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实施体系促进职业学校质量提升的策略

2022-04-27 12:56:32朱安莉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职业学校实施策略

摘要:新时代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校内督导,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探索构建了“一平台四主线”的督导体系,实践中坚持一把手主管、建立教学和行政两支督导员队伍,实施四条督导主线,形成双主体格局,建成质量分析管理系统平台,同时关注两个问题,从而有效提升督导的工作效能,充分发挥督导的积极作用,促进职业学校自主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一平台四主线”督导体系;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2C-0093-05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教育督导是教育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学校要建立自我督导体系,优化学校内部治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2014年印发的《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也明确指出,深化教育督导改革的主要任务包含“建立学校视导员制度,加强学校内部督导工作”。2020年12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依据国家标准,建立完善对学校督导的工作机制,督促指导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2022年1月14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督导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完善了江苏省学校教育督导制度,强化了相关工作举措,对于推进江苏省学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现今职业教育已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职业学校需要顺应职教发展态势自主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因此,学校督导该如何实施督导改革,实现学校科学自主高质量发展,是每个职业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在十几年的办学实践中,针对职业学校督导工作中通常存在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督导内容单一覆盖面少、反馈不及时、督导工作没有形成督导→整改→跟督闭环等问题,研究构建了“一平台四主线”督导实施体系。即以“质量分析管理系统”平台为支撑,由一把手主管,教学督导员和行政督導员两支队伍分担,构建常规督导、听课督导、日常工作巡查督导、专项督导四条主线并行,双主体格局的督导体系,又可称之为基于平台的“1242”督导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二、“一平台四主线”督导实施体系的构建及实施策略

基于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平台四主线”督导实施体系的实施,提升了学校督导的效能,体现了督导过程和督导结果的合理性、客观性、科学性、及时性、专业性、闭环性[1]。实现了通过督导深挖问题背后根本原因,协同校内各方系统运作实施改进,并跟督实效,达成督生导学,促进学生人人出彩;督师导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督诊导改,促进教学管理诊改常态化,从而实现督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使命。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一)坚持一把手主管

在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中有一条就是学校主要领导的作用。作为学校最高管理者,应将质量方针、目标传达落实到组织的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层次,让全体员工理解和执行[2]。从学校质量内控的要求出发,设立督导室,由一把手直接领导,确保督导的独立性,通过督导员队伍建设,使督导员的专业权威不断提升,最终让督导员成为学校教学和教育变革的领导者。为此学校一把手亲自挂帅,担任学校督导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科学设计督导体系,明确督导的定位,细化督导点位,确定督导的内容。学校制定了《学校督导工作条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办法》《督导员绩效积分考核方案》《督导室对部门考核细则》等督导制度,明确了督导的组织机构、工作方式、人员选聘、督导员考核细则、督导室对部门考核细则,定期开展常规督导、听课督导和专项督导。随着学校日常各项工作中责任不明确、细节不到位、整改不及时等问题的出现,制定了《学校日常工作巡查和质量监控工作制度》,开发了信息化的巡督平台,开展了日常工作巡查,提升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学校坚持常态化、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积极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由督导室牵头制定《学校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使得教育教学各环节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因此“一把手主管”使得学校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提供充分的资源,识别影响质量的所有过程,并管理这些过程,实现组织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3]。

(二)建立教学和行政两支督导员队伍

学校每年在校内聘任15—20名教职工,作为兼职督导员,在督导室的领导下开展具体的工作。督导室定期开展督导员业务培训,明确督导计划内容并对督导员进行业务指导。为了提高督导效果,体现一定的客观性,聘请的教学督导员主要由行政处室主任兼任,行政督导员主要由教学系部主任和系部高级职称教师兼任。督导员队伍的交叉聘任,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情面子问题,保证督导的公平、公正,而且能让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更全面地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保持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先进,洞察教育教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关心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行政督导员工作职责主要是实施常规督导、日常工作巡查督导和专项督导;教学督导员工作职责主要是实施听课督导、专项督导和日常工作巡查督导。随着督导专业性要求不断提高,可以根据专项督导内容,临聘校外专家或校内专业人员参与督导,以确保督导的专业性,以及给出的督导评价与指导的科学性。例如,在自办学生食堂质量管理、外包单位精细管理、智慧校园应用服务软件开发与运用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项督导中,聘请校外专家与校内督导员共同开展专项督导,校外专家提出专业指导意见的同时也促进了校内督导人员的专业性提高。又如,在重大资金投入绩效、绩效积分考核、防疫工作等专项督导中,也临聘校内财务、人事、资产、后勤等专职行政人员作为临聘督导员参与督导,使得督导更具深度,提出的建议更有指导性。校外专家及校内专业人员的参与增加了督导的科学有效性,帮助实现学校质量增值发展。

(三)实施四条督导主线

形成常规督导督常规(每月1次,包括教育教学中常规性、规范性问题)、听课督导督教与学(按要求,包括授课规范性的督和教学创新能力的导)、日常工作巡督督日常(每日1次,包括事关师生生活、学习的问题)、专项督导督重点(每学期3次,包括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师生关注的难点问题),即四条督导主线并行的校内督导、自我质量保证的督导方式。四条督导主线在内容上既各自独立,又有联系,满足一定条件下可转化。

对于在常规督导、听课督导、巡查督导中多次出现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专项督导,深挖现象背后隐藏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改进提升的适切举措。例如2016年开展的学生食堂质量管理专项督导就来自常规督导发现的问题。专项督导后,后勤处不仅增加了对食堂质量的管控,同时每学期都会开展学生食堂满意度调研,现在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升。2017年开展的外聘教师教学规范专项督导来自听课督导,专项督导后出台了《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了聘请程序与组织管理。2019年开展的校园环境安全专项督导来自巡督,专项督导后,外包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建立了每天定时巡查制度以及后勤处不定时抽查制度。四条督导主线的并行,基本覆盖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专项督导还拓展了督导的深度,实现督导对教育教学各环节质量的全面把控和重点提升。

(四)形成双主体格局

双主体是指督导员、督导对象都是督导的主体。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督导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TQM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依靠全体职工提升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4]。督导员作为履行督导职责的实际主体,督导包含监督和指导两个层面,需要督导员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标准,才能更好地监督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指导意见。督导对象作为学校内部质量的主体,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主动能力,需要根据内部质量制度切实履行自督的职责。学校导向机制是在贯彻落实相關法律法规制度的前提下,以促进不断发展为目的,通过部门自督自评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改进提升,以实现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在2017年建立日常工作巡查机制的同时,学校成立了部门自查小组与学校巡查小组,部门自查与学校巡查同步进行,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各部门的质量主体意识,形成了常态化的部门自查与学校巡查工作机制。

(五)建设质量分析管理系统平台

校本质量分析管理系统平台集成了通知公告、常规督导、专项督导、听课督导、巡督平台等功能,实现了数据的汇聚与共享,流程的标准化运行,有效实现了质量管理数据的共享交流、及时传递、分析处理。通过“质量分析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流助力实现督导诊断→反馈改进→跟督评估的快速响应,整个督导实现了闭环。改变了以往督导工作的开环模式,形成即督即报,即报即改的良好生态,有效解决了督导的时效性问题,提高了督导工作效能。平台可从定量及定性两方面实现质量信息的收集及质量数据处理,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化依据。

三、实施中需要关注的两个问题

(一)重新审视和定位督导员与被督者之间的关系

在督导发展历程的前期,督导员在督导中往往是态度高高在上,缺乏与被督者的沟通,被督者容易对督导员畏惧或是消极应对,没有主动参与到督导中的意识和机会,影响了督导的效能,影响了学校质量的发展提升。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督导中的督与被督者之间建立同伴式督导关系,这属于督导发展的高级阶段。督导室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关系,督导室在督导中处于主导地位,被督部门在督导中具有主体性,双主体之间应当是合作关系。督导者通过专业化督导发挥其指导和帮助作用,被督者积极主动参与督导过程,二者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并相互提供反馈和支持,使得督导员和督导对象两个主体双方受益,共同进步。这对学校质量提升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督导工作需要闭环式运行

督导是学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内部质量保证和提升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职责。如果督导过后,督导找出的问题是开环处理,那么相关责任部门有没有改进、改进的效果怎么样都得不到反馈,就会极大影响督导的实效,因而督导工作需要闭环式运行。学校开发建设的“质量分析管理系统”对督导→整改→跟督闭环工作模式起到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作用,实现了问题处理和信息传递的双闭环。各类督导均可通过电脑端及手机端即时反馈问题与整改,并在质量监控平台中完整呈现督导、整改、跟督信息。一些督导问题实施即督即报、即报即改,例如巡督中发现的校园基础建设、环境卫生、学生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规范等问题,可以即时通过手机移动端拍照或文字上传至巡督平台,平台自动发送信息提醒,学校相关部门责任人针对巡查问题开展整改工作,将整改方式、整改结果拍照或文字上传至巡督平台,督导员再根据问题整改情况确定是否进行跟踪督导。据统计,一条督导问题从发现到整改完成,最快只需要两个小时,而且所有人均可看到。另外,一些督导问题的整改需要一定的时间,则可通过年终的综合督导通报专门公示这类问题的整改情况,实现这类问题的闭环处理。督导工作闭环式运行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螺旋式上升。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职业学校的校内督导大有可为,通过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督导体系,不断改进具体实施策略,督导人员坚持不断学习,提升教学督导理念,坚持闭环式运行督导工作机制,从而真正发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实现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朱安莉.新时代职业学校督导工作的创新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2019(84).

[2][3][4]李晓男.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55,55,116.

责任编辑:王新国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职业学校实施策略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2:56:28
浅谈初中的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29:35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0:27
让管理更有效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12:00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24:30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43:27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