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肖肖,邱 芬
(武汉理工大学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0)
2021年,中国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 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 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我国已经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1]。有效促进老年体育参与,实现积极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最积极、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老年人作为全民体育参与的重点人群,要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休闲体育项目,保障老年休闲活动与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3]。在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也提出,保障老年人群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和实现老年人体育参与[4]。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正式公布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报告中将健康、参与、保障作为积极老龄化的三大基本支柱,强调老年人体育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健康是积极老龄化理论的首要前提,健康的身体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也是参与体育活动的收益,参与则是积极老龄化的实践路径。
Stebbins在1982年提出深度休闲的概念,认为深度休闲是指休闲活动参与者有系统、有计划且持续较长时期参与的休闲活动,他们投入事业般的专注,并借此机会获得专门的技巧、知识以及经验[6]。Stebbins(1992)认为深度休闲参与者在长期投入自己喜爱的休闲活动过程中具有坚持不懈、强烈的认同感、显著的个人努力、持久的效益、生涯性和独特的文化六项特质[7]。研究表明,老年人在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将休闲体育活动视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之一,通过活动表现自我、发挥潜能,进而获得了深层次的愉悦感、满足感和认同感。通过参与深度休闲体育活动,老年人的幸福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完成了自我重塑,提升了自我健康认知,同时在社交层面也获得群体归属感和群体成就感,建立了新的交际圈,促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8]。同时,深度休闲体育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能够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促进积极老龄化目标的实现[9]。
学者们针对不同的深度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冲浪(Cheng,2012)、马拉松(邱亚君,2020)等运动中,参与者都具备深度休闲特质[10-11]。此外,也有围绕女性(邱亚君,2020)、城市中间阶层(张雅茹,2021)等不同人群,研究不同深度休闲体育参与者所具有的特质[12-13]。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对老年人深度休闲体育特质的探索研究较少,需进一步完善。基于此,在“全民健身”和“积极老龄化”的背景下,本研究以Stebbins的深度休闲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老年参与者的深度休闲体育特质。
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根据深度休闲的概念与相关理论,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城区选取16名持续参与体育活动超过6个月、每周3次以上且每次参与时长超过30分钟的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作为访谈对象。受访者基本信息见表1,在16名访谈对象中,其中男性6人,女性10人,年龄在61~74岁之间。持续参与体育活动最长时间为35年,最短2年,运动项目包括广场舞、健步走、太极柔力球、太极拳、游泳、羽毛球。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1.2.1 访谈法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进行访谈,在向受访者介绍研究目的并获得受访者知情同意后,对访谈进行全程录音,最大程度保持访谈内容的原真性,访谈时长30min~90min,访谈场所选在安静舒适且方便受访者出行的地方。
以Stebbins的深度休闲理论及深度休闲体育特质的相关研究文献为理论基础;根据研究问题,在访谈中需要获取“老年人为什么会开始参与这项活动、持续参与这项活动的原因、活动带来的收获、在参与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等重要信息,据此拟定访谈提纲,并在从事深度休闲研究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和完善。访谈提纲主要包括:“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参与这项运动的”“您为什么参与这项运动”“您在参与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收获”“您参与这项活动有任何挑战吗”“您的家人或朋友支持您参与这项活动吗”等一些简短问题。按照访谈提纲以受访者回忆以往的参与经历和感受为思路对其进行提问和追问,为深入了解研究问题的相关信息,访谈过程中让受试者对焦点问题尽量进行详细说明。
1.2.2 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
采访结束后,将录音转为文本资料,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管理。为保证研究的信度,在完成编码后,再由另外一名研究员对部分资料再次进行编码,然后对两次编码的结果进行比较,一致性在94.28%~96.89%,说明具有较好的信度。
采用类属分析的方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归类。类属分析是指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和解释这些现象的主要概念术语的分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料被归入同一类别并且以一定的概念命名[14]。本研究基于此研究方法对文本资料中反复出现的信息以及可以解释老年人深度休闲体育特质的重要概念等资料进行分析,将具有相同属性的条目采用逐级编码的形式归为同一类。根据研究目的,结合“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深度休闲概念和深度休闲体育特质相关的理论研究,对访谈的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最终形成436个参考点,在436个参考点中归纳出休闲投入、活动收益、认同感、亚文化、自我实现等本土概念。通过关联式登录发现各个条目之间的关系,确定了5个主要类属和12个次要类属。
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为了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活动参与度,愿意把他们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些活动上,基于类属分析方法将这些投入归类为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进一步将这两类投入的主要类属命名为“休闲投入”。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持久的活动收益,具体表现在健康收益(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两方面,将这些收益的主要类属命名为“活动收益”。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积极的活动体验和活动收益使得参与者对所参与的活动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也获得了他人的认同及自我认可,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将其具体划分为项目认同、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三种,将这些认同的主要类属命名为“认同感”。在长期、持续参与活动过程中,参与者们衍生出成就感、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以及对活动项目内涵的深刻理解、对项目的进一步热爱和境界的提升,将这些信息提取归类为项目文化和团队文化,并将其主要类属命名为“亚文化”。从访谈资料中得到,参与深度休闲体育活动的老年人一旦选择了自己喜爱的项目,就会坚持不懈、数年如一日地参与此项活动,活动过程中老年人的自我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身体和精神都能保持良好的独立自主状态,这些符合“积极老龄化”的理念中强调的老年人要保持活动参与、独立自主及自我发展原则,由此通过类属分析将这些信息归类为自我坚持、自我发展和独立自主性,并将其主要类属命名为“自我实现”。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老年人深度休闲体育特质主要类属次要类属
2.2.1 休闲投入
休闲投入是指老年人退休后在深度参与所选择的体育活动中投入如曾经事业般的专注,主动投入更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习与该项活动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等。主要由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两个次要类属构成。
(1)物质投入。物质投入体现在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投入较多的金钱、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获取与此项活动相关的知识。受访者谈到参与太极拳培训活动之余,每天早上在家里打打拳,看看之前录的一些动作视频,也会购买相关的书本教材、服装。Kim等人[15]表明参与匹克球、舞蹈、网球、游泳、排球等休闲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投入了较多的金钱和资源学习该项活动所需的技能和技巧。由此可见,老年人在所热衷的休闲体育活动上,愿意花费金钱和资源,获取与活动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2)精神投入。精神投入体现在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在学习与活动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对休闲体育活动行为产生的依恋程度越强。“在学习太极拳这项活动上我更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巧,隔两天不打拳,总感觉身体不舒服,锻炼完出出汗、排排氮,心情很舒畅”(男,74岁)。有研究发现老年舞蹈表演者为了表演出色,根据自身的学习速度、经验,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动作和节拍,享受并认可舞蹈表演带来的积极体验,继而对活动产生了更强的锻炼依恋[16]。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在时间、精力上投入的水平会正向预测对活动的依恋程度,继而增强了对活动的休闲投入水平。
2.2.2 活动收益
活动收益指老年人在持续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过程中,感知到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益处;活动收益这一主题下产生的参考点最多,共150个,包括健康收益和社会交往两个次要类属。
(1)健康收益。健康收益指老年人自身体验到的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带来的益处,主要体现在身体收益和心理收益两方面。在身体收益方面,受访者表示明显感觉到身体各方面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提高,降低了患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健步走是最简单且安全的有氧运动,它可以加快体内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有助于减轻体重”(男,68岁)。有研究发现老年人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可降低患高血脂、高血糖及死亡的风险[17]。有位受访者谈到,练习太极柔力球的时间越长,动作越熟练,动作做得越轻巧、标准,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女,64岁)。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不但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而且降低了跌倒的风险,改善了老年人的身体功能[18]。
在心理收益方面,受访者表示十分享受休闲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充实。“当我跳舞时总是会感到很快乐、很放松,闲下来的时候,我就会回想这些动作,查看跳舞时拍的照片及录的视频”(女,72岁)。研究表明,老年人通过积极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可以获得丰富的休闲体验和心理益处,提高了老年参与者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19]。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还特别强调在长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后,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记忆和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20],有益于活跃大脑、预防老年痴呆,创造积极的生活体验[21]。
(2)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指休闲体育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与他人积极互动的机会,拓展了他们的社交圈,培养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并发展了亲密的友谊,增强了社会联系[22]。“打拳之余和他们在一起聊聊天,分享与活动相关的经验以及可以接收到社会上最新的信息;训练结束后三三两两结伴去买菜、出去游玩”(女,68岁)。Kerstetter等人[23]研究发现参加红帽协会的老年女性通过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扩大了她们的社交网络,有助于发展应对资源和策略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休闲体育活动有利于为老年人创造社会联系,促进积极的社会互动。Orsega-Smith等人[24]研究表明经常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比那些不经常参与活动的老年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交往方面更能获得较多的益处。
2.2.3 认同感
认同感是指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在与其他人谈论此项活动时会兴奋不已并高度认可这项活动。访谈中接触到大多数老年人乐意向他人分享与此项活动相关的兴趣和经验。此类属下共有70个参考点,包括项目认同、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三个次要类属。
(1)项目认同。项目认同有助于重塑或确认自己的休闲认同,且在与他人分享时能够获得他们对自己所参与该项体育活动的认同[25]。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很乐意向他人推荐自己所选择的休闲体育项目,如:“起初,我是被邻居拉过来一起学习太极拳,现在我老伴也被我喊着一起过来打拳”(女,68岁),这表明参与者对所参与的项目有极高的认可和肯定。Shipway等人[26]研究发现,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对活动的认同感,比活动过程中的其他认同更加突出。
(2)自我认同。自我认同主要表现在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对活动行为的高度认可,乐意与他人谈论活动有关的内容,分享一些自己的参与经历。如:“游泳时身体很轻松很自由、非常享受,明显改善了我的肺通气功能,所以我很庆幸当初选择了这个项目并且坚持了下来,我也很认可自己的坚持锻炼”(男62岁)。Regena等人[27]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交际舞表演的老年舞者,活动中形成了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3)他人认同。老年人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时得到了家人、亲朋好友的认可,使其活动参与内在动机增强,产生了更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孩子、邻居都说自从我跳了广场舞后精神状态都变好了,显得很有气质,看着年轻了不少,家人都很支持我参与这项活动,他们的支持也使得我能够长期坚持下来”(女,62岁)。Green等人[28]研究发现对于深度休闲活动参与者来说,他人认同能体现个体的自我认同,且二者能够互相促进。
2.2.4 亚文化
亚文化指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因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而融入某项活动集体中,相互理解、互相支持,有共同的目标、信仰、理念和价值观。此类属下面共有86个参考点,包括项目文化、团队文化两个次要类属。
(1)项目文化。项目文化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由物质文化层面(服装、场地、器材等)、制度文化层面(规则、参与者的角色和定位)和精神文化层面(精神面貌、价值观)三个层面构成,在发展方式上层层递进,促进项目文化的整体协同发展[29]。一方面体现在深度休闲体育活动老年参与者的项目投入、参与角色和价值理念。受访者谈到广场舞小分队参加社区组织的广场舞比赛前,根据比赛的要求进行练习,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舞台上出错的可能性,他们经常在家练习,舞台下的欢呼和鼓励,加深了他们对广场舞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体现在项目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当有人坐在一起夸夸其谈、议论长短时,幽默且明事理的黄老师会委婉地提醒他们、恰当地转移话题,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人心情愉悦”(女,72岁)。
天然气燃烧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成燃烧,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不完全燃烧则生成CO和H2O。SCR4500生产线的燃烧系统则是通过调节空气和燃气比例导致燃气不完全燃烧从而产生 CO,CO 与氧结合生成 CO2(CO+O→CO2),使氧从流铜液中扩散析出,从而达到控制铜液中氧的含量。
(2)团队文化。团队文化主要表现在参与同一项目的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之间在语言、精神和情感方面共同的交流以及领导者这一重要角色对团队文化形成的引导作用。同一项目参与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情感上的支持理解、相互分享愉快的经历,促进团队文化的形成。如:“在这个团队里不但可以学习技术知识,还可以和队员一起交流、聊天;当你某天不来锻炼,他们会主动来问候你”(女,62岁)。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可以借此机会获得情感和社会上的支持,增强团队凝聚力和群体归属感。
领导者的存在对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团队文化形成的基础。如:“万事开头难,刚学习太极拳的时候,黄老师和其他队员会主动把‘C位’留出来,老师很耐心地教你学习动作,团队其他成员也会给予帮助和指导;团队的领头人很重要,整个晨练团队里面的氛围很好,温馨且乐观,大家相处得都很友好,很融洽”(女,72岁)。相关研究表明在休闲运动情境中,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在团队中会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文化,营造愉快舒畅的气氛,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氛围为提高和增强团队凝聚力创造了条件[30]。
2.2.5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指老年人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在发挥自我余热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这一特质主要由自我坚持、自我发展和独立自主性三部分构成,共计93个参考点。
(1)自我坚持。自我坚持指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克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和疼痛、活动距离、经济负担、不自信、紧张、焦虑负面情绪等限制因素,继续坚持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如:“7年前做了个小手术,在此之前一直打太极拳,术后转为健步走,因为对太极拳的热爱,现在又回到了打拳上面”(男,74岁)。Stebbins等人[7]的研究也指出尽管参与者经常在活动中经历与活动相关的挑战和困难,但大多数参与者可以克服这些挑战,继续参与锻炼。
(2)自我发展。自我发展指老年人在掌握与活动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时,会经历开始、发展、建立和维持四阶段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认知和行为均得到了积极的改变。如:“最初打拳时,记不住动作,别说动作规范性了,没事的时候练习早上刚学的套路,睡觉前也会回忆动作,现在他们都叫我‘专家’……”(女,72岁)。老年参与者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其休闲认知得到了积极的转变,休闲涉入水平和运动技能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14]。
(3)独立自主性。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也逐渐退化,积极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继而促进老年人维持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为家庭、社会减轻相应的负担。如:“每天和这群人一起玩玩柔力球,自己的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空闲的时候一起去旅游,去外面接触新鲜事物;把身体锻炼好不给子女添麻烦”(女,64岁)。Siegenthaler等人[31]在老年高尔夫球参与者的研究中发现,积极参与高尔夫球运动对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独立自主性至关重要。
在积极健康应对老龄化政策的引领下,老年人将休闲体育活动视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之他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和向往,提高了他们对活动的参与和投入程度,这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深度休闲更注重深层次的满足感和存在感,参与者不仅仅是参与该项活动,更是将该项活动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保持愉快的心情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更多的是享受该项活动带来的乐趣,并认真地向目标迈进[35]。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生活重心的转变、社交圈子的缩小、生活节奏的放缓等一系列改变,易产生情绪多变、焦虑、孤独感等负面情绪,在社会交往方面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感。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可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转移老年人的注意力、调适或消除负面情绪。Kim等人[36]发现深度休闲体育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改善身体功能、增强积极的情绪、自尊心和自信心、创造社会支持的机会,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深度休闲体育活动有助于老年人发展一种与提高技能相关的毅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互动,增加幸福感和生活福祉。Brown等人[37]指出,深度休闲体育活动成为推进积极老龄化的方式,促进了老年人功能的发挥,增加了老年人持续参与活动的能力。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中指出,休闲体育活动和均衡的营养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福祉有着极大的益处。因此对老年人来说积极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可改善身心健康情况、预防疾病、维护社交关系,进而改善老龄年人的生活福祉和生活质量[38]。Siegenthaler等人[32]也表明在老年高尔夫球运动中,参与程度越高的人,对此项运动的认同感越高,其休闲体验越丰富,对积极老化的贡献越大。
老年人的深度休闲体育活动衍生出的亚文化,内化了休闲参与动机,使得老年人更加坚定信念进一步持续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自我决定理论是关于人类动机、情感和人格的宏观理论,该理论解释了动机调控行为的特性,描述了动机发展的过程[39]。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而行为是其结果[40],需要是产生动机和行为的先决条件,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中详细地阐述了动机、行为以及与行为结果相关的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作用[41]。
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大多数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动机是保持身心健康。在“全民健身”和“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积极参与自己所选择的休闲体育活动,克服参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享受活动带来的休闲收益和积极体验,可焕发老年参与者的活力、内化休闲参与动机,促使老年人坚定信念持续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认知和行为的改变,加固了对自我认同的建构。自我认同是激发内部动机的前导认知,可丰富休闲体验,削减负面情绪,促使老年人持续参与[42]。与团队成员互动令他们身心愉悦、生活充实且满足,队员之间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为他们带来更大的内在动机,因为这样就能够促进群体和谐,浓厚的团体文化氛围使其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归属感的满足有利于重新建构自我[43]。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43年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共同规律,由生理需求(食物、衣服)、安全需求(工作保障)、社交需求(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阶段组成[44]。老年人参与深度休闲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可以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和归属感。Heo等人[33]指出在深度休闲体育活动中,参与者在掌握了专业的技能和技术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在向同伴展示专业技能或帮助同伴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技术时,其自尊和自信心也有所增强。正如受访者所言,“作为羽毛球晨练小组的领导者,帮助我的队友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技术,我们一起练习、相互鼓励”(男,63岁)。
积极老龄化倡导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交”[45],这些都能通过参与深度休闲体育活动获得。对于已退休的老年人而言,有足够闲暇时间学习与休闲体育相关的知识,更新知识储备,防止与快速变化的时代脱轨,实现“老有所学”;Stebbins提出深度休闲体育活动是个体兴趣的延伸,是老年生涯规划的一部分,老年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填补退休后无聊、空虚感,强身健体[46],实现“老有所乐”;深度休闲体育活动使得老年人有了新的交往范围,重新建立了社会交往的范畴而不再觉得孤独,提高了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技能[47],实现“老有所交”。由此可见,深度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为老年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满足了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城区老年人深度休闲体育特质归纳为休闲投入、活动收益、认同感、亚文化和自我实现五项。老年人深度休闲体育特质与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互为促进、相生相长。老年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对活动的投入水平及活动带来的休闲收益促使其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融入感,归属感,满足了老年参与者建构自我、维持独立自主性等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老年人深度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进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和福祉,积极应对老龄化。
在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的促动下,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也随之增强,因此应提高对老年人科学健身指导的服务水平,正确引导老年人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并参与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优化活动收益,提高认同感;重视活动中产生亚文化体验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促进他们的休闲投入(尤其是精神投入),从而通过深度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这一途径来促进积极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