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琴
摘要:人物是语文教材人物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往往推崇英雄人物,对人物身上的一些美好品质不够重视。教材中的很多人物对苦难的突围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新课标实施下,小说中人物是其三要素之一,所以,加强对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教学重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小说教学中,一定要对人物形象分析重视起来,教授学生人物分析的方法,进而有效发挥小说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对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人物形象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小说教学提供良好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人物形象分析
1.程序化小说人物形象教学步骤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初中小说人物形象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流程和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琐碎的分析,没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将小说切分为不同的模块展开教学,并没有高度注重小说中的措辞、用字、语言的应用,导致很多学生不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情景,不能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小说《范进中举》的小说人物形象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关注吴敬梓先生遣词造句的深意,更没有深入地理解吴敬梓先生在小说布局谋篇上的用心,而是简单地将小说篇章分解成不同的模块,将小说中琐碎的知识提炼出来,硬灌于学生。基于琐碎化的小说人物形象教学对学生兴趣培养的不利,程序化小说人物形象教学步骤不仅可以让教师在小说人物形象教学中有条有序,同时可以让学生逐步的掌握理解阅读内容的核心和关键。
例如,在小说《范进中举》的教学中,可以制定“遣词造句的引导教学—布局谋篇的小说架构教学—整体篇幅的小说人物形象教学”模式,一步一步的开展小说人物形象教学工作,让学生从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上开始学习,再到小说的布局谋篇,最后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整体的去阅读这篇小说,在有步骤,按照程序过程的小说人物形象学习中,学生学习有法可依,有径可图,从而让学生走进吴敬梓笔下所描绘出来的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从人物关系角度解读人物形象
首先,教师要基于宏观方面来把握故事情节,同时围繞小说的文本来进行教学。小说教学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对文本内容有一个简单的总体认识和了解,然后在组织学生们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索,并探讨阅读小说文本中对人物形象的一个初步印象。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时候,在上课强,教师要明确学生的阅读人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对小说中的人物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在课堂中为学生留出时间来进行交流。学生读完小说文本内容之后,则能够将小说中“我”的叔叔于勒的人生起伏给清晰的表达出来,而且也可以感受到“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妇生活的不容易,同时也感受到了文本中的“我”的纯真和善良。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人物的初步印象是比较浅且模糊的,因此,初步的印象可能不是很准确,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中,教师要传授学生巧妙的方法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加精准的认识。
3.利用层级支架,创设思辨情境
“阅读小说,分析人物及其行动背后的心态和观念,是把分析导向深入的重要一环。”在阅读小说中,如何分析人物背后的心态呢?借鉴参考教师用书,但不能迷信教师用书,可以补充对小说人物解读的不同观点,给学生带来认知冲突,创设“思辨”性任务情境,从而达到“分析人物行动背后的心态和观念”的目的。
比如,执教的《社戏》一课,就补充相关学习支架,在分析“六一公公”形象时,设计了具有一定思辨性的情境任务:
《社戏》中的六一公公,传统观点一般认为他是淳朴乡民的代表。但也有种观点认为六一公公是一个精明、世故的小生意人形象,理由是六一公公的“请客?——这是应该的”。话中潜藏着精明世故,他夸“我”的夸张言行中表现着精明世故以及与八公公的对比中表现着精明世故。对六一公公这个人物,你有何看法呢?
思辨性的任务情境,通过引入《社戏》人物解读迥异的观点,给学生制造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读文本,思辨分析,进而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质量。这是针对单一人物的思辨性任务情境创设方法。对于同一小说文本,多个人物的思辨性阅读,我们可以采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式达到思辨学习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结合小说文本特点,创设合理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语境中欣赏小说人物,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文本世界,关注小说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时空的关系,从更深广的层面上理解欣赏小说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樊雪萍.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谈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以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学为例[J].教师,2020(34):35-36.
[2]姜永慧.加强人物形象分析,把握语文教学环节——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考试周刊,2013(42):24-25.
[3]汤文娟.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人物刻画分析——以吴敬梓《范进中举》为例[J].中外交流,2019,26(5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