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家校共育新途径

2022-04-21 14:45温兆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7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双减构建

温兆影

【摘要】家庭教育在小学家校共育中作用巨大。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特别重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宣传“双减”政策,和家长达成共识,提高小学家校共育的效率,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构建;家校共育;途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称为“双减”政策。“双减”是一场力度大的改革,推动整个社会形成新的教育共识,目的是减量提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健康成长。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文件中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可见,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家长顺应时代潮流,各司其职,在家校共育中做好培育学生的工作,携手为学生成长护航。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天下的父母都想子女成为人中“龙凤”,面对“双减”政策,当前家长的心态五花八门。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小学,很多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相对市区学校家长对政策领悟不到位,对“双减”政策不理解,因而对“双减”政策落实持怀疑的态度。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因作业减少、考试减少、课外拓展减少,所学知识有限,更担心别家孩子没有“减负”,别的家长继续为孩子补课。家长心里过于焦虑,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过分看重分数,以分数衡量孩子学习的好坏。分数高,皆大欢喜;分数低,觉得孩子需补课提高成绩。部分家长为了生计奔波,工作太忙,没时间管教孩子,把孩子送去培训机构,既可学知识,也可解决孩子管理问题。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放任自流,觉得自己不会教育,把责任全部推给教师。这些行为都是违背国家落实教育改革“减负”的初衷,阻碍教育改革落地,削减改革效果。

要落实“双减”政策,必须纠正家庭教育不到位的局限现象,化解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担忧,也要对放任自流的家长进行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变短视功利或放任自流的教育态度。

二、小学家校共育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识

在“双减”政策下,针对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焦虑、迷茫的心态,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诸多误区,教师要充分理解家长,让家长明白“双减”的目的,改变家长的育人观念。

1.改变观念,重视对学生的陪伴

“双减”政策之下,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作为孩子永远的“老师”,必须从孩子的习惯养成、品德形成、情绪控制、心态调适、精神塑造、毅力锻造等方面给予正面的引导。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情绪容易波动,自我控制能力差,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及关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陪伴是家庭教育的中心。如今减少了课外培训,学生在家的时间比较充裕,家长应尽量抽时间陪学生,与学生一起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有计划安排学习、娱乐、运动的时间。作为父母,真正做好家庭教育,不是让学生多上补习班,而在于家长是否做到关心学生、陪伴学生成长。如果父母缺席陪伴,学生的心理可能就会不健康。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家长大多以做小生意、开小作坊或务工为主,不懂得如何陪伴,即使陪伴,也是讓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场所自由学习、玩耍。部分靠出租屋收益的家长时间相对充裕,但当陪伴学生学习时,自己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聊天,流于形式。教师应该指导家长学会如何陪伴,怎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学生在家期间,特别是寒暑假,父母工作再忙,也要对学生的陪伴有明确的计划,如,陪伴学生阅读、与学生一起游戏、陪学生旅行、参加亲子类的活动等。在阅读中与学生共成长,在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塑造美好的心灵。

2.转变“一手包办”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立德树人背景下,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结合学生的天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城乡接合部小学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管教学生比较专制,对学生教育比较粗暴,认为学生什么都应该听家长的。教师要让家长明白,学生不是私有财产,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对学生教育不能简单粗暴,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进行科学的规划,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把培养学生形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放在首位,然后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阅读、文娱、体育、艺术等方面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假期,不要认为学生就应该去补课,提升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感受。其实,假期是学生休息、缓冲和调整的时间,如果没有听取学生的意见,强制学生去培训机构补习,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还可能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3.摒弃“以分数论成败”的观念,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目前,城乡接合部小学大多数家长都以分数高低来评判学生学习的好坏,对学生的关注点只看分数是不正确的,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违背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的。“双减”政策要求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该指导家长,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将来决定学生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如果一旦遇到学生分数低就补课,只会让学生把补习变成依赖,无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家校携手,构建育人新途径

“双减”就是要引导整个社会回归教育的“正道”,回归到学生成长的本源,培养学生可持续终身学习的能力。

1.消除家长教育焦虑,培养学生学习内动力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核心要素是重视减轻学生学业的负担,根据教学目标与课时内容,精选题目,布置更为科学的作业。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还可以避免学生家长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很多家长都有教育焦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花费大量资金给学生报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这种提前学习,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获得了一点技能,但是会透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本身往往是不快乐的,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利。要知道,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从兴趣入门,逐渐培养学科思维,然后再培养探究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这门学科上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学生在培训机构学习新的学科知识,在功利化的促使下,培训机构大多侧重于提高应试做题能力,频繁刷题将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减轻家长的焦虑,教师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通过电话、微信、QQ等线上方式及家长会、走访等线下方式,加强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明确“双减”政策的目的。“双减”,减去了作业量,减去了课外培训,让学习回归课堂。而在普遍性的教育模式中,不免会出现行为和成绩上的差异。作为最应该了解学生的家长,在培养学生的自控、专注和情绪方面更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教师合作,共同携手助力学生成长。同时,教师在日常学科教学之外,还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为家长排忧解难。此时,教师不仅可以为学困生补习功课,而且可以开发学生潜力,凸显学生个性,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在课后服务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長,组建兴趣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体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语言艺术组、歌唱组、跳舞组、棋类社、手工组、烹调组等,教师根据兴趣小组或者社团的性质,定期组织一些相应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成长路径、更多样的成长方式。

2.利用节假日,家校合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指: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好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自主规划等内容。好的习惯,离不开好的规划。首先,教师指导家长与学生一起做学习规划,制订行之有效的计划,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促使家庭内部在学生学习问题上达成统一;其次,学习计划是具体可操作的,如,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一小时、朗读英语,完成数学口算等,过程具体可操作,家长监督起来也就更有效;再次,学习计划中写有自我鼓励和家长鼓励的话语,彰显学生的决心,鼓励学生坚持前行。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利用建党纪念日、建军节、国庆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利用国庆节,让家长和学生一起收看电视新闻、升旗仪式、阅兵仪式等,感受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再如,利用清明节,让家长带领孩子拜祭祖先、瞻仰烈士纪念碑,了解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让学生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快乐幸福的生活,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排除困难、奋勇前进、勇于创新的精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有责任担当。假期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大课堂,走近大自然,让教育回归家庭、社会、图书馆、档案馆、人文景区,做志愿者、开展实地考察等研学活动。平时让学生每天观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学新闻播报、写观后感、和家人分享学习感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假期,教师指导家长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活动,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景点,如,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馆、中共三大革命旧址等红色景点进行研学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通过现场学习,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寻访红色足迹,感悟红色经典。通过到以上景点参观活动,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加深对革命精神的感悟,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并通过观看红色影视节目、唱响红色歌曲、诵读红色诗歌、表演红色故事、创作红色绘本、阅读红色书刊,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查找红色经典资料,走访身边老党员等活动,以 “绘红色地图”“写红色感悟”“当小讲解员”等形式记录研学成果,在活动中重温红色革命历史,根植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铭记中国屈辱苦难的历史,砥砺前行,争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假期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文化自信,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利用传统节日——春节,寻找身边的年味,通过年末大扫除、买年货、逛花市、写春联、贴窗花、吃年夜饭、拍全家福、看春晚、拜年等活动,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学生通过对春节习俗进行调查,对历史文化进行考察,根据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内涵、欢度春节的方式,写与春节有关的习作,引导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

周末,布置学生做家务的“打卡”活动,或者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志愿者服务,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的能力。如,为培养学生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让学生利用学校学过的“垃圾分类”知识参与社区宣传活动,“制订生活垃圾减量计划”“拍摄垃圾分类宣传小视频”“制作变废为宝手工创意作品”“书画垃圾分类新时尚”,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展现垃圾分类成果、分享垃圾分类的做法及经验。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工作,让学生参加“抗疫”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总之,在“双减”政策落实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发挥指导作用,重视与家长沟通,统一教育理念,给予家长科学实用、容易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助手,尊重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权,各履其职、各尽其责。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出发、发挥其潜能,家校携手,合力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OL].http://www.xinhuanet.com/2021-07/24/c_1127691094.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OL].http://www.wenming.cn/ziliao/wenjian/jigou/zhonggongzhongyang/201202/t20120221_513307.shtml,2004-02-26.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梁国胜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双减构建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