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分析

2022-04-28 03:46:27程作荣
婚育与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心理问题

程作荣

【摘 要】从非典疫情爆发后我国医疗机构先后设立发热门诊,并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医院发热门诊主要是检查和治疗存在呼吸道疾病和发热症状的患者。根据传染性疾病的预检分诊流程开展工作,能够及时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做到及时治疗和隔离,最大程度的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大面积扩散。目前,我国具有较高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流感疾病的出现,在医院发热门诊就医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发热患者普遍存在抵抗的情绪。基于此,应对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充分了解,以此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本文从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等三方面进行综述,目的是为了给有关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发热门诊;心理问题;护理措施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outpatients with fever

CHENG Zuorong

Fever Clinic, People’s Hospital of Ding’an County, Hainan Province, Anding, Hainan 5712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outbreak of SARS,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my country have successively established fever clinics. According to relevant national requirements, hospital fever clinics mainly examine and treat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fever symptoms. According to the pre-examination and triage proces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 can be detected in time, so that they can be treated and isolated in time, and the large-scal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an be avoided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t present, my country has a high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especially the emergence of influenza disease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in hospital fever clinics is increasing, and fever patients are generally resistant. Based on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fever clinic patients, so as to take personaliz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so that patients can face the disease and treatment with a correct attitud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patients’ cognition of drug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fever outpatients.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fever outpatients in three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fever outpatients.

【Key Words】Fever clinic; Psychological problems; Nursing measures

發热指的是体温过高,多种疾病都会表现出发热的特征,即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的防御反应,倘若发热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使机体多种功能发生紊乱或者出现代谢障碍。非典型肺炎暴发后我国的医疗机构先后设置发热门诊,以应对强烈和突发的传染性疾病。由此可见,发热门诊较为特殊,因发热在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未及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会使患者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基于此,为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针对发热患者应尽早实施退热处理,通常情况下患者会认为输液是退热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针对高热患者,甚至有些患者只有较大剂量的药物退热效果才能越好。部分患者因病情危急,很容易产生紧张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就医秩序。临床实践中多数患者在对病情不了解的情况下擅自服用抗生素和退热类药物,门诊就诊时要求进行输液治疗。患者的这种对退热药物的认知错误,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发热原因充分了解之后应做好解释工作,即将发热的原因讲解给患者,重点讲解输液治疗并不是最佳的退热方式,并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了缓解患者的发热症状,一般会采用镇痛解热类药物,该类药物主要是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中环氧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得以减少,最终起到解热的效果。在人体生理机制中都有前列腺素的参与,从而对患者的病理过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患者的发热和胃酸分泌等都有前列腺素的参与。解热镇痛类药物具有镇痛和解热等功效,然而患者在服用药物后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乙酰氨基酚代谢产物会损伤患者对的肝肾细胞,刺激患者的消化道,甚至会引起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等情况。基于此,针对存在消化道出血或者溃疡的患者,该类药物不适用。针对年龄较大或者体温过高的患者,应用退热药物的过程中应重视药物的药性和使用剂量,建议采用退热缓和的药物,预防因体温骤降或者出汗量较大使患者出现虚脱等情况。同时,患者在服用退热药物时要增加饮水量,并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相应剂量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頻繁服用退热药物,针对体温不超过38.5℃的患者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可以采用33℃左右的温水来擦拭身体,针对体温超过39.5℃的患者,建议擦拭身体时采用酒精,酒精在挥发的过程中有助于患者机体的散热,加快降温速度。一般情况下,应先擦拭上肢,然后擦拭后背和下肢。患者不能擅自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极易使机体菌群发生紊乱,进一步延长康复进程[1]。

2.1 紧张恐惧

发热门诊患者出现紧张恐惧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体温升高后患者会出现呼吸加快和寒战等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表现出神志不清和谵妄等精神症状;(2)部分发热患者比较虚弱且无力,表现出关节疼痛等症状,和普通门诊患者相比,发热门诊设置在医院单独的位置,患者在就诊时难免会出现紧张和恐惧等消极心理。

2.2 焦虑多疑

多数来发热门诊就医的患者病情相对严重,由于患者未做好心理准备,会表现出焦虑多疑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患者在发热门诊就诊后需经过多项检查才可以确诊,患者担心自己患传染性疾病,难免会表现出多疑和焦虑的情绪。

2.3 悲观失望

相比于普通门诊患者,在发热门诊就医的患者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是因为担心患严重疾病,进而表现出悲观失望的心理,甚至有些患者担心自己被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尤其是文化水平有限的患者由于在家擅自服用退热药物,对来院接受正规治疗比较抗拒,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除此之外,由于患者家属缺少对患者的鼓励和支持,导致患者具有较低的治疗依从性。这种悲观失望的消极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诊疗难度[2]。

3.1 紧张恐惧心理干预

针对出现紧张恐惧心理的发热患者,分诊护士应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及时分诊,并在测量体温阶段对患者的病史进行了解,使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得以缩短。同时,也能够不断的安慰和鼓励患者的,将为了明确发热的原因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和需要注意的内容告知患者,并做好防护工作。另外,护士还应将防护和隔离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通过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士耐心解答患者所产生的疑问,适当的融入健康教育内容,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3]。

3.2 焦虑多疑心理干预

在社会和生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发热门诊的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重视和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将良好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讲解给患者,针对患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将隔离观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并以诚恳谦和的态度鼓励患者接受和面对疾病与治疗,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也相应得以提升。

3.3 悲观失望心理干预

针对存在悲观失望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采用温和的语言和患者进行交流,在充分了解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后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节,注重语言沟通技巧,并针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并叮嘱患者的家属做好配合工作,注意不要向患者提起影响其情绪的事情,防止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负向情绪。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要从言谈举止等方面真诚的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并耐心的倾听,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同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护理人员教会患者自我调整心态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或者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音乐,但是要合理控制音量,以此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3.4 日常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应进行适当的活动,并叮嘱患者家属时刻陪伴在患者的身边,保证其安全。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在病房放置一些患者喜欢的植物和鲜花等物品,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安排家属进行探视,患者通过和亲属沟通能够保持舒畅的心情。护理人员将治疗或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提前告知患者和家属,使他们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给患者疾病的尽快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有效减少换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总而言之,医院所设立的发热门诊较为特殊,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患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针对在发热门诊就医的患者,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心理干预也非常关键,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杜珊珊.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6):128-129.

[2] 伍灏堃,樊婷,李健云,至.疫情期间发热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干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0):73-74.

[3] 刘丽娜.心理干预对发热患者心理应激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8):118.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心理问题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2:10
妊娠糖尿病的护理观察及效果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0:15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9:17
干眼症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8:52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23:07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0:43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