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聪聪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如今的语文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诗歌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应认清当前诗歌教学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薄弱的问题,明确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再提出一些可行的诗歌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应有的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懂得在诗歌鉴赏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诗歌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文学艺术中,诗歌是源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瑰宝,学生从诗歌中可感受到,有的诗人忧国忧民,有的诗人寄情山水,有的诗人个性张扬,这些成就体现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学习古典诗词,能从中感受到我国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这对塑造学生的民族情怀、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感起到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诗歌,能够对历史、古代的文化习俗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明得失、知兴亡”。就以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为例,学生通过阅读这首诗,会理解屈原的形象,屈原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远大理想和宏大政治抱负,又有着崇高、高洁的情怀。作为一名政治家,屈原在不断探索政治道路,但由于自身的高傲、固执、孤独,屈原的政治之路并不平坦,因此无法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最终含恨而终。学生阅读诗句,也会感受到屈原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强烈的爱国情怀,这对塑造学生的三观、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些诗歌会将现实生活与想象结合于一起,这种写作技巧是利用意象塑造意境,将情境完美地融合。教师在开展诗歌教学活动时,向学生分析一个个意象,让他们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意蕴。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新颖有趣的导入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导入诗歌的情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置具体的人物形象或教学案例等,把学生带入诗歌的内容当中,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能够以内驱力为引导去探索本节课的内容,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例如,在教学《短歌行》这篇古诗词的过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开始,就可以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去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说:“同学们,假如在古代的时候,你们现在手里有几十万大军,并且来自后方的顾虑完全被扫清,你们会打算去征服天下吗?”通过这种具有趣味性的语言,将曹操当时的处境体现出来。让学生抱有这种疑问进行阅读,自主思考作者的写作心情。然后,对于文章当中的一些重点句子,教师则要进行赏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深意。促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流畅,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创设精彩丰富的诗歌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语言或者媒体等方式,将诗歌当中出现的情景再现,促使学生能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站在诗歌的原点去看待整个诗歌的内容,进而能够帮助学生达到“神与情游,心与理合”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将诗歌当中的一些重要情景进行合理的创设,在带给学生视觉冲击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例如在进行讲解《长恨歌》这篇诗歌的过程中,利用媒体设备或者是语言描述的方式,给学生讲述唐玄宗与杨玉环相爱的过程,再给学生讲解后期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被迫之下,唐玄宗于马嵬坡下赐死杨玉环的情境。创设完这种情境之后,针对诗词当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深入赏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说诗歌中有这么一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这其实就与诗词开始的“汉皇重色思倾国,欲求多年不可得”相对应,用先抑后扬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可歌可泣爱情的赞美。最后,再给学生赏析“汉皇重色思倾国”在文章当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确故事的悲剧因素都起源于这句话。通过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当中的感情,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
(三)培养学生总结和整理诗歌的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鉴赏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在对诗歌中心思想的理解上,学生应从诗歌中的细节出发,从细节中真正理解诗歌。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诗歌归类分析。以《辛弃疾词两首》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词人的写作特点,他是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词风创作上比较豪放,经常有激烈悲壮之词出現,如诗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正体现了他那豪迈的气质,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想要报效祖国、为祖国做贡献的豪情。教师借此应引导学生总结辛弃疾其他词篇的艺术风格特点,如在《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表达的正是辛弃疾的情感。总体来说,辛弃疾创作的词篇,抒写爱国情怀的较多,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一生以恢复山河为志向,但因为当时由主降者当权,导致他壮志难酬,即便如此,但他也并没有丧失自身的信念,而是把对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命运、满腔激情全部抒写在词篇之中,词篇的创作风格既显悲情又有豪壮,深刻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愤慨。教师传授学生这些知识会让他们对诗歌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会引导他们将类似的诗歌搜集、整理,进行类比赏析,这也是诗歌鉴赏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赏析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开展诗歌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学生具备的诗歌鉴赏能力始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应注重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不同方面推进诗歌鉴赏教学的开展,保障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宗文.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5):69-70.
[2]刘阳阳.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J].学园,2021,14(08):18-19.
[3]潘兴奕.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理论观察,2020(03):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