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摘要】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最主要的两个生活场所,家校共育是家长和学校(教师)互相协作的动态过程,也是相互沟通与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参与,也需要家长的有效投入。过去,家校分工割裂了学生生活的空间和时间,两种相互隔绝的教育观念共同作用于同一个体,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问题、个人问题,以及社会问题。新时代下,家长和学校(教师)都意识到了共同行动的重要性,家校共育成为双方共同的认知。文章就是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家校共育的方法进行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 家校共育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147-03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家校共育在空间和时间上加深了家长和学校间的沟通和了解,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还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个人性格的时期,更为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是学生体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对他们整个人生的影响是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因此应倾注更多的关注。目前小学体育家校共育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学校仅仅在日常体育教学中阶段性和随机性地进行家校共育,没有达到制度化水平,自然也就无法收获良好共育效果。综合多个地区小学的体育教学家校共育效果来看,此项实践活动目前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1.小学体育家校共育综述
家校共育是教育持续向前发展的产物,其形成受到教育、社会、家庭以及发展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家校共育在教育者、学生、家长以及各类社会群体的多方面要求下产生,这一概念最早被应用于文化课教学。相比之下,小学体育家校共育是一个较为新鲜的事物。从意义和作用上看,体育虽然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但大家始终对其持有保留态度,认为“体育”无法与文化课相提并论,其发展性价值只在于实现孩子们生理层面的健康成长。这种观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被延续至今。
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宏观上,智育和德育一枝独秀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人们开始认真关注人才体育素养问题,包括身体素质、运动观念和体育意识。一时间,体育教育开始变得重要起来,并逐渐上升到与文化课平齐的高度,于是人们开始考虑,是否需要将“家校共育”这一概念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家校共育”在其他文化课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获到了比较不错的效果,因此在将其运用于体育教学时,必然会借鉴到成功的经验、模式和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教育不同于文化课教育,它以身体力行为基础,与学科内容相关的一切技能、技术、技巧,都需要在身体器官的积极配合下才能得到展示。因此,其他学科的家校共育经验是否可以被直接移植到体育教学中,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小学体育家校共育现实意义分析
2.1 对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意义
结合现有实践经验来看,家校共育是一种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甚至部分社会性群体共同参与才能实现的教育模式,其中,老师、学生、家长是主要群体。小学体育家校共育的实施与实现,不仅能够使体育教学实效性和有效性得到极大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和家长完全适应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后,他们的后续行为表现对于小学体育教育具有一定反哺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当他们的体育能力和运动意识远远超过其他学生时(没有接受过体育家校共育模式教育),以及这种/这些能力和意识为他们带来更多直接或间接利益时,人们便会真正认识到小学体育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2.2 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意义
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发现体育天分,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体育愛好,增强运动能力和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提升运动品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很多传统教学方法都能迎合上述内容,不少学生也在传统体育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下茁壮成长起来。但随着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教育要求、发展认识的不断改变,人们对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学校体育教育无法帮助那些身体机能水平低下的学生实现强身健体目的时,便需要由某些其他群体介入来解决具体问题。而与学生和学校联系最为紧密的社会性群体便是学生家长,由此,围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所建立起来的家校互动关系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2.3 对促进正确发展观形成的意义
新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谓的“高标准”,不仅仅是在垂直维度上不断延伸,还包括在水平维度上不断拓展。在内容上,全面发展包括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在内涵上,全面发展包括了技术技能、意识品质、精神信仰等。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看成是对教育短板的一个有力补充,所谓“短板”,是指人们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其定位过低。一直以来,我国社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很少会将体育能力列为选拔标准,缺乏对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相关联的认识。随着小学体育家校共育教学模式逐渐成熟起来,新的、正确的发展观也将形成。
3.小学体育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3.1共育意识淡薄
当前教育改革提倡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形成教育合力,以家校协助共同促进学生发展。但在小学体育家校共育过程中,仍有部分家长和教师持“家校分离观”。
首先,部分家长家校共育参与程度较低。以我校为例,对于体育教学,家长对于学校和体育老师给予孩子的指导更具认同感,认为孩子体质增强问题由专业教师负责会更有保障,而家长只负责监督孩子的运动习惯,对孩子在体育运动上的指导微乎其微。显然,这样的做法导致家庭与学校完全分离,忽视了家庭教育与家校互动之于学生身体成长和运动技能养成的重要作用。其次,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共育积极性。所谓共育积极性缺乏,主要是指学校体育老师并没有结合学生在家表现和他们的家庭环境来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外运动计划。在专业上,家长与老师的合作更多以老师为主,家长为辅,因为家长缺乏足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方法以及丰富运动经验;而在行动规划上,老师需要更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因为不同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3.2 共育边界不清
在小学体育家校共育中,家庭和学校是孩子身体成长和体育素养形成的主要场所,二者作为教育孩子的两个不同主体,侧重点有所不同。学校和教师作为主体,主要侧重于给学生传授系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家庭作为主体,主要以正确体育观念和运动观教育为核心。既然二者有不同的侧重点,就需要有明确的边界意识,以保障各自教育的独立性。但在家校合作的实际落实过程中,家校双方往往混淆了双方的责任边界,具体表现为学校过度包办、家长过度参与或家长缺乏参与。教师对家校合作中的家、校各自的职责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意中将过多的教育教学的任务转移给家长。家校共育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其整个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很多具体的方法和形式,随着“多样化共育”观念的逐渐形成,人们开始考虑如何从“应当合作”转变为“怎样合作”。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教育人员,应当在学生体育发展规划层面给出合理建议,指导家长完成必要的育人任务,而不是过度参与,过多干扰。作为家长,一切具有积极性的共育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循共育原则,而不是盲目跟随与附和,又或者是完全对立。
3.3 共育内容狭隘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家校共育是通过学校与家庭联络沟通来促进学生体育技能、运动能力、身体素质、运动意识发展和提升为主要目的的合作模式。家校共育不仅能促进家校之间的友好互动,为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其最主要的意义还在于促进学生体育认知和运动行为等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家校共育内容绝不应仅局限于学生的体育成绩。但实际上,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大家都过分看重学生的体育测试、考试成绩。特别是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以后,体育教育逐渐得到重视,不仅教学课时有所增加,很多学校也拓宽了学生活动范围,校内外体育活动项目和频率也有所增加,某些体育项目甚至成为考试加分项。在这样的环境下,各方面都将注意力放在体育成绩上,因此家校共育基本着力点也放在成绩上。不可否认,成绩是共育的一项必要内容,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内容,过分看重成绩,反而会适得其反,最终使共育的价值和意义大打折扣。
4.小学体育家校共育有效方法
4.1 强化意识,构建伙伴型合作关系
家校共育模式在当前小学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不得不承认,我国小学教育所奉行的家校共育还仅仅停留在表象层,更为看重共育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作为支撑。“伙伴型合作关系”概念源于欧洲,以“共同特征”为基础建立起来。所谓“共同特征”,是指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要建立在共同认知基础上,而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观念存在较大差异,若过分强调共育的统一性,不能够针对不同特征学生群体进行分类,那么便无法提升共育的有效性。举例来说,针对运动意识缺乏,未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学生来说,老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生家长对体育运动的态度,结合学生当前状况,制定相适宜的教学方法。而此时,家长要更多配合老师给出的计划,协助完成方案执行。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内容要具有层次性,教学方法和模式要能够适应每一类学生,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将同一类学生聚集到一起,建立一个环境良好的体育生态圈,为学生家长们的彼此交流创造条件。
4.2 理清边界,明晰智能
随着家校之间深入合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逐渐出现边界混淆的现象,成为家校合作顺利开展的绊脚石。那么,把握家校合作的“度”、解决家校合作中学校过度包办、家长缺乏参与或过度参与等职能越位缺位的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学生家长,彼此应明确各自需要履行的教育职责,理清边界,明晰各自应肩负的教育责任。理清边界并不意味着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全割裂开来,而是强调两者在合作的过程中要树立边界意识,注意把握好“度”,在平等参与、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展开交流合作。家庭和学校作为育人的主体性场所,各自具有自主性,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局限性。因此,家校双方要深刻意识到各自领域中所承担的不同职责与义务,越过各自领域的边界去干涉其他领域的活动,在尊重双方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保证“共而不同、育而有度”。在具体实施上,校方首先应制定出详细的校园体育共育制度,提出内容维度;然后由老師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特点,适度地、有选择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最后,向每一位学生家长提出家庭体育教育要求,内容要围绕学校体育教学来进行。而作为家长,可以在定期举行的校园体育亲子活动中提出自己的教育设想,与老师共同制定阶段性体育教育目标与规划。
4.3 丰富共育内容
新时期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除了要不断提升专业性外,还要谨记不忘初心,以发现学生偏好,培养偏好,发展偏好作为根本目的来实施各项教育计划,达成阶段性教育目标。而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种方法或模式,家校共育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同样需要跟随这一终极教育目标,并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不断拓宽内容维度。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更要丰富内容形式。举例来说,作为体育教育中的基本组成成分,体育发展史、体育道德、体育精神、运动理论、人体结构等,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受学生欢迎,与实际活动相比较为枯燥。此时,老师可以将这些内容融入进家庭体育教育中,让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些知识渗透给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学生的体育理论和伦理知识便逐渐丰富起来。另一方面,家校共育形式有待得到进一步开发,以QQ、微信等公共社交平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共育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提升共育效率,但这些方式并不具有发展性。文章认为,以举办节日活动的方式来丰富共育形式和开发共育资源,将更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当他们在实践中积累到足够多的成功经验后,学习自信心也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家校共育是当前小学教育最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小学体育家校共育模式目前尚在发展中,很多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行为虽体现了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坚定的决心,但方法的科学性和内容的合理性还需要受到进一步考验。文章结合有限实践经验,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家校共育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希望文章观点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朱玉华.家校共育下小学体育作业的实施建议[J].第二课堂(D),2021(8):81-82.
[2]何远亮.家校共育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0(10):39-40.
[3]马晓冬.“家校共育”与小学跳绳运动的推广[J].教育,2020(17):37.
[4]朱丽群.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教师,2021(28):39-40.
[5]赵煦阳.家校协作模式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J].天津教育,2021(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