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漫画宣传的政治动员*

2022-04-28 08:03李青阳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红色中华中央苏区苏区

李青阳,李 蕾

(赣南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漫画是1929年至1934年间中央苏区运用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政治宣传形式之一。漫画由于它简单夸张的艺术手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漫画宣传形式从中央苏区到地方苏区、从红军到各地组织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普及,它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政治宣传作用。

一、漫画宣传加强了民众对中央苏区政权的政治认同

政治宣传是一切政治实体传播思想理论和观点的基础活动。刚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要任务就是传播革命思想,吸引人民群众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壮大革命阵营的声势。

中央苏区采用了各种艺术形式介绍和宣传苏维埃政权的纲领、路线、宣言和方针。《红色中华》《红星画报》《永定画报》《革命与战争画报》等苏区革命报纸刊物,刊印发表了大量用于政治宣传的美术作品。例如,“1931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在江西瑞金创刊,一共发行了324期,发表美术作品131幅”。[1]而在大部分报纸刊物刊登的美术作品中,几乎都是漫画。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人民文化水平不高、识字率低,对普通民众用文字进行革命宣传的方式遇到很大阻力。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文字宣传,如写标语等,也尽力在做。每到一处,壁上写满了口号。惟缺绘图的技术人材,请中央和两省委送几个来。”[2]中央苏区充分利用漫画直观的宣传方式,发表的漫画大大降低书面语的理解难度,从而做到通俗化、大众化,起到了很好的动员效果,并且反映了苏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了革命的宣传引导作用,受到广大苏区民众的喜爱,成为苏区传播红色革命信息的重要手段。

相比深奥的文字,漫画式的图像语言在传递知识与诉说立场时,更加直观、生动。因而中央苏区漫画被行之有效地纳入中央苏区解放运动的政治宣传中,成为诸多红色革命宣传方式的典型范例。正如时任中央苏区军委会总司令部直属政治处主任的莫文骅在《红军很重视美术工作》中回忆:“红军时代每个师都出版油印报纸,有报就有画,红七军有两个专门画画的同志,红军总政治部有好几个。”[3]中央苏区漫画以其独有的亲和力、表现力,宣传支持革命政权,批判反革命政权,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树立新的政权建设观念,强化民众对中央苏区政权的政治认同。

二、漫画宣传与政治动员

(一)革命动员

“国共两党的政治竞争,是革命深入传播的关键动力。”[4]在革命与反革命斗争中,国共两党都在全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以争取人民的支持。由于国民政府利用在城市区域的统治优势,对左翼宣传采取恐怖高压态势,使得城市反革命宣传获得绝对话语权。与此同时,在湘赣闽粤等广大农村地区是国民政府控制相对薄弱的地方,共产党建立了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并在根据地进行革命宣传,以取得当地农民群众对革命政权的支持。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进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需要动员社会各阶层民众参加革命,建立为所有劳苦大众服务的苏维埃政权,并通过一切可能的传播媒介及发布渠道宣传革命思想。1929年 12月,古田会议通过在我党思想政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以下简称《决议案》),进一步明确提出,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要工作,其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5]中共江西省委也在《江西全省秋暴煽动大纲》指出:“在秋暴正发的时候,煽动工作尤要紧。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利用种种方法,增加群众的革命热情和斗争的勇气,如制造消息(造谣)、断指血书、痛哭流涕、指天誓日的讲演等均为必要……我们必须多派宣传队,或散发画报壁报,或召集各种群众大会,检阅大会,解释这次暴动的意义和暴动的成功与失败,及在这次暴动中群众应得到的教训。”[6]

但是,苏区根据地主要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通讯落后,发布和传播革命信息不易。再加上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字性传播在革命宣传中也难以发挥主要作用。要在经济、文化和思想较为落后的地区进行革命政治宣传面临着巨大困难。因此,中央苏区漫画用生动活泼、讽刺夸张的宣传形式,予以受众深刻的印象,为革命动员起到非常有效的宣传作用。

中央苏区漫画宣传的革命动员内容是真实而具体的,通过将典型事件凝练成生动的漫画形式来对民众进行革命动员。苏区漫画图像所传达的情感特点,能够深入激发观者的联想,或鼓励号召,或参与革命等从而达到宣传革命的目的。中央苏区漫画宣传的革命动员内容主要分为揭露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和讴歌伟大的苏维埃政权两个方面。

原载于1934年5月23日《红色中华》第192期第2版,在报道中配有《国民党法西斯蒂的白色恐怖》的一组漫画(图1),共有六幅图组成,主要描绘国民党反动派在苏区大肆屠杀和压迫共产党员的场面。1933年5月17日《红色中华》第80期第1版,有一幅《国民党飞机轰炸苏区和平居民》漫画(图2)。画面中,印有青天白日旗的国民党战机在苏区博生县城上空狂轰滥炸的场景,给博生县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这两组漫画都揭露国民党的恐怖罪行,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逼迫和杀害手无寸铁的苏区百姓。漫画把这种强盗行为表现出来,激起苏区民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并且动员全国受压迫人民要团结一致,共同反抗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

图1(左) 《国民党法西斯蒂的白色恐怖》(原载1934年5月23日《红色中华》第192期第2版)

1933年10月24日《红色中华》第121期第2版,刊发了署名潘汉年题为《十月革命纪念与社会主义的胜利》的文章,配登了“庆祝苏联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巩固苏联与中国劳苦群众的兄弟联盟”标语,并配有一幅《世界革命奠基礼》的漫画(图3)。画面中刻画了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旗帜下,飘扬着包括中国革命旗帜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革命旗帜,中国乃至世界的无产阶级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是兄弟联盟,共同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1933年10月24日《红色中华》第121期第7版,刊发了德国著名无产阶级诗人培赫尔的题为《我歌颂五年计划》的诗作,在诗中配有一幅《十月革命粉碎了地球六分之一的面积上的锁链》的漫画(图4)。画面中一位无产阶级工人代表站在地球苏联的版图上,手挥铁锤粉碎了地球上六分之一面积的枷锁。这两组画面表现出苏维埃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讴歌了苏维埃政权是真正属于无产阶级的政权,只有建立苏维埃政权才能使社会各阶层受压迫人民摆脱法西斯统治,才能带领中国走向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战争动员

从红军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到中央苏区政府的成立,革命逐渐成为燎原之势。国民政府开始加大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不仅在军事上企图消灭红军主力,还十分重视反革命战争宣传。蒋介石在“剿匪宣传”训话中多次提出:“剿匪的实施宣传要占六分力量,军事只能占四分力量。”[7]“1930年11月,为了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疯狂围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动员苏区全体军民开展反‘围剿’,发出了战争‘宣传动员令’,并提出对白军宣传口号十二条。”[8]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实现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中央苏区涌现出大量战争动员的漫画宣传。原中央苏区许多乡村革命旧址的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宣传反“围剿”斗争的漫画以及标语。

图5(上) 《红军击溃粤敌叶肇李振球二师》原载1932年7月7日《红色中华》第26期第2版

在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五次围剿中,红军取得四次反“围剿”斗争的伟大胜利。中央苏区漫画也积极向苏区人民宣传反“围剿”胜利的消息。1932年7月7日《红色中华》第26期第2版,刊发了《红军大胜利击溃粤军二师占领大小梅关》专电,并配有《红军击溃粤敌叶肇李振球二师》的漫画(图5),画面中,工农红军的数面旗帜在山坡上高高飘扬,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则被红军战马踏在脚下。原载于1934年1月22日《红色中华》的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第1期第2、3版中缝配有一幅《缴获白军大批枪炮,俘获白军大批师长来拥护第二次全苏大会》的漫画(图6),画面中刻画了红军缴获白军大批枪炮,白军师长被俘后狼狈的场面。这两组漫画通过宣传红军革命战争的胜利场面,激励中央苏区人民对于战争胜利的信心,只要苏区人民同仇敌忾,并支持红军进行革命斗争,就能够推翻国民党独裁专制政府。

在国民党反复围剿下,中央苏区革命武装力量逐渐被削弱。因此,中央苏区漫画响应“扩红”与“支前”号召,动员苏区群众不仅加入到红军的队伍中,而且还提供物质资源积极支援前线战斗,军民一心赢得反“围剿”斗争的全面胜利。1933年6月11日《红色中华》第84期第7版,刊发了《宁化上杭新泉地方武装整团整连加入红军》《吴坑乡雇农工会整个支部加入了红军》等系列报道,在报道中配有一幅《为扩大一百万铁的红军而斗争》的漫画(图7)。画面中描绘的是手执赤卫军和少先队旗帜的苏区青年高呼“到前方去”的口号,积极加入到红军中去。1933年7月8日《红色中华》第92期第5版,刊发了题为《优待红军家属!帮助他们工作!》的报道,并配有一幅《纪念“八一”慰劳百战百胜的英勇红军》的漫画(图8)。画中苏区群众挑着一担担慰劳物品,支援前线红军战士。这两组漫画表现的内容都是动员和激励广大苏区人民参加苏维埃政权的保卫战争,响应“扩红”号召,并为支援前线战斗提供物质保障。

图7(上) 《为扩大一百万铁的红军而斗争》(原载1933年6月11日《红色中华》第84期第7版)

(三)建设动员

“经济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中央苏区根据地经济的主体。”[9]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苏维埃政权后,需要进行土地革命,加强经济建设,改善苏区人民生活。但是,长期战争对苏区城镇乡村的破坏与敌人的封锁,以及地方苏维埃政府忽视经济建设,严重影响了苏区经济的发展。1933年9月20日,赣西南特委在《赣西南的(综合)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经济政策上犯了错误,如把商人当土豪打,不放任商业的自由,同时在客观方面,因革命斗争的剧烈,敌人长期的对苏区封锁,加以过去盲动主义脱离群众的结果,造成苏区与非苏区的赤白对立严重形势,有了上述原因,所以苏区经济一般地说来是枯滞的状态。”[10]

1933年8月,为扭转苏区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的报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提到加强苏区经济建设的宣传:“现在各地革命工作人员中,还有许多人不明了经济建设工作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性,还有许多地方政府没有着重讨论经济建设的问题。……各地还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这是十分紧要的),还没有在群众中造成为着经济建设而斗争的热烈的氛围。”[11]

图9(上) 《热烈拥护并推销三百万公债》(原载1933年7月26日《红色中华》第96期第1版)

中央苏区报刊也发表了大量关于宣传苏区经济建设的漫画作品。1933年7月26日《红色中华》第96期第1版,刊发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发行经济建设公债的决议》和署名亮平《全体工农群众及红色战士热烈拥护并推销三百万经济建设公债》的社论,配登了“发展经济建设是争取革命战争全部胜利的重要工作”的标语,同时配有一幅《热烈拥护并推销三百万公债》漫画(图9)。画面中展现的是千万只手伸向一张伍元的“经济建设公债券”。1934年3月13日《红色中华》第161期第1版,刊发了署名为《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的社论和《为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而斗争》的报道,同时配有一幅《为革命战争的经费而节省》的漫画(图10)。画面上方是大家纷纷把钱币投入节省经费的漏斗,下方是汇集装满革命战争经费的箩筐。这两组漫画号召苏区民众积极认购经济建设公债券,组织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工作,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同为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打造良好的基础。

图11(上) 《为着布尔什维克的秋收而斗争》(原载1933年7月2日《红色中华》第90期第5版)

1933年7月2日《红色中华》第90期第5版,刊发了《为解决粮食而斗争》一文和题名《为布尔什维克的秋收而斗争》的社论,配登了“普遍的提倡协助运动为布尔什维克的秋收而斗争!”标语。在社论中还配有一幅《为着布尔什维克的秋收而斗争》的漫画(图11),画面中描绘了农民在稻田里农耕,戴着斗笠,低下腰辛勤地收割禾苗,虽然身上沾满了尘土和泥巴,但脸上依然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是秋收的季节。1934年3月6日《红色中华》第158期第1版,刊发了《各地粮食突击运动简报》的报道,并配有一幅《努力收、努力收,为自己、为革命》的漫画(图12),画面中一位农民辛勤地在田地里耕种,想象着果实成熟后丰收的喜悦。这两组漫画寓意为了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政权,苏区人民群众积极踊跃地参与经济建设。

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其他特殊的革命时期,革命战争都是人民群众的战争,中央苏区漫画的宣传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革命斗争需要,号召广大民众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去,才能最终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三、结语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漫画烙上深深的时代印记,是苏区革命与建设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漫画作为一种政治宣传形式,具有简单夸张、通俗易懂的艺术特点,容易为普通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在苏区革命动员、战争动员、建设动员中,中央苏区漫画充分发挥了政治宣传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引导苏区民众进行土地革命,反抗国民政府压迫,争取中国民主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并且,中央苏区漫画是以大众化宣传为基准,推动了苏区红色文化的建设,在当代美术创作中应时刻谨记弘扬时代主旋律,发扬创新精神,运用苏区红色资源优势,为文化建设服务,努力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红色题材的艺术作品,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红色中华中央苏区苏区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报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苏区创业致富人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人民广播事业的雏形——红色中华新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