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法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2022-04-20 10:35李敏如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

李敏如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中,部分学校还存在着只重视主科课程,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象,导致家长和学生也忽视了道法课堂的重要性。更有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使用传统授课手段,用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机械地完成道法课堂的教学目标,不注重学习效果,难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对此,学校应提高对道法课堂的重视,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授课模式,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生活化,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改变道法课堂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小学;道法课堂;生活化教学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小学生身心刚刚开始发展,尚未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即以此为目标,教师通过有效引导,使其逐渐具备认知和判断能力,为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所谓有效引导,也就是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避免照本宣科式授课,否则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让道德与法治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里吸收课程内容,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目标。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现状

(一)部分教师仍持有传统教学理念

新型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已经深入许多教师的内心,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创新发展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地是,当下国内教师队伍因受教育程度不同、个人素质不同、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等原因尚且不够完善,难免阻碍新课改的推进和新型教学理念的普遍应用。此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尤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这样的非主科类课程,多数教师仍旧采用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以自身为出发点,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无法使课堂生动鲜活起来,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部分教师仍使用传统授课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活动,例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顺应技术的发展,将新型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不可避免地是,实际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因观念落后或尚未掌握相應技术而拒绝使用新型教学手段,使教学活动仍旧停滞在教师的讲述和板书中,课堂氛围难免沉闷,学生易感到枯燥。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来说尤其如此,小学道法课堂关乎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其明辨是非的重要基石。要求教师使用新型授课手段,结合生活实际,让课堂鲜活生动起来,让学生积极起来,对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三)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应替代应试教育成为社会主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具备综合素质,而非成为应试机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会从自身角度出发,用固有经验来一刀切地对待所有学生,以单纯地完成课本内容的传达为主要任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更是如此。随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和普及,许多教师虽然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但并未照应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现代化教学模式流于形式。此外,部分学校的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无法达到现代化教学要求的实践配置,使道法课堂与实践脱节,也无益于道法课堂的生活化教学。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被学校和家长重视

现阶段,我国在积极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新型教学理念逐渐得到普及,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普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部分学校和家长仍保持着旧有观念,认为只有主科课程是重要的,其他课程可有可无,即便设置,也很容易遭到忽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一门容易被学校和教师忽视的课程,更遑论学生和家长。因为认知上有如此偏差,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往往只是依照课本,机械地讲述课本内容,即使利用多媒体设备,也常常流于形式化,仅仅用来播放PPT,和板书的作用毫无二致。更有甚者,几乎不去思考其与生活的实际关联,学生即使认真听讲,也很难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能运用到生活当中,就无法真正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一来课程不被学校和教师重视,二来部分教师主动性不足,故而多采取填鸭灌输式教学,课本知识只是一股脑儿塞到学生脑中,根本不会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学习积极性不免受到打击。其实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只有课堂氛围足够浓烈,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兴趣,学生才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认真听讲。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只是单一地不停强调某种行为的对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免上课走神,甚至厌恶道德与法治课程。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学习效果

在主科课程的学习中,教师为巩固教学成果,会经常带领学生复习各个单元的知识点,不断强调重难点,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效果却通常不被重视。教师普遍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把所有知识点都讲到就算完成任务,这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得到真正实现,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无法适时得到提升,甚至在小学的关键时期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由于教师对教学的过于宽松,课程也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课前不预习、上课不专心、课后不认真做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懈怠使得道法课堂的学习效果始终不甚理想。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真正重视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并采取有效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设置,有其必要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尽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更适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其理解范畴内教学,更容易化抽象为具象,使其掌握相应知识点。

比如在“我爱家乡山和水”这节课中,教师首先自己可以提前了解学生家乡的山和水,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其次,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查询、询问家人等方式搜集关于家乡山和水的相关资料,并以照片、视频、文字、图画等形式整理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已经搜集到的资料向全班讲讲自己家乡的山和水。当学生对“家乡”的概念产生混淆时或讲述的内容不够全面时,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并针对学生讲述的家乡山水进行内容补充,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度,最终实现使学生热爱家乡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一方面可以引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教学场景。贴近生活的素材和场景,学生自身非常熟悉,可以很快投入其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和场景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引发学生共鸣,激起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1]。

比如在“装扮我们的教室”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自己教室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谈谈教室有哪些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认识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只有在一个美丽的空间中学习和生活才能令人保持愉悦。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就教室环境提出的不足想想应该如何装扮,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带领学生利用合适的材料对教室做出实际改变,并拍下装扮后的美丽图片,向学生进行展示。最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由表达在装扮过程中的感想,再将教学目标通俗地向学生讲述,比如强调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等。

(三)教学实践生活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应拘泥于书本和教室,教师讲述远不如学生自己实践印象深刻,加之小学生正是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身边人、身边物和身邊事,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对此,教师可以利用道法课堂,结合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式,组织实践活动[2]。

比如在“空气清新是个宝”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布置调查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咨询家长、观看影片、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地空气状况,了解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等,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调查成果。同时,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公园、森林,感受清新空气的好处,进而培养学生时刻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加深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鲜活程度,能够让学生对道法课堂形成期待,提升其学习意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自有其设置的必要性,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摒弃旧有观念,加强对道法课堂的重视,同时采取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授课手段和授课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内外感受到生活化的场景和素材,参与活动,亲身实践,提高其对道法课堂的学习积极性,扩充其知识储备量,真正让道法课堂成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小燕.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名师在线,2021(16):70-71.

[2]许娟.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2):79-8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