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共同体:专业引领,守护师生心理健康

2022-04-23 23:41秦昌英王学标
教育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危机心理健康

秦昌英 王学标

专业心理教师相对偏少,满足不了县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全县心理教育与咨询教师水平较低,学校之间不均衡;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发现、辨识能力差……在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沂源县面临诸多问题。为弥补短板,2021年2月,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与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联合成立全省首家医教共同体,希望借助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优势,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全方位提升沂源县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水平。

强化师资家长培训

师资培训。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对沂源县心理咨询骨干教师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每学年安排2次集中培训,寒暑假各4天(32课时),培训内容涵盖咨询系列技术实操、心理问题辨识测量评估及诊断治疗、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心理测量等。例如,2021年8月21日,全县教体系统心理健康培训会邀请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车群主任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题辅导报告。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为题作报告;第二阶段,以《与压力友好相处》为题,车群带领参培人员一起认识压力、了解压力、探寻压力、战胜压力。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相关负责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家长学校负责人、“沂河之爱”家庭教育志愿者、县“教坛新秀”共计450余人参加了活动。又如,2021年10月19日至21日,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开展中小学教师心育技能暨心理骨干教师培训,特邀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杨楠、李翠鸾、殷爱华、杨振花、朱君5位专家,为全县心理辅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系统培训。

心理咨询骨干教师接受培训后,再去培训本校的班主任,由输血变为造血。我们的计划是,在3年内,对全县各中小学班主任进行以心理咨询实操技术、积极心理学、家庭教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培训合格后,由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颁发合格证书,实现班主任持证上岗。班主任接受培训后立足班会阵地,上好每两周一课时的班级心理健康课,确保每学期至少12课时。

家长培训。一方面,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专家通过“家长空间”网络平台对家长进行线上培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增强家长对学生异常心理的辨识和应对能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学校每学期按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半天的线上培训。培训课程涵盖健康心理维护、如何养育心理健康的孩子、学会正确应对不良情绪等。各校家庭教育教师通过线上视频号直播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与“家长空间”的课程资源形成互补,让家长既能够学习吸收专家课程资源又能够及时学习本土的个性化课程。

建立常态化心理健康筛查及心理援助机制

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协助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应急援助机制和心理干预转介机制,对全县各类突发事件中受影响的中小学师生、家长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对师生及其家庭造成的伤害。一方面,县域内建立健全班级、年级、校级、县级四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每个班级张贴国家、省、市、县和学校五级心理求助热线电话,确保全校师生知晓率100%,让师生在遇到危机事件时,有求助的途径。另一方面,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协助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指导各学校利用心理测评软件,每学期开展3次全校师生心理健康集中筛查活动,及时识别发现问题,并建立心理危机重点对象和人群跟踪服务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心理辅导、心理转介治疗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守护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

以校级心理筛查援助流程机制为例,各校配备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并成立危机干预领导小组,首先通过筛查确定学生心理危机等级,然后据此制定相应的干预流程——

一类危机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干预流程:心理教师协助班主任制定干预方案;班主任实施干预方案与辅导;班主任定期和心理教师交流干预效果。

二类危机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干预流程:由心理教师、班主任、家长共同制定干预方案,并分别根据方案进行工作。家长的干预工作——觉察亲子关系是否存在高控制、高期望、敌对冲突等问题,尝试改进亲子关系,给予孩子积极的帮助和心理支持;班主任的干预工作——建议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关心学生目前遇到的困难和苦恼,进行日常观察,以便随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心理教师的干预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负责对班主任和家长进行危机干预的专业指导,必要时指导家长带孩子看专业的心理医生,定期进行三方信息互通与反馈,并做好危机干预记录。

三类危机学生(患有心理障碍和可疑神经症的学生)干预流程:学校成立会谈小组,与学生家长进行会谈,告知家长孩子的心理危机情况,并建议家长将孩子转介至专业医院进行诊断;学校根据医生诊断结果,给学生办理休学或请假手续;在学生休学期间,定期联系学生及家长,了解治疗进展情况,并做好动态记录;对于进入康复阶段、要求重新回校的学生,进行复学评估,并与其签署不自我伤害契约书,与家长签署安全责任承诺书,对通过评估的学生进行咨询辅导,每周一次,直到学生走出危机、恢复健康。

各学校设有心理辅导室,定期对学生开放,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识别、干预、处置、善后机制及全员心育机制,对个别心理疾病严重者或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诊治部门,适时跟踪反馈。同时,为在校师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实现一师一生一档。以学生档案为例,内容包括:学生及家庭信息,心理健康筛查数据分析报告,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家访教师等对学生个体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记录,以及体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性材料。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设立日常心育咨询热线,开通学校心理教师热线、县心育指导教师热线等七条心理援助途径。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则针对沂源师生建立了就诊便捷通道,家长一个电话即可直接预约中心专家。而且,咨询中心还在沂源县设立了心理辅导站,专家每月一次来辅导站提供公益咨询,对问题严重学生进行诊疗,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医教共同体的成立得到山东省卫健委的高度肯定。截至目前,医教共同体项目每月专家公益咨询已完成7期(每期一天),惠及学生119名;中小学教师心育专题培训惠及3000人次,参训教师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发现能力大幅提高。我們欣喜地看到,县域内心理援助流程机制不断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援助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反响热烈。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虽然医教共同体提高了心理援助的时效性,降低了心理问题的伤害程度,只是,这终究是补救性的解决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多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危机心理健康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理咨询不简单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