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2-04-20 00:15杨剑智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杨剑智

摘要:在我国教育学术化发展迅速地21世纪新历史时代,我国初中历史的思想教育教学目标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培养初中学生的重要核心思想素养。在初中历史相关学科德育教学的学生核心思想素养中,家乡爱国文化情怀思想素养的深入培养尤为重要,其中也展现了对祖国价值的迫切追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能力培养人才策略

引言:

唯物史觀、时空理论观念、史料研究实证、历史理论解释、家乡爱国民族情怀等这是我们初中历史阶段理论教学的五个重要核心知识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孩子对家乡的深切归属感和自豪感与这五个家乡民族情怀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激发爱国情怀来提高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精神的强烈认同感。同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注重帮助引导学生对家乡富强和人民强大的正确认知,培养并激发学生对家乡以及国家民族情怀的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的目的

当代初中生是相对幸福的一代,他们没有经历战乱所带来的痛苦,更没有尝试过贫苦的动荡和饥饿,他们从出生就贴着幸福的标签。因此,历史课本中那些战争和动乱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操守的屈辱,他们很难想象得出来那是一种怎样的经历和场景,更无法切身体会。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也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作为家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高尚的家国情怀,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家国情怀永远传承下去,并与时俱进,发扬光大。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祖国的强大是我们最强有力的依靠。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强则少年更强!

二、在初中历史中培养家国情怀的策略

1.从教科书中,挖掘家国情怀

教师在学习使用此类教材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分析研究中学教材中对中小学生的中国教学特色并在社会主义特色核心信念价值观思想教育、中华优秀民族传统美德文化教育、革命英雄传统精神教育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学生家庭爱国民族情怀。2011年人民科教社出版初中历史学科教材教学中将社会主义特色核心思想价值观与唯物史观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教材在充分尊重我国历史研究事实的根本基础原则上社会主义特色核心思想价值观与历史人物相紧密结合,并切实贯彻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一贯始终。教师首先可以从数学教材大部分的知识点中深入挖掘出直接或间接性地渗透到了社会主义民族核心思想价值观的知识内容,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内容主动去加强培养广大学生的社会家庭爱国民族情怀。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能够引导广大学生深入了解弘扬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坚定维护祖国统一的指导思想,同时进一步加强培养广大学生的民族家乡爱国传统情怀。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第一部分将民族革命爱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作为班级重点教育内容之一来进行安排,教材中既有各位伟大领袖们对近代国家革命前途发展道路的思想探索与革命实践,又有广大各族人民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抗争;还有历代文人墨客的热情讨伐与无私奉献,还有红军官兵的革命英勇献身与抗战杀敌,有了这些典型的历史案例作为代表,学生的爱国情怀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和进步。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充分利用传统教材教学资源、微课教学资源、生活资源,抓住整个课堂教学生成中的资源,诊断优化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历史单元教学过于过度重视历史教师的讲传说教学模式,加强广大学生们的自主参与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参与交流,不断创新的历史单元教学方式、培养广大学生的故土家乡爱国民族情怀文化素养。在单元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紧扣历史单元教学主题,强调单元知识点的建构,创设新的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广大学生历史学习的强烈兴趣,培养其中的核心思想素养,进行专心立志、育德立功、树身育人的历史教育。

3.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帮助中小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知识

教师将历史教学活动形式变得更加地生活化,这能够大大增进每个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深入理解普及程度,帮助每个学生尽快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可以使其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成长积累。在当前初中教育学习的关键阶段,历史人文学科的初中知识点已经完全具备了教学应用性和综合学术性,理解应用起来的复杂难度也随之不断增加,所以,教师针对这一常见现象问题要及时加强指导。一是加强初中教学的活动生活化,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一现象知识来帮助讲解初中知识点,可以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初中知识点的教学复杂程度,学生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初中生活实践经验情况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初中知识从困难到简单的有效转化,并且要加强引导学生对初中知识点的正确掌握和综合理解。除此之外,因为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结合了较多的班级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即使一些日常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够主动地参与在教学案例分析思考与实际问题分析讨论中,所以,教学的课堂互动化与生活化还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一个社会整体和谐,确保任何一位班级中的学生都十分希望自己能通过更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获取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从而在课堂整体上体现出现代化家庭教育中国特色民族文化情怀思想素养的教育知识体系形成和思维能力观的培养。

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所述,家国是立身之本,而家国情怀的培养更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与发展,了解一个民族发展的历程,才能对自己有更加准确的定位。进而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民族自豪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会到民族尊严的重要性,能够看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因此,要更好地把历史教学和家国情怀的培养结合起来,并逐渐形成较好的家国情怀素养,引领初中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耿浩.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1(37):8.

[2]龚士柯. 新时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研究[D].喀什大学,2021.

[3]梁彦彪.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路径分析[J].新课程,2021(02):222.

[4]孙建坤.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提炼与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9(08): 22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
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的运用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实效的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漫谈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之困境突破
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