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昶葆
2021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作为“一号工程”牵头部门,紧紧抓住“双减”落实的第一学期,抓统筹,抓协调,省市县校四级联动,在全省全面、深入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已实现全覆盖,国督办考核的各项指标均达标。学生和家长对校内“减负提质”满意度分别为96.16%、96.27%。
强化三项保障,完善顶层设计
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完善政策制度,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规范、顺利实施。一是强化政策保障。省教育厅于2019年联合省发改委、省人社厅出台《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属地管理、学校主导、非营利性、自愿选择、因地制宜”五个原则,明确服务对象、时间要求、组织形式、服务内容、人员配备等政策要求。2022年2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出台《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公益普惠、自愿选择、规范收费”三个基本原则,明确服务内容、完善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加大财政投入、用好既有政策等要求。各市、县(区)根据地方财力、学校条件和相关机构的资源配置、服务能力等因素,进一步加强设计,“一县一案”细化政策。中小学校分层次召开家长、教师、学生座谈会,准确掌握学生和家长需求,“一校一策”制定课后服务实施细则。二是服务全面覆盖。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学生、家长自愿参与原则下,时间上保证“5+2”,即每周5天均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在范围上做到“两个全覆盖”,即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截至2022年3月16日,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100%,94.7%的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其中89.2%的学生每周5天全程参加课后服务。三是建设长效机制。省教育厅指导全省各市各校制定出台课后服务工作的相关文件,建立收费标准、考核办法、检查通报等专项工作制度,形成课后服务长效机制。如宝鸡市建立全市课后服务智慧网络平台,实现课后服务全程“一网通管”,方便家长、教师利用平台报名、选课、缴费、考勤、评价、退费及满意度监测。
实施多样化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
把开展课后服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实施“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创新拓展服务内容,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是提供兜底化服务。把全体中小学生纳入服务对象范围,特别是全面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亟须服务的群体,充分尊重家长、学生的需求和意愿,坚持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选择,确保有需求、有意愿参加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充分发挥学校的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后活动,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目标,依托学校教室、功能部室、户外活动场地等,开设体育、音乐、科技等社团,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二是提供多样化服务。统筹“双减”和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要求,从“看护看管”转向“减负提质”。进一步落实“5+2”模式,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项目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提高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学生的比例,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渠道,有效实施丰富多元的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成长需求。2022年1月,省教育厅办公室联合省科协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并提出相关要求,指导全省各地引进科普资源到校开展课后服务。2022年,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物部门也将联合教育部门,组织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支持学校课后服务。三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各市在实施课后服务过程中,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将本地优势资源融入课后服务中。如汉中市在实施课后服务过程中注重深挖陕南地方文化特色,在课业辅导、音体美、科创文教课程外,指导各县区结合本地民俗文化和地方非遗传承,开设“五节龙”“汉调桄桄”“苗族山歌”等一系列特色课程。既充分发挥了课后服务育人功能,培养了学生良好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又涵养了本地学子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底蕴,厚植热爱家乡的大情怀。
健全四项机制,确保服务实效
一是加强统筹领导机制。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领导机制,加强课后服务的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制订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对本地课后服务工作推进作出了明确规划。建立健全了教育行政部门与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课后服务工作的资源、资金、人员队伍的保障力度和行为监督。二是强化规范监管机制。各学校在课后服务过程中明确了服务范围、收费标准、工作流程,强化政策引领;明确学生、学校、家长三方权益,强化自愿原则;立足实际做好方案制订、方案审批、工作指导,强化有序推进,抓好宣传引导、督导检查、监督问责三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全省课后服务工作。三是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各学校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以服务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和家长意愿,按照室内室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互补充、全面发展与特色成长相互结合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课后服务套餐”,以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为中心,建立“家长自愿申请、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四是健全教育宣传机制。加大对课后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教育部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及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解读和正面引导,取得社会各界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课后服务工作的共识,营造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全省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按照试点探索、梯次推进、稳妥实施的工作思路,城区先行、县城跟进、拓展乡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接送孩子难、辅导作业难问题,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减少了教师有偿家教行为,提高了教师待遇,倒逼了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提质,也拓展了实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阵地,实现了一举多赢。
下一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继续堅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机制,克难攻坚,积极作为,实现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课后服务质量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