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腾腾,王 浩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徐州 221200)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承受重量最强,故损伤可能性最大。半月板对膝关节的活动功能存在较大影响,主要作用是减少膝关节软骨压力、稳定膝关节,因而膝关节反复磨损或者受到外伤后,半月板极易发生退变性撕裂或者是急性撕裂。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肿胀、弹响、疼痛、交锁、卡压等,主要应用手术进行治疗[1]。若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未及时诊断并治疗,可造成膝关节功能改变,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家庭负担加重。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高敏感性、无创性、高特异性等优势,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极高,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中[2]。本文旨在分析高场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价值,选择医院骨科治疗3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高场强磁共振,评价影像学诊断情况,以下就研究设计内容和结果进行分析。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21年6月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37例。患者年龄为16~67岁,平均(41.56±5.67)岁;37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9例;病变时间为1~13个月,平均(7.03±1.25)个月;膝关节内侧撕裂29例,外侧撕裂8例;膝关节左侧撕裂24例,13例右侧撕裂。
纳入标准:①全部研究对象均自愿加入研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均具备正常的语言、视听、理解能力;③经手术治疗确诊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影像学资料完整者;④患者均有膝关节疼痛、肿胀、弹响等症状。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疾病者;②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③精神、语言、认知障碍患者;④严重肝肾、生殖系统疾病患者;⑤代谢系统疾病患者;⑥凝血功能异常者;⑦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⑧合并其他膝关节疾病者。
给予全部患者高场强磁共振检查,所用高场强磁共振仪器型号是3.0T(德国西门子)、1.5T(美国GE),应用膝关节图像采集专用表面线圈实施检查,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并自然伸直膝关节,将表面线圈置于髌骨下级中心部位,检查序列为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参数包括:矢状位应用TSE T1WI检查,层间距为0.5 mm,体素参数为0.8 mm×0.7 mm×4.0 mm,矩阵为255×190;冠状位应用FSE T2检查,TR为3 700 ms,层厚为4 mm,TE为90 ms,层间距为0.5 mm,体素参数为0.8 mm×0.7 mm×4.0 mm,矩阵为255×190;横断位实施TSE T1WI检查,检查参数同矢状位一致。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损伤程度分级标准:①0级:半月板状态正常;②1级:半月板内存在异常高信号,呈现为球形,但是并未触及关节面;③2级:半月板存在异常的高信号,呈现为水平样,位置触及半月板关节囊缘,但是未达到关节上下面;④3级:半月板存在异常高信号,呈现为线性,触及膝关节上下面,大体形态完整[3]。
①以手术治疗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高场强磁共振诊断的准确性及漏诊率;②对高场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损伤程度的诊断结果实施分析,主要为0级、1级、2级、3级;③对比手术结果与高场强磁共振检查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类型的检出情况,主要是放射撕裂、斜行撕裂、水平撕裂、垂直撕裂等。
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结果显示,37例患者均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准确性为100.00%,高场强磁共振检查确诊35例,准确性为94.59%,漏诊2例,漏诊率为5.41%。高场强磁共振检查诊断准确性低于手术诊断,漏诊率高于手术诊断,但是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诊断准确性及漏诊率量表[n(%)]
手术结果显示,37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中,0级患者有1例,占比为2.70%;1级患者有12例,占比为32.43%;2级患者有17例,占比为45.95%;3级患者有7例,占比为18.92%。高场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0级患者有1例,占比为2.70%;1级患者有12例,占比为32.43%;2级患者有16例,占比为43.24%;3级患者有6例,占比为16.22%。对比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与手术结果间的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损伤程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损伤程度分析量表[n(%)]
手术结果显示,37例患者中,膝关节半月板放射撕裂有9例,占比为24.32%;斜行撕裂有8例,占比为21.62%;水平撕裂有6例,占比为16.22%;垂直撕裂有9例,占比为23.32%。高场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膝关节半月板放射撕裂有8例,占比为21.62%;斜行撕裂有8例,占比为21.62%;水平撕裂有5例,占比为13.52%;垂直撕裂有9例,占比为24.32%。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与手术结果间对于放射撕裂、斜行撕裂、水平撕裂、垂直撕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类型检出情况量表[n(%)]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为临床常见复合伤,发生膝关节损伤后,极易造成患者关节软骨以及韧带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是疼痛、肿胀。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为常见情况,可导致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弹响、肿胀等。半月板在膝关节内部,若上下关节长期挤压、碾磨,可显著增加半月板损伤风险,膝关节半月板可维持关节稳定性,但是因半月板表面维系股骨、胫骨活动能力较差,故损伤风险高[4]。为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应注意实施有效的诊断,及时给予准确治疗。对于膝关节半月撕裂的诊断,临床意识主要是根据膝关节半月板的形态、撕裂部位、撕裂延伸情况进行诊断,进而根据结果选择较为理想的方式进行治疗,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发现将高场强磁共振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中具有理想价值,诊断准确性极高,有利于明确撕裂严重性和临床有效治疗[6]。
本文结果显示,手术结果确定37例患者均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准确性为100.00%,高场强磁共振检出准确性为94.59%,漏诊2例,漏诊率为5.41%,手术结果显示37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中,0级占比为2.70%,1级患者占比为32.43%;2级患者占比为45.95%,3级患者占比为18.92%。高场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0级患者占比为2.70%,1级患者占比为32.43%,2级患者占比为43.24%,3级患者,占比为16.22%;对比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与手术结果间的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损伤程度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结果显示,37例患者中,膝关节半月板放射撕裂占比为24.32%,斜行撕裂占比为21.62%,水平撕裂占比为16.22%,垂直撕裂占比为23.32%。高场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膝关节半月板放射撕裂占比为21.62%,斜行撕裂占比为21.62%,平撕裂占比为13.52%,垂直撕裂占比为24.32%。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与手术结果间对于放射撕裂、斜行撕裂、水平撕裂、垂直撕裂的检出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高场强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中的诊断价值,可有效明确撕裂程度,进而判断损伤严重性,诊断准确性较为理想,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客观、详细的数据,进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半月板位于胫骨平台外侧,横断面呈三角形,主要作用是保证人体股骨踝形成深凹陷,维持股骨踝与胫骨平台的稳定性。一旦膝关节半月板发生损伤,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7]。对于膝关节半月板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关节镜手术修复半月板,进而缓解疾病症状,延缓退变。相关研究发现,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中,实施常规诊断效果并不理想,后续诊断结果和撕裂情况间的差异不仅会延误治疗,同时还可增加患者痛苦与治疗费用[6]。导致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常规诊断难以发现细微、隐匿损伤,难以清晰显示损伤情况,可影响治疗效果。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关节镜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属于有创检查方式,进入关节腔后能够直观检查半月板撕裂情况以及组成结构,但是该种检查方式具有创伤性,可增加二次创伤,患者耐受性、接受度均不高,且关节镜检查你难以发现1级、2级损伤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磁共振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影像学技术,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中[7]。磁共振检查原理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发生自选能级塞曼分裂,通过吸收人体辐射成像病变[8]。磁共振检查有效避免了图像重叠情况,显著提高了解剖分辨率,能够多方位、多角度成像,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科学、详细的影像学数据[9]。磁共振检查还可明确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有利于临床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撕裂[10]。磁共振检查是一种无辐射、无创伤的检查方式,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近年来已经成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最佳诊断技术[11]。目前,磁共振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的最佳影像学技术,具有全方位成像、高分辨率等优点,诊断准确性较高[5]。通过实施高场强磁共振,不仅可以观察膝关节病理与结构改变,同时还可准确辨别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类型、损伤程度,是重要的检查技术一致,获得了医患双方的高度认可[12-13]。此外,高场强磁共振检查具有无创性,诊断结果更为理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数据,有利于临床制定更为高效、科学的诊疗方案,对改善机体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4]。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中,高场强磁共振具有理想的诊断价值,可显示出膝关节撕裂部位的具体情况,有利于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式,对促进疾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