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策略研究
陈莉萍
【摘要】语言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使语言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帮助幼儿初步构建语言系统。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语言环境
作者简介:陈莉萍(1972—),女,江苏省盐城市幼儿园,高级教师。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发现,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为幼儿时期,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需将语言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和表达情感的主要载体,在幼儿的学习与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倘若幼儿未接受系统化的语言教育,便无法形成语言体系,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也会受到阻碍。比如,人类幼童在幼儿时期便被狼妈妈带在身边,变成了狼孩。狼孩未接触过人类,只是听过狼群发出“嗷呜”的叫声,导致其无法建立起人类的语言体系,错过了语言教育的最佳时期。而在狼孩被发现后,人们尝试让其学习人类的语言,但效果不甚理想。也就是说,欠缺语言教育会使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语言体系,语言发展不够健全,无法与他人交流,无法融入社会。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需将语言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并转变教学理念,以幼儿为教学主体,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等进行语言教学活动的设计,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策略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采用多种有效策略,使语言教育落到实处。
(一)营造良好语言环境
环境营造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良好的环境下,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被调动起来,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并在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需重视语言环境的营造,确保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构建语言体系。
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的性格较为内敛,且语言能力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幼儿会不愿意进行表达。同时,观察发现,多数幼儿会在意他人的看法,倘若幼儿在表达后教师及时给予了鼓励、表扬,幼儿便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对语言表达充满信心;倘若幼儿在表达后遭到了批评,那么幼儿就会觉得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没有优势,从而对语言表达更加恐惧。因此,在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时,教师需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可先借助有效手段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愿意在教学活动中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及时给予幼儿正面的评价,使幼儿树立表达的信心,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首先,教师需对幼儿入园时的表现、情绪变化进行观察,并基于此营造利于幼儿表达的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交流、沟通。但是针对不同的幼儿,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面对性格内敛的幼儿时,教师需将消除其胆怯心态作为重点。因为性格内敛的幼儿对语言表达存在排斥心理,如果不采用有效手段消除幼儿的胆怯心理,可能无法使幼儿较好地参与语言教学活动,导致教学效率受到影响。其次,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师需重视自身与幼儿的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重视方式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游戏开展等方式促进自身与幼儿的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可以调动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幼儿参与教学活动,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活动,会吸引其主动参与其中,在玩乐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表達能力。最后,教师需遵循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使幼儿在不同的领域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通过上述教学活动,教师能够使幼儿消除对语言表达的恐惧,并逐渐喜欢上语言表达,以此提高语言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通过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构建完善的语言系统,从而使幼儿受益终生。
(二)激发幼儿表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真正提高语言教育的实效性,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就需要将幼儿的语言兴趣激发出来。在兴趣的驱使下,幼儿可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培养能力。所以,教师需重视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词汇的应用,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幼儿的语言表达,使幼儿积累丰富的语言表达经验。实践发现,教师充分应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幼儿从敢说逐渐变为会说。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这一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其图文声结合的特点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幼儿加深对相关语言表达的印象,更好地记忆知识。教师需明确,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而语言教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活动设计,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学习到知识,切实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教师通过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可以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培养语言表达习惯
幼儿缺乏语言表达的经验,易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产生紧张感,从而会抗拒语言表达。教师需为幼儿提供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使幼儿养成语言表达的习惯,同时使幼儿完善自身的语言表达体系,进一步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信心,使幼儿乐于表达、勇于表达。
首先,教师及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与幼儿语言交流的机会。比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教授见面打招呼、问候等生活常识,用语言表达生活小事等。并且家长需要在幼儿表达的过程中认真倾听,以此使幼儿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增强幼儿的表达欲望。再次,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心理需求,采用平等、友善的态度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认真地倾听和回应,在循循善诱中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通过增加家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日常互动,能够减轻幼儿对语言表达的抗拒心理,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四)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语言教育需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而阅读就是其中的关键。在阅读书籍、绘本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积累一定的语言基础,从而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但是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及家长需将重点放在幼儿的兴趣培养上。因为幼儿正处于成长之中,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而兴趣是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诱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重视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
首先,教师及家长在对幼儿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时,需对幼儿的喜好进行观察,借助幼儿的喜好进行兴趣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对幼儿所喜爱的读物类型进行观察,并推荐相关主题的读物,使幼儿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其次,教师需要重视环境营造。对于幼儿而言,阅读活动需要依托于阅读环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对读书环境的营造。比如,教师可在班级开辟读书角,在读书角中放置书籍。要注意放置的书籍需丰富、全面,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再次,教师及家长自身需发挥影响作用,带动幼儿进行读书,并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对阅读产生兴趣。最后,教师需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借助故事情节的讲解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绘本阅读时,教师便可利用故事讲解这一方式。但在讲解故事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方法及技巧。比如,教师可以先讲解故事的前半段,留下一定的悬念,使幼儿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绘本的阅读过程中。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幼儿体会到阅读的魅力所在,使幼儿不断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为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奠定良好基础。由此可见,通过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可以使幼儿构建语言表达体系,从而为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这种方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实效性。
(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是符合幼儿兴趣和特点的一种活动,而游戏教学是幼儿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设计符合幼儿兴趣与需求的游戏,可以开展有效的语言游戏教育,从而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设计听说读写的环节,由此保障语言教育的效率、质量。
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性格特征设计语言游戏,使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从而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传话”游戏,给幼儿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增加“传话”的难度,以此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当然,教师也可以设计说写结合的游戏,以此锻炼幼儿的说写能力。通过语言游戏的开展,可以培养幼儿说写的能力和兴趣,且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高语言教育的效率、质量。
(六)融合肢体语言教育
肢体语言是大脑与身体协调合作的体现。不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都具备丰富的肢体语言。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肢体语言,且融合肢体语言开展语言教育,以此增强语言教育的趣味性,从而寓教于乐。
教师可以了解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从而借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开展教育,以此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舞动。其次,教师可以给幼儿播放内容与情感容易理解的音乐,并指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内容与情感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传递的情绪,激活幼儿的肢体语言,且培养幼儿的乐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讲述肢体语言的表达内容,增加幼儿的表达机会、表达兴趣。通过趣味肢体语言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大脑与身体的发展,同时使幼儿乐于语言表达。
(七)采用积极评价方式
评价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使幼儿愿意和教师、同学沟通、交流。
上述提到,幼儿特别在乎他人的看法,且容易在遭受批评后对语言表达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在给予幼儿评价时,需以鼓励、表扬为主,使幼儿逐渐树立信心,愿意进行表达,帮助幼儿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提高语言教育的实效性奠定良好基础;以委婉地指出错误为辅,客观评价有助于幼儿了解自身情况、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需采用委婉的评价方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这么说:“你敢于发言这一点是很棒的,但是我们换一个词会不会更好呢?”“如果把这个词更换一下会更好的。”由此可见,教师采取积极、委婉的评价方式,可使幼儿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这样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会提高语言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语言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幼儿时期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园需重视语言教育。但是想要使语言教育落到实处,想要帮助幼儿构建语言体系,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就需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引导作用,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引导。如此,才可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才可以提高语言教育的效率、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令.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重构—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1,21(01):78-82.
[2]焦静.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2):167-168.
[3]吴金.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教师提问设计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16):54-55.
[4]魏淑霞.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的课堂观察研究[J].家长,2019(36):182-184.
[5]沈莎莎.淺谈动画片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运用的研究[J].启迪与智慧:下,2021(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