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利 邓富虎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50)
全球智能航运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航运业对所有船上岗位持证要求更加严格,以及在2020 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航运业务的加速数字化、网络化和船员外派的需求量激增,促使开设航海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快速增加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以保障航海类专业人才市场供应,更好地推动我国航运业的发展,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按照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设有航海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不仅加大了学校航海类专业软硬件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的投入,还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配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通过组建航海类、轮机工程类专业群实现资源共享;开设“卓越班”、“英才班”实施人才分层培养;建立更多校企合作,开设企业“订单班”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和上船实习实训的机会等。
自2018 年以来,报考高职航海类专业学生人数比之前有较大幅度增加。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因我国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疫情范围却不断扩大,导致远洋船舶配员对我国海员需求量的激增,航海类专业培训业务也迅速扩大。2020年全国海船船员教育培训机构航海类专业招生总人数同比增长了1.7%。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也进一步扩大,驾驶专业、轮机专业和电子电气员专业的招生人数都有一定比例的增加。
表1是长江海事局辖区内高职院校(学校名称隐去用数字代替)航海类专业2019 年和2020 年三副三管电子电气员的考证通过率数据表。从总通过率来看,2020年和2019年相比,三副通过率有较明显增加,但是两年内通过率最高的学校,通过率也只达到35.3%;表中统计两年所有学校三副总通过率次数19 次,总通过率超过30%的次数只有4次,总通过率在10%及以下的有4次。三管轮的通过率各学校有升有降,总体来看,2020年三管轮的通过率比2019 年略降,但两年内的最高通过率也只有31.6;电子电气员考证学校少,但从数据看,总通过率也是下降了。
表1 2019—2020年长江海事局辖区高职院校三副三管电子员适任证考试通过率
据统计,毕业生持证后能坚持上船完成实习期,之后还继续选择从事航运工作的人数不到持证人数的2/3,且留下来的毕业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更多的跟船时间才能实际胜任证书职务的要求。
从高职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可见,国家政策导向和高职院校对航海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不断加大,整个教育培训趋势向好。然而,众多学生虽然选择了航海类专业,却对专业学习并不积极,对从事海上职业也缺乏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培训资源被大量消耗,但人才培养有效数量和质量却得不到保障,为航海业保质保量输送合格海员的培养目标也因此大打折扣。
2.1.1 对自身学习能力缺乏自信
受船员身体条件要求和就业环境影响,高职航海类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和其他大类专业相比偏低,学生普遍对自己学习能力持否定态度,既不相信自己会有改变,也很难尝试改变。因此,学生对学习这件事本身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学不好,即使学校和老师都在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学生也很难积极地参与其中。
2.1.2 对专业学习和职业进程不了解
绝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志愿选择航海类专业时并不了解这个专业的培养要求。高职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海事局海船船员培训大纲制定。培养目标中对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和英语语言能力都有明确的要求,并需要通过国家海事局要求的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在取得适任证书前还需要完成规定的海上实习并撰写见习报告;取得适任证书后,才能正式任职;此后的升职同样需要通过主管部门和船公司的双重考核或考试。绝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航海类专业之前完全不清楚这些要求。航海业在不停地发展,从事海员职业要不停地学习与考试,这让本身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欠缺的高职学生仅仅是听到这些都已经心生畏惧,更不谈要坚持学习了。
2.1.3 对航海就业环境和潜在风险认知有限
长达几个月时间在船,讯息不流畅,生活单调,工作辛苦,海上事故不断。海上的这种工作和生活环境,对于没有谋生需求的学生来说,自然是缺乏吸引力的。对于目前还是独生子女居多的家庭来说,家长更多地偏向于对海上风险和安全的担忧,不能接受孩子上船工作。这也是学生专业学习欲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职航海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围绕海船船员培训大纲展开。每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根据培纲要求不断调整。但是,不管是订单班、“卓越班”、“英才班”还是普通的海员班,人才培养方案始终是按照三副三管电子员的持证要求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一刀切。然而实际上,考证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有更多不同选择。以无限航区适任证为例,有要求较高的三副三管电子员适任证书,还有要求相对较低的值班水手、值班机工和电子技工适任证书。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在考证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自行选择考证的等级,但不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不同的学习要求。这样缺乏渐进梯度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被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学习难度吓到直接放弃专业学习的原因之一。
由于培训教学针对培纲设计,而培纲是针对全国所有考证人员。因此,教学内容并不会因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及本科生而降低学习要求。受培训时长和培训体量的限制,目前也不可能有相对简单的、更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现状的过渡性教材来实现学习的循序渐进。这对高职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起点不同,但终点相同,这就意味着高职学生要想顺利通过证书考试,就要付出比本科学生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大的压力,而这恰好又和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现状相违背。
学生对航海文化的了解,更多的可能是对世界及本国航运历史的了解。航海,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个高收入但辛苦且有风险的工作而已,甚至都不一定能上升到作为一个职业的高度。关于国家对航运业的发展政策、管理要求以及重视程度,航运业实力对保障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乃至对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航运技术设备的更新变化,国际海事组织及相关部门要求执行的公约、法规、规则等,甚至于航运人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保障全球航运物流畅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所做出的贡献,对他们来说可能都还很陌生。因为对行业不了解,缺乏自信,没有自豪感,被专业选择却没有坚决的学习态度与信念,导致学生缺乏努力学习的动力。
学生是否会执着地选择航海类专业,为自己笃定选择的专业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认知和心态决定。要想学生能有这种笃定的学习态度,我们需要结合以上可能的影响因素,做出相应的努力。
加大对航海文化及航运业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航运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深对航运业发展的认知度。西方海权论学者马汉指出:“所有国家的兴衰,其决定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也认为,“世界大势变迁,鼓励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优胜者其国力常优胜。”习总书记也提出我国要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海运业的强大与否关乎保障国内经济发展和保持综合国力诸多方面。而航海人,作为保障航运业这一庞大体系正常运转的主要力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所做的巨大贡献不容忽视,不可或缺。
3.2.1 介绍课程设置特色。
突出介绍航海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对培养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优势。高级消防、精通救生艇筏与救助艇、精通急救、基本安全等实践课程和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辅机、船舶机舱自动化、船舶电子信息技术、船舶通信导航系统等理论课程,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基本技能,还能锻炼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船舶管理、船舶结构与货运、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值班水手业务等课程则让学生通过对人员、船舶、货物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工作责任意识和团队协调能力。航海学、航海气象与海洋学、GMDSS综合业务、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航海英语等课程涉及的学科多,知识范围广,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可以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通过对专业课程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全面详实地了解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3.2.2 介绍船舶及航海现代化进程
智能船舶的发展、网络业务平台的建立以及更加自动化的船用设备技术的应用,在大大降低海上从业风险和减少船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意味着学好这个专业,选择这份职业,不仅拥有了赖以傍身的知识技能和实现国际交流的语言能力,还选择了与业务国际化、技术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的职业和发展机会,这是很多陆上职业都不具备的职业发展优势。
3.2.3 多方面做好就业指导
曾经航海远离尘世,社会认知度低,如果对这个专业没有执着的热爱,仅凭高工资不足以吸引学生选择海上工作。但随着现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海上航行各方面环境均有很大改善,所以非常有必要让有实际经历、能如实反映航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的相关人员给予他们正面引导。除了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外,还应邀请依然从事航海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资深的优秀船员、好的航运企业和海事局的相关人士从不同方面以不同视角让学生了解自身需求与学习、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规划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学生答疑解惑,拓宽思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就业的自信,坚定他们选择航海专业的信念。
依据培训对象的意愿及文化基础,参考主管机关适任证书不同等级的考试要求,平衡教学总量及教学难度和侧重点来制定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和相应的课程设置,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体现证书提升所需的由易到难的梯度变化,以应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考证计划升级变动。让学生在全面了解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证书类型开始学习,进而实施精准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更多更好的人才培养通道,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结合“岗赛课证融通”的教学理念和航海类专业特点,组织开展相关的实习实践活动和竞赛,如消防与救生演习、艇筏大赛、航线设计大赛、国际海事公约知识竞赛、专业英语口语比赛和专业英语文书写作竞赛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更加直观地体验专业的魅力和身为船员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船员的支持与推动。而高职航海类院校作为海船船员培养的主力,将在我国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海员培养,最大限度保障航运从业数量和质量,既是高职航海类院校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责任,也是为国家航海事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完成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