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化瘀生新方协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2022-04-22 07:41张俊朱慧芳王小雅
河南中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溶栓自由基脑梗死

张俊,朱慧芳,王小雅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1],我国脑梗死患者发病3个月的致残率约为36%,死亡率约为10%,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以利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PWI)判断脑梗死的核心区域、缺血半暗带[2-3]和脑部血流动力学,为静脉溶栓提供术前参考、调控溶栓时间窗,降低溶栓过程中脑出血风险。本研究观察补肾化瘀生新方协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6~68 (65.0±0.3)岁。治疗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45~67 (59.0±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4],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辨证为血瘀证。

1.3 病例纳入标准急性脑梗死;首次发病,发病时间在6~24 h。

1.4 病例排除标准脑出血;脑梗死伴有意识障碍,不能配合;伴有严重心、脑、肾疾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尿激酶(国药准字H20113006,10万U·支-1),30万U溶于10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溶栓后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术前和术后24 h后采用多模式MRI复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补肾化瘀生新方,药物组成:熟地黄12 g,巴戟天10 g,肉桂3 g,石斛10 g,川芎15 g,当归12 g,甘草3 g,购于安徽三义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药物提前浸泡至少30 min后煎煮,两次煎煮后药液混合过滤,分两次服用,每次250 mL,间隔时间6 h,7 d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7 d取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评定两组生活能力;观察血管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7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4],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17%或增加[4]。

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n×%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87.80%,治疗组有效率为97.6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率比较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39.02%,治疗组血管再通率为64.29%,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率比较 例

2.3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和7 d,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s,分)

2.4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治疗组为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2.5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MMP-9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Lp-PLA2、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和7 d Lp-PLA2、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MMP-9水平比较 ±s,μg·L-1)

2.6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D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和7 d MD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SO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DA水平比较 ±s)

3 讨论

脑梗死发生后引发级联反应,其中自由基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病理基础,脑组织在缺氧情况下会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生物活性,会使氧自由基含量显著升高,进而会对神经细胞膜功能、结构产生损伤[5-8]。MDA 是一种脂质过氧化产物,可以直接反映机体过氧化程度,说明氧自由基的产生会对组织细胞产生损伤 。SOD 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酶,是抗氧化位置,能将机体中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进行有效的清除,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氧自由基含量较高,加大了抗氧化酶的消化,故机体中的 SOD 会减少,同时会提高氧自由基损伤,且 MDA 水平不断升高梗死发生后引发级联反应,其中自由基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病理基础,脑组织在缺氧情况下会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生物活性,会使氧自由量显著升高,进而会对神经细胞膜功能、结构产生损伤[9-10]。通过检测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能够预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预判静脉溶栓后脑梗死预后。

项目组围绕“补肾化瘀生新方”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实验和理论研究[11-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有效率为87.80%;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上升;治疗组治疗后24 h和7 d Lp-PLA2、MMP-9低于对照组(P<0.05),24 h和7 dSOD、MDA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4.88%;静脉溶栓后治疗组血管再通率为64.29%,高于对照组的39.02%。综上可知,补肾化瘀生新方协同静脉溶栓可降低溶栓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溶栓自由基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脑梗死怎样治疗
7种增加自由基的行为让你老得更快
二氧化钛光催化产生超氧自由基的形态分布研究
能延缓衰老的蛋白质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阿替普酶在50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