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转喻及其运作机制

2022-04-21 16:09皮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摘要: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多位学者对其进行了介绍并解释了一些语用问题。本研究将进一步梳理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对言语行为的运作机制进行全面阐述。Thornburg & Panther (1997)将言语行为脚本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言语行为转喻的概念。言语行为转喻将认知与语用结合。言语行为转喻是一个新的且非常有价值的话题,因为它在话语篇中的意义生成和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hornburg & Panther 言语行为转喻理论指出,在人们的交际中,说话者可以通过言语行为脚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激活并转喻整个言语行为脚本。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脚本;场景核心

一、引言

言语行为最早由英国哲学家 Austin 提出。Austin(1962)认为言语行为包括三个过程: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Austin(1962)、Searle(1969)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了人们通过语言实施何种行为的问题,Grice(1975)的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理论,Leech(1983)的礼貌原则等研究了实施这些行为的语言具有的特征。Sperber & Wilson(1995)认为听话人根据话语之间的彼此关联来理解“言外之意”。但是,Sperber & Wilson 并未进行详细地说明具体的推理过程。为解决这个问题,Thornburg & Panther(1997)提出了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许多学者(如李勇忠2004;陈香兰2008;张辉、卢卫中2010;)对其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将进一步梳理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对言语行为的运作机制进行全面阐述。

二、言语行为转喻的运作机制

(一)言语行为转喻的基本特征

Panther & Thornburg(2003:7)认为,转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转喻是同一认知域中源内容到目标内容映射的认知过程;

2)源内容与目标内容之间的关系是或然的,可取消的;

3)目标内容通过转喻得以前景化,源内容则相应背景化;

4)源内容与目标内容之间的转喻关系的强弱,受到概念距离的制约。

Panther & Thornburg(1998,1999)提出了两种基本转喻关系:命题转喻和言外转喻。其中命题转喻包括指称转喻和述谓转喻。而言外转喻是更高层级的转喻关系,是用言语行为特征转喻言语行为本身(Panther & Thornburg 2007),如“你可以把盐递给我吗?”,用听话人拿盐的可能性(言语行为场景前段)转喻“请求”(言语行为场景核心)。详细地阐述如下。

(二)言语行为场景与言语行为转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事件的某一成分来代替整个事件(张辉、卢卫中2010)。例如:

(1) A:你怎么回家的?

B:我打了个网车。

说话人 B 传递给 A 的意思是,他是打车回去的。这一事件由以下几个过程组成:B 通过通过网上平台下单,与网约司机取得联系,司机师傅到达指定位置接到乘客B,过了一段时间,司机把B 到到目的地。在这个对话中,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旅程所涉及的行动或事件就是一个场景(张辉、卢卫中2010)。例(1)的场景主要包含场景成分如下:

前提:B 在网上平台预约司机。

过程:司机把 B 送到至目的地。

结果:B 走回家中。

在以上事件的环节中,任何一个成分都可以转指整个过程。例(1)是通过调用前提来指代整个场景的。Thornburg & Panther(1997:207)认为,言语行为由不同阶段或条件构成,至少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行为场景(The Action Scenario)

1)前段:使物理行为得以实施、社会行为符合规约或行为具有理据性的前提条件(包括言语行为);

2)核心和结果:与行为的定义和行为成功实施后的即时结果相关的属性;

3)后段:行为后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非即时结果。(Thornburg & Panther 1997:207)

由此可见,某个场景是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无数次类似的具体情况所抽象而来的。Searle根据言语行为所应具备的条件把它分为:断言类行为(assertives)、指令类行为(directives)、承诺类行为(commissives)、表情类行为(expressives)、宣告类行为(declarations)。而Thornburg & Panther又是根据这些条件把场景进行分段,自然不同的言语行为就会有不同的场景。这里以指令类言语行为场景和承诺类言语行为场景为例。

1.指令类言语行为场景

1)前段:听话者有能力实施某行为,说话者想要听话者实施该行为;

2)核心段和结果段:说话者使听话者承担了去实施该行为的义务;听话者有

义务去实施该行为;

3)后段:听话者将去实施该行为。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对指令类言语行为场景进行具体说明。例如:

(2) A:“关一下窗户。”

该例中的场景为:1)前段:说话者想要听话者“关窗户”,这是说话者的心理,也是说话者实施该言语行为的动因;听话者也必须有“关窗户”的能力,这里能力包括很多,如:地点方面(听话者在窗户附近)、时间方面(听话者有时间关窗户)、生理方面(听话者是有行为能力的健康人,听话者够得着窗户等)。这些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和真诚条件。2)核心段和结果段:说话者运用祈使句对听话者进行施事行为,使得听话者承担了“倒杯水”的义务,这也是此言语行为得以实施的基本条件。而且祈使句起到命令的作用,提高了听话者做此事的可能性,使得听话者不得不为说话者“关窗户”。3)后段:是此言语行为的命题条件,也就是说听话者是否“关窗户”决定了这个“命题”的真值。然而在逻辑上,后段并不是此言语行为的必然结果,即说话者并不能确定听话者一定實施该行为来实现他的预期想法。725DF99E-94EE-4FAC-AB89-8D49135B6B22

2.承诺类言语行为场景

1)前段:说话者有能力且想要实施某行为,听话者也希望说话者去实施该行为;

2)核心段和结果段:说话者使自己有义务去实施该行为;说话者有义务实施该行为,即说话者必须、不得不、应该实施该行为;

3)后段:说话者将会实施该行为。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对承诺类言语行为场景进行具体说明。例如:

(3)丈夫向妻子保证说:“我一定按时回家。”。

该例中的场景为1)前段:此承诺类的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是妻子希望丈夫“按时回家”,并且丈夫也有能力“按时回家”。而丈夫想要“按时回家”为此行为的真诚条件。2)核心段和结果段:丈夫让自己不得不“按时回家”成为了基本条件。丈夫用“一定”一词增加了承诺的力度,体现了“按时回家”的可能性非常大。3)后段:丈夫是否“按时回家”即是此言语行为的命题条件,但仍然存在着没完成的可能性。

总之,例(2)(3)很好地说明了言语行为的认知机制是言语行为转喻。均通过转喻“言语行为场景成分代言语行为场景整体”实现言语行为。另外,言语行为场景中不同成分之间也可以建立转喻关系。正是因为言语行为场景中具有这种转喻关系,语用推理才可以变得自动和迅速,几乎不需要听话人付出任何推理努力(张辉、卢卫中2010)。

三、总结

关联理论认为从言内行为到言外行为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境的语用推理过程。但是该理论并未详述于推理过程的实施,而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解决了该问题。根据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一个言语行为场景中的任何成分,都有可能转喻整个行为场景。本文对涉及言语行为转喻的的运作机制行了详细的阐释,希望能对言语行为转喻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Austin, J. L.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2. Grice, H. P.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C]// P. Cole & J.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Vol.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41-58.
  3. Leech, G.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4. Panther, K.-U.& L. Thornburg.199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ferencing in conversation[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0:755-769.
  5. Panther, K.-U.& L. Thornburg.1999. The POTENTIALITY FOR ACTUALITY metonymy in English and Hungarian [C]// K.-U. Panther & G. Radden(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333-357.
  6. Panther, K.-U.& L. Thornburg.2003. Metonymy and Pragmatic Inferencing[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7. Panther, K.-U.& L. Thornburg.2007. Metonymy [C]// D. Geeraerts & H. Cuyckens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36-263.
  8. Searle, J.1969. Speech Ac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Sperber, D.& D. Wilson.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M]. Oxford: Blackwell.
  10. Thornburg, L.& K.-U. Panther.1997. Speech act metonymies[C]// W.-A. Liebert, G. Redeker & L . Waugh (eds .). Discourse and Perspectiv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1-219.
  11. 陳香兰.2008.间接言语行为类型转换与转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1):18-21.
  12. 李勇忠.2004.言语行为转喻与话语的深层连贯[J].外语教学(3):14-18.
  13. 张辉,卢卫中.2010.认知转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皮瑞(1995-8),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西南民族大学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725DF99E-94EE-4FAC-AB89-8D49135B6B22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理论
浅析中英商务信函中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
中韩“劝说”言语行为的界定探究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艾丽斯.沃克_紫色中男权话语的显现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研究
论“言语行为理论”的涵义及其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