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人文课堂

2022-04-23 22:21汤洪彬
江西教育C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堂构建积极心理学小学数学

汤洪彬

摘   要: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小学数学人文课堂,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生态。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精神、关注学生的心灵,通过营造人文课堂的氛围,优化教学方式,有效构建高效的人文数学课堂。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小学数学   人文课堂   课堂构建

数学学科不仅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还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够构建出小学数学人文课堂,让学生真正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一、关注生命,激活需要,营造人文课堂的氛围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是对人类受到的心灵伤害(如狭隘、愤怒、恐惧、焦虑、忌妒等)的一种矫治。积极心理学主张要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品质和潜能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加以开发、利用。积极的学习心理学应包括积极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人格、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心理治疗等。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活动,就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还要融入生命教育的元素。具体而言,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障碍,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等。只有关注学生的生命活动,才能真正构建数学教学的“人文课堂”。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焦虑,甚至出现抑郁的症状。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进行疏导,引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在这个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尤其重要,能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张力,引导学生进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摸球”的游戏,其规则是“摸到白球算学生赢,摸到黄球算老师赢”。在第一轮游戏中,教师给学生一个黑色的袋子(袋子中全是黄球),让学生自由摸球,并在摸出球后再放回去,之后摇一摇,从而规范摸球的方法。结果,展开黑袋子,里面全是黄球,学生大呼上当,由此揭示出“不可能”“一定”等与可能性相关的概念。在第二轮游戏中,学生提出放球的要求:袋子中必须两种球都有。师生展开第二轮摸球游戏,结果学生还是输了。展开袋子一看,学生发现袋子中黄球多、白球少,再次大呼上当。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课堂教学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点燃了学生学习“可能性”概念的热情,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开启了学生的深度思考、探究之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摸球者,而是积极的游戏设计者,他们展开积极的猜想,不断进行自主性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刷新数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保持新奇。这种新奇感,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要营造人文课堂的氛围,教师不仅要通过外在的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投入的学习状态。

二、关注精神,引导思维,探索人文学习方式

积极心理学不仅注重对人性积极面的发现和开掘,而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引领。人文精神是什么?它就是对人的尊重、理解、激发、唤醒,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旗帜。具体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展现“数学之真”,而且要展现“数学之美”“数学之善”,“真善美”是数学人文精神的集中展现。除此之外,人文性的数学还应当是生活化的数学,应当充满“生活的味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探索人文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的激情。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采用了这样的人文性教学方式:从古人的智慧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个部分,探究圆的特征。笔者借助《墨子》中的“圆,一中同长也”,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借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样的古训,引导学生学习用圆规画圆,让圆成为学生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借助“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圓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正无数边形”,向学生渗透数学的无限分割的方法,以及数学中的极限思想,从而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圆的魅力。这样的感受、体验,不是通过教师的机械说教就能实现的,而是借助直观感知、直观操作等人文性的学习方式,以美启真、以真显美。在“圆的认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正是因为“圆的半径都相等”,才导致“圆是最美的图形”。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数学的精神也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不仅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圆,还向学生展示了科学中的圆,包括圆的物体、圆的图形、圆的轨迹……圆之于学生不再是陌生的,而是熟悉的、亲近的、感性的,因此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中,而这正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三、关注心灵,融入价值,构建人文评价机制

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而且关注学生在成长中的困惑。关注心灵,要求教师具备科学的价值观。科学的价值观不仅包括自我认同,而且包括自我的学习态度、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心灵的成长,是积极心理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要构建数学人文课堂,我们就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融入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的价值引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引入人文性的评价方式,提倡对话与交流,摒弃霸权与专制。

以“可能性”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等相关的数学概念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游戏,如设计“转盘抽奖”的实验。有了角色扮演,有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就会积极参与活动。有的学生站在“老板”的立场上,将“特等奖”“一等奖”的比例设定得非常小,将“鼓励奖”“参与奖”的比例设定得非常大;有的学生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将抽到“特等奖”“一等奖”的可能性设置得稍小一些,将抽到“二等奖”“三等奖”的可能性设置得稍大一些,并且取消了“鼓励奖”“参与奖”等奖项,显然这是学生作为 “大众”的呼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甩手掌柜”,而是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出必要的价值引领。例如,教师可以指出,老板也应有社会责任感,有家国情怀,不应唯利是图;老板与大众的利益不是相互冲突的,有时候他们的利益是相辅相成的。这样的价值引领,看似与数学学科知识本身无关,实际上对学生的数学生命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聚焦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指数”,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充分发掘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小我”,而且要引导学生关注“大我”。“小我”凸显的是个体,“大我”凸显的是群体,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文数学课堂应流淌着人文气息。

总之,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更加开阔、赏识的态度,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人文性的数学课堂应当变成学生的“生命能量加油站”,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党峥峥.小学生消极认同的心理分析及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9(23):15-17.

[2]徐宏银.数学小实验的策略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1(17):53-5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构建积极心理学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试论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