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为本”与“双减”背景下的精准作业设计

2022-04-22 12:56潘国庆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精准核心素养

潘国庆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课例阐述如何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及学业要求探索精准教学与减负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关键词:学生;精准;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精准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而精准作业的设计是精准教学的重要延伸与质量保证,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精准化,使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作业效度要防止短期化,避免局部思维,需要体现整个章节功能以及整体审视与规划,并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少学生重复训练,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下面是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新授课后精准作业的设计:

一、作业目標的精准性

作业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本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设计目标,促进“教”、“学”、“评”有机结合,在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下本课时相关的精准作业目标设计以下几点:

1.宏观上认识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以及理解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并从微观角度认识本质,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过程。

2.通过对钠的有关性质实验的探究、分析、讨论,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理解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能从物质的类别、价态的角度研究钠的化学性质与变化。

3.学会通过分析、归纳、观察、对比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与创新意识。

4.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感受化学带给人类利益和幸福,体验其社会价值。

二、作业题的精准定位以及编制设计说明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概念与理论知识。金属钠的作业设计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内容补充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又要为后续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建构微观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致力于建构元素化合物的认知模型,促进教学精准化,认识思路、核心观念结构化,促进学生自主、深度学习。学生通过本作业的练习进一步融合核心知识,引导学生从宏微结合的角度分析习题,为将来类似问题的解决建立认知模型。具体题目设计如下:

(一)、基于物理性质视角认识钠

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的密度比煤油小B.钠是一种灰色的固体

C.钠可以做导热剂故熔点较高 D.相同条件下钠比铁硬度小

(二)、基于真实情境、化学实验与化学反应的视角

2、据《广州日报》称某日黄埔大道东东圃石溪涌内有一个漂浮的白色金属桶,在一旁戒备的消防队员说,早上已经有一个同样的金属桶爆炸了,爆炸的威力很大,他们正在研究处理余下“水雷”的办法。一位目击者说,早上十时多,石溪涌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窜出亮红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直到中午,这个铁桶又连续爆炸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近十米高,专家最后鉴定金属桶内装了钠单质。结合所学知识,下面有关钠与水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钠的还原性强主要原因是原子结构最外层仅1个电子,比较容易失去

B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 OH-+H2↑

C.做钠与水反应实验时,剩余的钠要放回试剂瓶

D.观察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时最好戴上护目镜

3、若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B.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

C.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

D.放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有氢气放出,溶液变为红色

(三)、基于条件变化以及氧化还原、定量视角认识钠的氧化反应

4.将钠放入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生成Na2O还是Na2O2是由下列哪项因素所决定的()

A.反应温度 B.空气的量

C.钠粒的大小 D.钠的状态(固、液)

5.取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四)、基于科学态度与创新意识视角

三、作业评价与功能定位

第1题能根据实验现象宏观辨识钠的物理性质,记录实验现象。第2题结合已学知识,从实验现象与基本实验事实出发,深度认识钠与水反应的本质与规律。第3题将第2题的规律应用于新的情境中,注意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体会化学变化有时需要一定条件,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第5题根据氧化还原的角度,帮助学生利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深入理解钠与氧气反应的规律。第6题考查学生从已学知识出发,改进实验方案,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第7题引导学生参与化学问题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作出有科学依据的评价,深刻认识化学的社会价值。第8题帮助学生利用物质类别、价态以及转化规律预测未知物质的性质,初步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保存与应用”的化学思想,由于无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又琐碎,应注重引导学生建构研究思路与方法,帮助学生主动构建学习无机物的思维模型与认识视角,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四、精准批阅与成效精准反馈

本次课后作业批改并统计后得出双向细目表如下(某乡镇普高高一某班,总人数46人)

总之,化学课后作业是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精准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过重学业负担。要注重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的整体性与一致性,使“教、学、评”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合力。精准设计作业不仅仅是本课时的强化与巩固,更在于课堂的延伸与发展。作业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实际情况为背景,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体验化学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兴趣。

参考文献:

[1]张迎霞.“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实录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6(6):57-59

[2]陈花蕊.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化学作业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4):27-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4

[4]张新宇优化作业系统,强化功能发挥[J].化学教学,2014,(1):8-11CD542A59-97E9-4ADB-9841-AE76403D50F2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精准核心素养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