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施生态林业项目对于实现地区脱贫、提高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以泾县琴溪镇为例,分析了当地生态林业助力脱贫攻坚的相关措施及效果,根据琴溪镇的经验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反思,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开创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新局面,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林业;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居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7-0022-03
2015年初,琴溪镇林业工作站与马鞍村委会联合引进旌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协助该公司租赁马鞍村田湖、前村、后村、新屋4个村民组面积约10.67hm2的土地用于开发生态林业项目。经过几年的实践后,该项目显著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当地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 琴溪镇生态林业助推脱贫攻坚项目简介
1.1 生态林业项目 马鞍村是琴溪有名的贫困村,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绝大多数村民长年在外务工,导致当地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当地在生态林业项目推广过程中,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以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为主要目标,使居民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最终实现脱贫。在这一背景下,当地居民在与琴溪林业站取得联系之后,引入了旌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相关学者以及技术人员在对当地自然条件展开分析后,发现马鞍村多为沙性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最终在生态林业项目中建立了蓝莓种植基地,开发了地域特色商品。实践证明,在社会资本的介入下,有效地加快了当地生态林业的发展。
在基地地址选择上,项目充分考虑到当地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为激发贫困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在林业站以及村委会的商议下,最终将蓝莓种植基地建在田湖、前村、后村、新屋4个村民组的村部边旱地处。上述区域贫困户相对集中,方便贫困户能够随时参与到生态林业项目的建设与生产。
为强化脱贫攻坚效果,马鞍村在蓝莓基地生态林业项目中关注贫困户的经济效益,通过征求广大贫困户与当地村民的意见之后,与旌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包括村民以土地入股、优先聘请贫困户居民等。并且在林业站的带头下申报扶贫项目,对该基地进行适当的资金补助。2016年,琴溪镇林业站将其上报为“千万亩增长工程”,补助企业资金3万余元。
1.2 脱贫攻坚的效果 2015—2021年的数年时间里,生态林业项目为当地17户贫困户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近些年贫困户的收入情况来看,单土地入股分红达到6150元;从村集体收入来看,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提供的入股分红达到1.35万元,再加上厂房的租赁费用1.5万元,平均每年达到2.85万元。除此之外,该项目有效地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难的问题,累计带动11户贫困户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劳务收入超过5万元;并且该项目解决了超过50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务工收入超过20万元。
从长远角度来看,在该生态林业项目的带动下,不仅实现了贫困户尽早脱贫,带动了手工作坊等个体化项目的开展,并在其辐射作用的影响下有效地带动了其他贫困户,最终在当地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了农户参与社会生产的积极性,最终创造出相应的社会效益。
2 对生态林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反思
2.1 生态林业项目应充分考虑地区实际情况 脱贫攻坚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在开展生态林业项目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区因素的影响,坚持从当地特色出发探索生态林业项目开展的有效手段,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生态林业的经济效益,也能促进生态林业项目进入良性发展循环[1]。正如马鞍村的生态林业项目中,在考虑到地区土壤、气候等因素后,将蓝莓以及手工制品开发作为生态林业的核心产业,在这一决策下,不仅有助于提高蓝莓产业的生产能力,也能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彰显生态林业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2.2 政府部门参与是关键 从马鞍村生态林业项目的开展情况来看,政府部门的有效参与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例如,当地所引入的旌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当地村委会以及琴溪镇林业站合作的基础上成功引进的。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政府各部门肩负着带领群众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责任,也是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题。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快生态林业项目的开展,需要明确政府部门领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应扮演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充当社会资本与扶贫项目的纽带(见图1)[2-3]。
在图1介绍的关系体系下,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功能强化其服务水平,在合理利用多方力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公共服务。并且在政府的带领下,实现“扶贫先扶智”的目标。根据马鞍村的经验可以发现,当地在引入生态林业项目的同时,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社会生产,并通过土地入股等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经济效益[4]。
2.3 貧困农户自主发展是核心 贫困群众是生态林业项目助力的关键点,帮助贫困户走向富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所以在生态林业项目推进期间,贫困群众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寻求发展成为其中的必然。由马鞍村地区的经验可知,该项目除了单纯的鼓励贫困户以及村集体做土地入股外,还鼓励广大贫困户主动参与社会生产,例如优先聘请贫困户到企业中任职等,不仅能够为贫困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能为扶贫注入长效的发展潜力。在这种情况下,贫困群众应主动挖掘自身的动力,积极转变思维,探索提高家庭收入的方法,并树立生态保护以及集体荣誉等方面的意识,在确保广大贫困群众养成求发展、求上进的思想之后,才能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同时,还应渗透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生态林业项目的关键是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对生态项目做过多的索取,避免因不合理的生产措施而造成环境破坏,这也是生态林业所强调的内容[5]。从长远角度来看,贫困生活的改变不能单纯地依靠外部力量。马鞍村在生态林业项目中除了引进外部资本之外,也鼓励当地居民开发特色项目。例如,当地某贫困户在实现脱贫之后与当地公司取得合作并开办了代加工厂,开发了代加工藤编产品,有效地提高了当地贫困户的收入水平。
2.4 扶贫工程项目是保障 结合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在马鞍村扶贫攻坚项目中可以发现,为了提高企业参与乡村地区经济建设的功能,当地林业站在2016年将其上报为“千万亩增长工程”,补助企业资金3万余元,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参与脱贫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国家关于支持贫困镇、村基层林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具有必要性。在这一背景下,为了适应生态林业项目的发展要求,必须强化相关配套设置建设,强化有害生物防控等,保证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寻找新的增值项目。
3 生态林业未来发展展望
结合马鞍村扶贫攻坚项目的经验可以发现,该项目在积极引进特色林业产业并推广特色林业过程中,必须将产业发展以及彰显地区特色经济优势等结合。可见,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的目的,生态林业项目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脱贫致富与环境保护、发展特色产业的统筹推进[6]。同时,在开展特色林业产业过程中,应兼顾地区经济长远发展的情况,坚持村集体经济与林业产业之间的紧密结合,尽可能地增加村集体收入。从马鞍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开展生态林业项目之后,每年村集体获得的经济收入达到2.35万元,取得了预定目标。
结合马鞍村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在未来发展生态林业过程中,可以立足于当前的自然环境资源寻找到提高经济收入、实现脱贫攻坚的新方向。例如,结合马鞍村当前快速发展的蓝莓等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进一步开发蓝莓深加工产业,生产具有更高价值的蓝莓果酱、蓝莓口味的果脯等,不仅可以扩大就业,也能提供一个全新的市场竞争商品。随着马鞍村生态林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考虑利用现有的蓝莓自然资源积极开发生态旅游扶贫工作,在全面打造生态旅游平台的基础上,创造出以蓝莓为主题的全新旅游项目,通过引导游客参与蓝莓种植、蓝莓采摘、蓝莓加工等过程,吸引周边地区居民,最终打造一个全新的旅游生态系统,促进当地生态林业过程项目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马鞍村也应注意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在了解当地自然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开发新的经济植物等,使更多的村民能够在生态林业项目中获得经济效益,提高居民参与生态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利用生态林业项目助推扶贫攻坚工作能够优先带领部分贫困户先富起来,最终对其他贫困户产生带动作用,符合我国“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战略。由此可见,马鞍村开展生态林业项目具有深远影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对于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由本文可知,生态林业助推脱贫攻坚项目具有可行性,结合琴溪镇马鞍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地在政府部门引导、村集体积极支持、贫困户踊跃参与的基础上有效开发了生态林业项目。该项目的推广有效地解决了当地贫困户的问题,显著地提高了当地农户收入,对于其他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学如,郑龙,王雪梅.生态林业扶贫中的共治主体与责任建构——基于共生理论视角[J].经济师,2021(04):8-10,13.
[2]甘杰学.依托生态林业资源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J].理论与当代,2020(06):48-50.
[3]蔡磊,刘尚海.深度贫困县林业生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研究与实践[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02):39-40,43.
[4]陈佳茂,张欣.牛棚子村脱贫攻坚回顾与经验总结[J].统计与管理,2021,36(12):71-77.
[5]李晓敏.立足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浅谈古浪县脱贫攻坚的成效与后续举措[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9):1-2.
[6]张岩,徐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现实困难与实现路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21,23(05):89-99.
(责编:张宏民)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Promo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by Ecological Forestry
CAO Xinhua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Center in Qinxi Town of Jing County, Jingxian 242523, 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forestry projec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ncreasing residents′ income. This article takes Qinxi Town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relevant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local ecological forestry to help fight poverty, reflects on the countermeasures to fight poverty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Qinxi Town,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work, hoping to create a new situation of fighting poverty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finall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forestry; Poverty alleviation;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Resident income
作者简介:曹新华(1968—),男,安徽泾县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学。 收稿日期: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