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堂改革 推动“减负提质”

2022-04-21 01:33叶映峰丁星方
初中生世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作业课程

■叶映峰 丁星方

为全面系统地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组织全体教师对教育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逐次深入的再解读,深度剖析我国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深刻领悟教育转型的历史必然性,重塑教育目标、育人目标。通过学习,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双减”减的是内卷,增加的是教师对教书育人的专业认知;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本领。学校通过强化课堂变革与“减负提质”的关联,统筹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最终形成了东林中学的初中育人校本表达。

一、健全“双减”管理机制

“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读政策,着手研究“双减”管理机制,抓住每一个管理细节,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措施操作性强,督查具体到人,以“双减”来撬动教学常规的提质增效。

1.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案,“人人有责”意识强。

围绕“双减”工作,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方案,如《减负增效工作制度》《作业管理方案》《课后服务工作方案》等,将“双减”和“六项管理”结合起来,组成一盘棋,统筹联动。各方案出台前经校办公会议商议、完善,出台后利用教职工大会进行传达,大家统一思想,树立“双减”工作人人有责的意识,每个教师都不能逃避、推诿。

2.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作业“减负”看得见。

严控“作业量”,从“按时交作业”到“按时做作业”。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准时开始做作业;二是如果家庭作业做了一个半小时还没有完成,允许停止,及时就寝。当然,在控制作业量上,学校还有组合拳:备课组统一作业内容;各班班主任每天进行作业协调,及时与作业量偏多的任课教师交流,督促调整;学校进行作业的校内公示,便于教师之间互相监督;非中考学科的作业尽量在课上当堂完成,不挤占学生课后时间等。

继续推进分层作业,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在分层作业管理上又推进了一步,推出了A、B、C三个层次,分别为基础题、中等题和拓展题,层级鲜明;同时学校发放了《分层作业选做申请单》,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商量,基于孩子自身的情况,由孩子自己选择层次,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分层作业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创新作业内容与形式,从“单一笔头作业”到“丰富多元作业”。学校多管齐下,在劳动、科学探究、体育、美育等方面,推出了适度的家庭作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在劳动方面,每月一主题,每月一竞赛,以赛促练,推动学生开展劳动实践。这种寓教于乐的作业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再如,物理、生物等学科,创新作业内容,适量地推出了一些实验或探究性作业。

3.健全层级监管制度,“减负”工作落实处。

“双减”措施要落到实处,少不了监管。为此,学校推出了三级监管制度。一级监管:学科组、备课组。各学科组、备课组定期开展“双减”工作研讨活动,从宏观上认清“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微观上做好每周作业的布置。备课组长每月检查一次各任课教师的“双减”工作落实情况。二级监管:教务处、年级组。教务处和年级组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观察的形式,对任课教师定期进行作业布置、备课情况、课后服务等工作的检查;发现某些教师没有落实到位的,督促其整改并于两周后再次进行跟踪检查。三级监管:校长室。校级领导根据分工,在相关年级采用不定期巡视、教师座谈、学生座谈等形式,全方位了解学校各年级“双减”工作情况。

二、启动“学问课堂”

“双减”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轻装上阵。2018年,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提出三年课堂行动计划,东林中学同步启动了“学问课堂”建设。

“学问课堂”教学框架图

“学问课堂”的两大基本特征:一是追求一个核心理念——深度学习;二是依托两个实施载体——任务载体《学·问单》和课堂组织载体“现代小先生制”。为配合《学·问单》在学习全程中的高效落实,教师运用“现代小先生制”确立和加强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并通过个体自主、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等载体,充分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学过程,主动习得并灵活、深刻把握学习内容,彰显批判、反思、整合、应用等学习品质,有力地推进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与发展。

“学问课堂”的教学三环节——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学用达理,让学习可见,让思维发生,让文化浸润。在自主先学阶段,学生由教师引导,认真领会课堂问题和学习任务,主动思考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在问学互进阶段,学生的思维随核心问题的分解、学习任务群的推进,逐步展开,并逐级深化。在子问题解决的同时,新问题又涌现出来,问题链带动学生的思维螺旋式上升,并最终形成解决方案。学生需要具备小组合作意识和自我监控策略,同时要有不断试错的勇气和复原力。在学用达理阶段,教师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概念化,帮助学生形成认知图式并迁移到新情境中。学生要把问题解决的过程由经验抽象为可供迁移的思维图式,把事实性知识转化为策略性知识,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既要掌握“事实”,又要明白“事理”,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为了让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改变可测量、看得见,“学问课堂”的评价标准从三个维度展开,细分为10条,每条10分。一是注重学生的“学”。量表中的“学生学”一栏占50%,“课堂生态”一栏中指向学生的状态和表现的内容占70%。二是夯实问题伴学。量表中关于教师的三条指标指向学习问题的设计、学习任务的策划、学习支架的提供,将教师的素养表现聚焦到对“学生学”的测量上,引导教师从学的角度设计教法。三是课堂生态体现深度学习的价值取向,将学生从知识、能力的习得引向精神发育和生命成长。

三、开发“天下课程群”

学校以落实国家课程为前提,通过课题和项目的持续推进,深挖校史,凝练“竞志”理念,扩展人才培养格局和视野,强化文化育人,长程规划国际理解与本土传承相融合的“天下课程群”。该“课程群”成为“双减”背景下“延时服务”中的新亮点。

1.国际理解系列。

学校立足民族和校本,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优势资源中寻找国际理解素材,建构以国际理解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开发出校本教材《国际视野》,该教材入选梁溪区本教材目录并在全区中小学推广。学校获批市首批“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立项项目初中校”,搭建国际师生常态化互动互访平台,开阔学生视野,展现中国学生风采。

2.校史文化微课程系列。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涵泳端正:东林中学校史文化微课程开发研究”探寻东林中学百年教育发展史的精神文化,深入挖掘和整合校史资源,通过开放式、主动性、多形式、小主题等过程化研究,建构系统的校史文化微课程,发挥东林中学校史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目前学校已建成校史微课程资源库,微课系列已成为市“锡慧在线”特色校本课程。

3.“美育+”微课程系列。

这是聚焦本土文化传承和学校艺术特色,以美育为载体的学科融合课程群。学校进行音乐、美术、体育之间的学科融合,以及艺术与语文、历史、自然科学等学科的融合。譬如,开发唱读课程、绘读课程、名画中的历史课程、科学家的艺术人生课程等,常态化地开展丰富多样、浸入式、自主性的美育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生活品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4.“思政+”微课程系列。

各学科充分挖掘资源,形成“思政+”微课系列。如语文学科组对教材进行梳理,整理与家国情怀相关的系列文学作品,系统设计教学活动;历史学科组以“四史”内容为核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理科各学科组从学科发展史角度,讲好爱国科学家报效祖国的奋斗故事,展示中国前沿科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科技报国”大志;艺术学科组持续推进“五育融合”教学,开设“歌声里的党史”“画作里的长征”等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作业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作业
心灵之窗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
我想要自由
自行车的发明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