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留针时间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22-04-22 07:41何胜洋
河南中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针刺颈部颈椎病

何胜洋

平顶山市新华区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99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颈部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与继发病理的相邻结构影响颈部周围组织,并出现相应影像学改变的疾病[1],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职业化趋势[2],30岁以下患病的人数比30~50岁高22%,青少年的发病率已达10%[3-4]。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保守治疗是该病首选方式[5]。针刺疗法对本病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6-7]。笔者运用针刺治疗CS得气后留针时间为30 min,部分风寒湿型患者治疗时有延长留针时间的要求,为探讨不同留针时间对本病疗效差异的影响,寻找合理留针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90例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针刺得气后分别留针30 min、45 min、60 min,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平顶山市新华区医院疼痛三科就诊的CS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留针60 min)、观察2组(留针45 min)和观察3组(留针30 min),每组30例。观察1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1~61(41.60±12.46)岁;病程2~23(9.41±5.21)个月。观察2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2~63(44.73±11.82)岁;病程3~25(8.99±5.03)个月。观察3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2(42.51±11.47)岁;病程2~23(9.18±4.92)个月。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 版)中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标准[8]。①颈项部表现出强直、疼痛、僵硬,可以出现肩背部疼痛,低头及仰头转侧时疼痛加重甚至受限,可出现头晕现象,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②临床体征:急性期时可出现颈部活动受限,双侧颈部肌肉、第1颈椎~第7胸椎双侧棘突旁、斜方肌有显著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出现前斜角肌痉挛时,按压第3颈椎-第6颈椎横突前侧时,可出现同侧上肢放射痛;③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风寒湿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辨证要点。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自觉头沉重感,自觉或可触及颈部僵硬,颈部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

1.3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2~65岁;1周内未进行其他药物或方法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遵照医嘱按时治疗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病情严重有明确手术指征;其他类型或外伤引起颈椎病;正在使用其他方法治疗影响疗效评定;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合并严重心脑和凝血障碍等疾病;不具备自主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

1.5 治疗方法参照《针灸学》[10]颈椎病取穴处方,取双侧相应颈夹脊穴(只选取病变椎体及上下各1个椎体两侧的夹脊穴)、风池、天柱、列缺、大椎。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充分暴露施针腧穴部位,常规消毒后,取0.30 mm×40.00 mm毫针,颈夹脊穴向横突方向直刺8~10 mm,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10~15 mm,天柱穴直刺8~10 mm,列缺向上平刺10~15 mm,以得气为度,针刺深度可依据患者的胖瘦、年龄、体质、病情而定。

治疗时间:针刺得气后留针时间,观察1组为60 min、观察2组为45 min和观察3组为30 min,3组均每天针刺1次,连续针刺5 d为1个疗程,连续针刺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

1.6 观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11]:在0~100 mm刻度的线段上,让患者用笔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在线段上标明相应的点,分数越高疼痛越重。通过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变化评定患者颈部疼痛情况。

田中靖久颈椎病量化表[12]:从临床症状、工作和生活能力、体征3个方面对颈椎病患者进行评分,分值高表明病情轻,分值低则表明病情重。

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13]:NDI疗效统计项目均采用6级评分法,并且由小到大分别记为0~5分,包括患者的疼痛、个人护理及其他日常生活能力等共10项,得分越高表示颈部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记录一次,记录积分对比判定疗效。

1.7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和《颈椎病疗效评定的研讨》[14]中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定。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部及上肢功能正常,可正常参加日常劳作及工作等;显效:症状明显好转,颈、肩、背部疼痛减轻,颈部及上肢功能有明显改善;有效:症状减轻,颈、肩、背部疼痛也有所减轻,但仍有部分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n×100%

2 结果

2.1 3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3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2.2 3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量化表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3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量化表评分比较 ±s,分)

2.3 3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3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 ±s,分)

2.4 3组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3组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证”“项强”“颈项痛”等范畴[15]。《针灸资生经》言:“寒热风痹,项痛肩背急。”《素问·骨空论》云:“大风颈项痛”,《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痹论》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陈文英等[16]明确指出风寒湿邪是颈椎病最主要的病因。《张氏医通·诸痛门》曰:“或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研究报道,长期伏案的发病率是非长期伏案的2.22倍[17]。《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阴痹者,腰脊头项痛,时弦……病本于肾”,《素问·逆调论》曰:“荣气虚则不仁”,综上所述,外有风寒湿邪侵袭,内有肝肾不足,同时长期久坐劳伤等多种原因,致局部气血不足,日久则全身气血受经络损伤而产生经气不行,不通则痛以致经络不通,气血失养,气虚推动无力,瘀滞不行,既有“不荣则痛”,又有“不通则通”[18],严重者能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19]。

《灵枢·经脉》云:“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项如拔”,《灵枢·经筋》云:“足太阳之筋,……其病,……项筋急”“手太阳之筋,……其病,……绕肩胛引颈而痛”,主要病变在手足太阳经、筋。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20],选取局部腧穴天柱、风池、颈夹脊穴、大椎,针刺疗效可以直达病所,可缓解颈部紧张肌群,消除相应神经根的炎性水肿,扩张局部血管,改善椎动脉顺应性,从而改善神经根、颈椎周围组织的血液供应[21-22]。远端取列缺穴,可以调节大脑血管管径,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血管痉挛,有效缓解头项部疼痛症状[23-24]。

关于留针时间的研究报道,有学者认为,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是获效的较佳时间[25],也有学者认为,需根据患者病情而定[26]。颈椎病分为风寒湿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9]。目前,对于不同证型CS针刺得气后留针时间长短,报道较少。尤其对于寒证、热证不同,留针时间长短当有所不同,《黄帝内经》中多有记载,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灵枢·经脉》曰:“热则疾之,寒者留之”,明确指出寒证留针时间宜长。从上述文献记载可知,与其他证型相比,针刺治疗风寒湿型CS时当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留针时间60 min、45 min和30 min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均能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留针时间60 min、45 min临床疗效基本相同,并且优于留针时间 30 min,故针灸治疗本病时可延长留针时间至 45 min,尽快缓解本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猜你喜欢
针刺颈部颈椎病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清明的雨
放风筝注意三件事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造出一个天鹅颈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落枕简易疗法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