旨;再次,课程开发能够促进素质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少年儿童的语文素养。“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中华文化渗透在古诗文中,经典诵读对于处在流行歌曲和广告词包围中的少年儿童是一种极好的文化滋养。教师还将开发的校本课程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征求意见,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家长也非常认可。

(二)确定内容进行材料搜集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明确主题、范围和领域。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留下了无数文学瑰宝。从《诗经》到《楚辞》,从“建安七子”到“唐诗宋词元曲”,名家辈出、璀璨夺目,举不胜举[2]。怎样在这些诗文精华中选取适合小学生的内容,是十分关键的工作。确定的原则就是思想与艺术的统一,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确定后,教师们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收集文本资料,也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尤其做到了收集资料的科学性经得起推敲,选取广泛传诵的版本和解读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使《经典诗文读本》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三)编写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一门课程的灵魂和指导思想,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将课程进行规划和安排,对课程的实施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对课程达到的目标给出评价指导。

《经典诗文读本》以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为指导,渗透了小学语文课程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为:知道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经典诗文中充分感受其韵律美、语言美和意境美;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情感,帮助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3]。在这个总目标下提出课程架构、实施策略、评价建议和课程管理等各项措施,完成《经典诗文读本》校本课程纲要。

(四)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学习材料是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经典诗文读本》一共12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选编,小学阶段每个学期对应一册。一二年级选择一些朗朗上口,好读易背的古诗;三四年级选编一些难度稍大的古诗,同时结合一些简单的经典,如《百家姓》《千字文》等,让学生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成语;五六年级除选编古诗词外,还要选编一些简短的古典经典,如《论语》《孟子》等。选编时还要照顾到语文课程中的古典诗文,尽量做到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五)创设经典诵读的良好氛围

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是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重要环境支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将中国经典文化中的精华作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导向,让学生和教师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实现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学校充分利用板报、文化长廊、手抄报、宣传画册等形式,定期展示中国古典文学精华,使学生沉浸在人文主义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将中国古代诗歌的精髓融入自己的文化中。学校在校门口专门开辟了诵读橱窗,橱窗内每周推送一首古诗,还在每天的校园小喇叭广播中至少吟诵一首古诗词。此外,按照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开展诵读活动。学校合理安排学生的诵读时间,即从早读开始每天诵读20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前采用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诵读能手领读、学生自由背诵等多种形式进行3分钟的诵读;每晚临睡前进行10分钟家庭背诵,坚持让学生做到天天诵读,持之以恒。学校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经典诵读和朗诵时间,由语文教师对本周所诵读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分析讲解和诵读指导。每月学校安排一下午时间进行全校诵读,对本月所诵读的古诗文进行全面复习,或者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吟诵表演。

(六)把德育与经典诵读互相融合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是建立在文化素养之上的。古典诗文中的有益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学生通过经典诗文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滋养,从而使中国的传统美德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生点点滴滴的变化。在课程实施中,挖掘经典诵读与德育活动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例如在经典背诵的过程中,选取《三字经》和《增广贤文》中一些包含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通过背诵、讲解并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一点一滴地改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逐渐养成团结友爱、温和善良、举止大方、文雅礼貌的良好品行和习惯。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感受着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优美景色,激发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促使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七)注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诵读部分

背诵是经典诗文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根本途径。不断重复并加强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是中国古人最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对于当前小学生的教育而言也有实质性的意义。事实上人类语言学习是在大量的语言词汇储备中进行的,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学习背诵,能将语文分解成知识点储备在记忆中,可以为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将在未来的学习中有效理解诗文的意义和内涵,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写作水平。

(八)建立一个协作团结的开发团队

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需要校长和教师的合作,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团结协作。在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对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其次,要想让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顺利设置并有效地实施,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备课内容层次丰富,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引入创新型的教育方式。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经典诵读的良好氛围,让学生能入心入神,形成正確的认识,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同时,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用经典作品塑造学生心灵。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到中华经典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健全经典诵读评价机制

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是检测教育效果的手段和措施。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能根据评价内容进行自我调整,在不断的反思中自我进步。所以学校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评价基本原则确定为:注重发展、注重兴趣、过程为重、活动评定。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文背诵和积累量,将古诗词的背诵纳入评价。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背诵两首古诗,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变成学生新的负担。既要评价背诵数量又要评价背诵质量。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背诵,提高诵读古诗的质量。要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学期结束时通过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和使用层次评价,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另外,在评价中除了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的活动外,教师还要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实施策略。要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决不能半途而废,流于形式。要根据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定的目标,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要通过借助成功的经典文化推广案例,借鉴优秀的教学成果,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实施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经典背诵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农村小学的现实要求和办学理念的提高,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基于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教学政策以及师资力量的支持,目的是让全体师生都能参与互动,以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诵读兴趣。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其实践价值更是当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 刘建梅.让经典诵读全方位高视角传承传统文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2):22.

[2] 经卫宏.语文教学呼唤诗性[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127.

[3] 郭兰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人文素质培养及作用[J].内蒙古教育,2016 (12):43.

作者简介:秦月梅(1977.6— ),女,汉族,甘肃古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俞宏仁(1968.5—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以经典诵读促进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GS[2020]GHB3362)的阶段性研究报告。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农村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