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存国
为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教科局开展了丰富扎实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两减三提升”模式,即“全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质量、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后服务水平”,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双减”工作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保障。
執行“双减”政策,互动联动抓落实
在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全县“双减”工作的严肃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之后,我们深知,落实“双减”工作需要广泛联动、积极宣传,让“减负增效”的意识深入每一个部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
部门联动,全面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的推进,及时成立了由教科、财政、人社等13个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专班,建立“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繁峙县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县政府常务会,每月召开一次全县“双减”工作联席会议。
在联合专项行动中,市场局牵头组建校外培训广告清理工作专班,人社局牵头制定校外培训人员转岗就业政策和用工风险应急预案,公安局牵头组织排查、取缔非法校外培训机构,教科局、行政审批局、民政局联合推进“营改非”登记工作。多部门联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家校联动,全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落实“双减”,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面向社会进行了广泛宣传,如告家长书、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科局明确要求各中小学校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成立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2—3次家长会,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心智成长、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养成教育等组织家长座谈、交流,逐步消除家长“唯分数”的焦虑心理,引导家长尊重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形成正确的成人、成才观。同时,立足教育评价改革和“五项管理”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帮助学校和教师转变育人观念,全面减轻学生书面作业量,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氛围。
实施“三提”改革,标本兼治促内涵
“减负”的深层要求是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其根本在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教科局将工作重点放在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质量、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后服务水平上。
把握三个维度,从“量”“质”“度”上提升作业质量。在对“量”的把控上,要求各中小学校全面减轻学生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对“质”的要求包括:避免布置机械、无效的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增加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的作业。作业的“度”即学生作业必须是通过年级组、教研组或教导处统筹安排布置的作业,严禁教师私自布置未经公示的作业。同时,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开展多种活动,在“智”“转”“真”上改革课堂。“智”,即要求各中小学校建立教研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进行集体备课,让所有教师都能用上优质的教案学案,达到共建共享的教学效果。“转”,即转化运用获评“山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整体设计—问题开启—自主学习—展示共享—梳理发展’20字课堂教学策略”,通过“繁峙名师大讲堂”“教学观摩赛讲”“联片教研活动”等大量教学教研活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真”,即研究“真学课堂”,通过构建学习小组、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等培养、培训活动,建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深度学习、深度思维、深度交流探讨的课堂,让学习发生革命性转变。
注重全面发展,在“阅”“艺”“体”上发展心智。建立校园课后服务体系、提高校内课后服务水平,是繁峙县落实“双减”政策的重点。为此,教科局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通过阅读、美育和体育提升学生的素养和气质。借助“攀登阅读”素养提升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项目、山西省名师工作室阅读项目等,组织学生开展阅读,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400万字以上的目标。要求学校广泛开设以书法、器乐、手工、绘画、朗诵、播音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塑造学生心灵美为特色的艺术类校本课程,同时加强学生体适能训练,广泛开设棋类、球类、拳术、国学手势操等特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健全体格。
立足“五育”并举,革故鼎新谋发展
坚持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以改革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是繁峙县“双减”工作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历史高度,从办高质量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教科局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实施了八大工程。
教育教学再跨越工程。审视近年来与新时代新要求不相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方案,重新制定全方位考核管理办法、教学基本常规和组织实施的具体做法,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再跨越。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程。借鉴繁峙县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成功经验,构建全新质量监测体系,强化学生基本学业的同时注重体育、心理、美育、劳动教育的测评,形成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试题命制队伍建设工程。建立适应“双减”政策要求的县域质量监测命题队伍,解决绝大多数学校命题能力欠缺、考试导向不明、检查分析教学工作不力等问题,深入推进考试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作业集智统筹工程。在大规模学校、中心校和中心校联合体构建“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布置、落实、反馈新机制,依托优质师资建立分年级、分学科的作业研究、诊断、促进机制,从根本上减轻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
“20字教学策略”推广应用工程。全面推广应用“20字教学策略”,在全县中小学构建起适应课程改革和新中考、新高考的教学基本模式,激发学生潜能,强化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工程。构建“双减”背景下的教师发展机制、体制,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理念、创新方法、学科素养、教学管理、传统文化、信息教育等方面的教师研修培训工作,保证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和源头活水。
“繁峙名师大讲堂”推进工程。充分发挥“繁峙名师”的能动作用,开发人力资源,持续推进“繁峙名师大讲堂”工程,加强“双减”背景下的“时代领路人”队伍建设,推进繁峙教育进入时代快车道。
课题研究与成果孵化工程。鼓励启发教师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在做好自身研究的基础上,引进其他地区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成果,如南通市的“深度学习”、晋中市的“作业前置”等,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
在推进“双减”工作的过程中,“两减三提升”模式为全县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