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育心”工程,给孩子一个心灵驿站

2022-04-20 18:16杨瑞桉
教育界·A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小学

【摘要】在社会迅猛发展的当下,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可行性高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创建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给孩子一个心灵驿站,使学生从小就能够笑对人生,积极地面对生活。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杨瑞桉(1993.01—),女,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看待生活。然而,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许多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仍旧将基础知识的讲解放在教育的关键位置,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在小学阶段,教师愈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从多角度出发,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促进智力发育的同时,也可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制定可行目标,引领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指引,但是,在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许多教师都是直接开展活动,而不进行活动目标的设计,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较为散乱,不能最大化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前,教师应当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合理地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目标,引领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向。

例如,依赖心理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依赖性较强的学生,常常不能形成独立性人格,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也习惯于听从他人的安排,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无法正常地面对生活。为了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与依赖说再见”的活动,并安排如下活动目标:1.通过对各种案例的比对、分析,增强学生对依赖心理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掌握克服依赖心理和依赖情绪的方法;2.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存技能,可以独立面对自己的生活;3.引导学生了解独立完成一件事的重要性,使学生体验独立做事带来的成就感和欢乐。随后,围绕上述目标,教师对活动细节进行优化,并安排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以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摆脱依赖心理,强化独立自主的人格。

活动目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进行活动目标的细化安排,能够引领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逐一落实目标要求中,达到摆脱依赖心理的效果,真正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二、分析心理特点,做好疏导工作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人格和心理状态,对此,教师应当抓住生活中的时机,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进行精准疏导,以此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学生消解消极的情绪,纠正心理问题。

比如,新学期开始时,一名学生在课上经常开小差,故意忽视课堂上的纪律,同时还会不经他人同意,随意拿取别人的物品。面对学生的转变,教师先与学生的父母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通过沟通,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父母离婚了,而从知道父母离婚后,学生的性情也开始出现较大的转变。针对学生的情况,教师与学生进行单独对话,用轻柔的语气询问学生“天气逐渐转冷了,你穿得这么薄,冷不冷呀?”,使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中,主动地靠近教师,从心底接受教师。当学生的情绪有所缓和后,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引导,说:“爸爸妈妈分开了,不代表他们对你的爱也消失了,他们还是像以往一样爱你,像以往一样关心你,而且你的身边也有许多关心你的老师、同学,你有什么烦恼都可以告诉他们……”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逐步纠正自己的想法,消解自己的叛逆心理,并正视父母离婚的现实。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再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准指导中,正确地改进自己的心理问题,逐步打开自己的心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三、开展有效活动,挖掘学生优势

每一个学生都不是完美的,既有缺点也有自己的闪光点。但是,许多学生往往只看得到自己的缺点,无法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以至于学生呈现出自卑的心理状态。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当创建多样化的活动,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可以从活动中挖掘出自己的闪光点,认识到自己的优势。

例如,教师可以创建“我有才艺,我展示”的活动,为学生表现自己提供平台。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先为学生讲述活动的基本规则:每位同学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才艺进行展示。随后,学生根据规则提示,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判,并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才艺进行展示,如学过葫芦丝的学生表演葫芦丝,学过国画的学生带来一幅国画作品,学过芭蕾舞的学生带来芭蕾舞的表演等。在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说出赞美的话,并让其他学生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促使学生从同伴的话语中获得力量,强化自信心。

教师为学生创建展示多样才艺的活动,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从他人的话语中认可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挖掘自己的闪光点,真正地强化自信心,抛弃自卑的消极心理。

四、组织实践活动,树立正确三观

学生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长辈和教育者,我们并不能帮助学生规避风险,减少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向学生渗透面对困难的方法,引导学生滋长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所以,在實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也要为学生创建实践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主动形成面对困难的信心,以便学生在将来遇到问题时,可以采取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并能秉持“迎难而上”的态度。

比如,教师可以创建“拔河”比赛,促使学生从拔河中体会到失败的感觉。在活动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述拔河比赛的规则:五人为一组参与拔河比赛,两两一组进行比拼,每两组的获胜组再次进行比赛,最终竞选出最优质的一支队伍。之后,学生按照上述规则参与拔河比赛,而比赛过后,大部分学生都会无缘冠军,面对学生失败的情况,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告知他们“失败是人生中的常事,在面对失败的情况时,我们应当分析失败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便失败可以成为我们下一次成功的养分”,促使学生从本次失败的经历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主动地珍惜失败的机会,并基于失败的结果督促自身进行反思和改进。

失败是成功之母。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失败的机会,让学生从小就体会到失败的滋味,以便学生可以在失败的过程中平复自己的心情,并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失败,从而在之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也可以秉承积极的心态。

五、建立家校沟通,发挥家长作用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责任,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许多家长秉持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由教师全权负责,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应当由教师进行监管,显然,这样的想法,不仅放大了教师的价值,也弱化了家长的作用。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当与家长建立联系,引导家长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向家长渗透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便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引导下,能够逐步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例如,教师可以抓住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引起家长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家长展示一些学生的行为,如学生上课走神、考试时紧张、不合群等,让家长认识到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家长意识到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随后,教师可以向家长渗透一些方法,让家长帮助学生舒缓心情,如在学生紧张时,家长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呼吸,使学生慢慢调节自己的情绪等。这样,在家长的辅助下,學生能够逐步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教师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建立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引起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使家长积极地配合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为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以便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双重指导下,能够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问题。

六、开展专门课程,做好心理教育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仍不成熟,需要在教师专门性的指导下,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让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始终处于健康的状态。但是,在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时,教师也要认识到,理论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此,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相对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等,为学生创建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以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建构。

例如,伙伴交往问题是影响学生心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掌握正确的伙伴交往方法,能够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以和谐、积极的方式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架构沟通桥梁,通向友谊港湾”的课程,着重解决伙伴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问题。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先开展“蒙眼摘苹果”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伙伴有效交流、伙伴合作的重要性。随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参与“你比我猜”的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有效交流的重要性。随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学生提出“当我与同伴进行有效交流后,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游戏活动”的结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认识伙伴交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在伙伴交往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等,以便学生在未来的交友中如若出现心理问题,可以正视自己的心理,有效地缓解自己的心理问题。

显而易见,教师为学生创建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活化学生的学习形式,能够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活动中积累缓解心理问题的方法,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

七、借助量化模式,促进循序改进

在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在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活动时,教师难以把握最终的治疗效果,也就很难开展后续的心理治疗活动,以致心理健康教育的进度较慢,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得不到迅速、有效的解决。而量化考核的方式,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让教师直观地看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以便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对先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为学生带来与其更加契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真正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例如,考前焦虑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在学生针对这一心理问题参与心理咨询的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评分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点评,以便学生基于评分表,获得精准的心理辅导。首先,教师将评分标准分为十个等级,其中“1”代表最糟糕的情况,“10”代表最理想的情况。在学生第一次参与咨询前,教师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打分,以便教师从客观数据的角度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随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提出治疗的方案,缓解学生的考前焦虑心理。在学生再一次参与心理咨询活动时,教师再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情况进行评分,从而根据两次分数的变化,判断治疗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如学生的分数有所上升,则证明方案是有效的,对此,教师便可以在原有方案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促使学生的考前焦虑问题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如果分数下降,教师则需反思原方案存在的问题,重新为学生设定心理治疗的方案,以便学生的考前焦虑问题能够真正地得到缓解。

教师采用评分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根据学生的真实反映和客观情况,更加科学地设定心理治疗方案,并让治疗方案产生持续性的效果,以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

总而言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义务。但是,教师也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未来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要秉承持之以恒的态度,认真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真正地做好“育心”工程。

【参考文献】

[1]陈修建.探究小学德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J].天津教育,2020(36):32-33.

[2]钮纯羚.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J].新课程,2020(51):224.

[3]王智敏.心灵沐浴阳光  健康点亮未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之目标[J].陕西教育:综合,2020(12):33-34.

[4]吴江昀.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112.

[5]宋静静.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36):32.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小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