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
摘要:将生物教学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生物学科中部分抽象问题的理解,能够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巩固。同时,将生物教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劳动教育;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将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相融合,能够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劳动,对于发挥学科的育人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当前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中的生物课程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因为生物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的广泛,既有宏观生物也包含微观的细胞结构,因此很多学生认为生物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就目前生物教学来看,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不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因此难以产生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的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校本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策略
将劳动教育融合到生物教学之中去,开发适合学生的,适合学校特色的,适合教材要求的校本课程,通过丰富的劳动时间指导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针对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劳动知识
生物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教材开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也必须紧紧围绕着教材开展。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和农业知识相关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这部分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向学生多渗透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加深学生对于农业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比如我们在学习《光和光合作用》这一节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寻光合作用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比如让学生思考在农业大棚中使用蓝色塑料布的目的,以及农作物合理的密植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等等。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将书本上的理論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内化。
(二)利用实践教学,让学生践行劳动精神
参见劳动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的途径,学校可以针对生物教学内容开展劳动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常用手段,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给不仅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劳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劳动的意义和劳动的价值,学生通过切实的劳动能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树立了对劳动的尊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光和光合作用》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校开辟一小块儿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播种植物,在播种的过程之中指导学生进行间接套种以及合理密植,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植物对于光合作用的需要。以实践基地的形式开展生物课程的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直接的实践活动参与到学科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实际参与劳动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进而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三)合理地利用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专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的获得。因此教师在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在校本课程和活动实践中注意运用科学的评价机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劳动成果。比如教师在进行《细胞的癌变》这一章节的教学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一个关于“防治恶性肿瘤,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活动宣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行的搜集宣传材料,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活动宣传,可以采用宣传栏或者演讲宣传的方式。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凭借自己的劳动进行知识的宣传,一方面深化了对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获得了由劳动带来的自豪感。教师要在活动实践中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不仅要肯定学生的实践结果,还要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怕辛苦,乘难而上的态度进行肯定和鼓励,要让学生认识到,付出劳动和获得收获之间是相互的。科学的评价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结语: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劳动知识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打通生物理论知识和劳动时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参考文献:
[1]杨娟.生物学科特色的高中劳动教育实践的研究[J].福建教育.2020(37);16-17
[2]何红星.劳动教育视角下生物教学课程拓展与实践[J].中学生物学.2021(1):66-68
[3]李小燕.基于生物学科特色的高中劳动教育实践的研究[J].高考.2021(1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