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教学要回归学科的“语文性”

2022-04-19 07:36李江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孔乙己语言文字记叙文

李江

2021年昆明市学业水平考试已经落下了帷幕,笔者有幸参加了本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记叙文阅读部分的阅卷。本套试卷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提倡并考查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教材,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在记叙文阅读部分的第18题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目。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别简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1)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生怕冲撞了它,惊飞了它。

(2)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着那一对圣物。

看到这道题目,熟悉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都不陌生,因为这样一些锤炼字词的题目其实是语文试卷中经常用到的考查形式。但这样一道看似熟悉的题目,学生们碰到后却有些手足无措,从阅卷的结果来看学生完成的质量也并不高。以第(1)小问为例,学生读不出文字背后的多层意味,要么是直接没看出其中的“吃惊、惊喜、意外等滋味”;要么则是只看出单一层次,缺少对文字更多层面的分析,比如作者背后对鹭鸶境遇的“担忧”等心态。

但是仔细追问一下,难道考试的试卷是神秘莫测的“天外来客”吗?难道教材里没有这样的锤炼文字的分析案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回到教材史铁生的名篇《秋天的怀念》,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有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与考题相同的“竟”这个字,背后所体现的作者内心中的悔恨、心痛、自责、伤心等情绪,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反复逡巡穿梭,揣摩一下文字背后的“味道”,那么学生在做题时自然不会再感到抓耳挠腮、束手无策。

从这个案例中,不禁使得我们要考虑一下思考的深度是否可以再深入一些,那就是记叙文阅读教学到底应该怎么展开教学呢?

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语文性”显然势在必行。回顾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回归语文学科的“语文性”这个呼声随着课改浪潮越演越盛。比如钱小华老师在《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的有效路径》一文中强调:严格恪守“语文性”。所谓“语文性”,就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性质,是语文特有的、本质的属性。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其实就是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入手,去了解文本内容,然后再回归到语言文字中,这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

其他关于“语文性”的相关论述中,对于语言文字本身的回归都是研究者们论述的核心。具体操作的方式,可以步步为营,由文字—文学—文化,让整个语文学习构建出一个地基夯实的大厦。于是,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一、以读促理解,深入文字本身

语言学科向来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其中以“读”带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进入文字的世界,同时“读”还能搭建一个平台检验学生的理解是否到位。以肖培东老师为例,他就非常重视以读来促文本的理解。

来看肖培东老师《孔乙己》的教学课堂实录:

生:他每次在酒店里喝酒的时候,总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并且他偷书是为了看书,但几乎每一次都会被别人在身体上进行残害。

师:每一次?小说当中哪个句子能说明?来,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

师生共读: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师:哪个词说明每一次?

生:一,都。

师:读书,要学会从隐性的不明显表意的词上去读。大家把“一”和“都”画出来。你看,这样一说,我们就知道了,连同你们资料里的孔乙己的“手”、孔乙己的“脸”甚至某些动作等都是我们对这个文学形象最深刻的记忆。迂腐的孔乙己、善良的孔乙己、贫穷的孔乙己、落魄的孔乙己、痛苦的孔乙己、诚信的孔乙己……这个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挣扎的小人物的形象越发清晰了。

在这样的朗读中,学生其实深入理解了文字背后的内涵,这为下一步的人物分析奠定了基础,而不是岌岌可危的空中楼阁——将人物形象生硬地强加到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中。

二、以析促整合,重拾文学味道

有了第一步对文字的初步感知,学生还仅仅是停留于感性上的认识。遇到不同的字词,怎么分析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这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整理归纳的技法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这时候,有些教师往往是见子打子,只是一味地刷题做题,这其实是不利于学生对于文学味道的体味的。以下是笔者针对教材中出现的几种词语的归纳整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整合和归类。

第一类词:特指名词

以《一棵小桃树》为例,在教材中的“阅读提示”里有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不妨数一数,作者在这篇散文里,一共用了多少次“我的小桃树”这一称呼?作者为什么如此执着地用这个称呼?因为在他看来,这株“野”的、“没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树,与自己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

阅读提示中所说到的特指名词“一棵小桃树”是作者自身的一种投射,将小桃树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特指名词训练点不正是昆明市2021年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中第(2)小问的“圣物”这个考点的演练吗?

第二类词:动词

以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為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被罩住了。”

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把这一连串的动词演读出来,学生从中一定不难发现这些动词背后所体现的动作一气呵成,那么从中分析出闰土高超精湛的捕鸟技艺也就水到渠成了。此外,从这一连串的动词背后,还不难发现背后有一双始终紧盯着这场捕鸟表演的少年鲁迅,他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也可见一斑。

第三类词:副词

以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为例,在分析时可以围绕着“再”字大做文章。从本意上来理解:“再”是“又一次”;语境意义上:对于海伦·凯勒而言,第一次的生命来自母亲,所谓的第二次生命,則是莎莉文小姐在海伦·凯勒失明之后获得的重生。深挖这类副词,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第四类词:感情色彩有变化的形容词

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名篇为例,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聪明”这个词原本是褒义词,表现一个人智商很高,但是通过上下文语境,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聪明”其实是作者的揶揄反语——那时的“我”真是太不聪明了,甚至是很愚笨,都根本没有理解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这样的分析,能够深入剖析作者内心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反思。文章的文学味道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五类词:叠词

以《安塞腰鼓》为例,大量的叠词“隆隆”“隆隆隆隆”等,反复地使用这些叠词,在文中会营造出富有气势的场面。除了反复地诵读之外,可以通过比较,假如换成其他非叠词类的词语是否还能感受到如此恢宏的气势和场面,学生一定不难有所发现。

综上所述,教师在深挖“语文性”的学科特色时,如果能把这些内容在课堂上真实地演练一遍,可以帮助学生分类归纳,进行综合整理,从而达到对文学意味的深入研究。

三、以品促欣赏,营造文化意境

以考试来带复习,以考还可以促学,如果能够在记叙文阅读中深入地来回探寻,除了文学的味道之外,还能达到对文化意境的一种品味。来看一节《昆明的雨》课堂实录,看徐杰老师是怎么营造美的意境的:

师:因为有了雨,昆明才有了别样的美。现在我们再来读书,拿起笔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你读到字里行间渗出了怎样的美?比如,徐老师在开头第1小节就写了这样三个字:情趣美。仙人掌倒挂着,还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我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情趣美。接下来就由你们来写,就写三个字,写在文中相关的语段句子的旁边。

师:把你找到的关于昆明的雨的别样的美,与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大家达成共识的,你们说我来写。

生:景物美、滋味美、人情美、氛围美。

(教师板书)

师:“氛围美”应该写在文章哪里?

生:最后,“雨天喝酒”那里。

师:谁再来补充说说还有哪些美?

生:文章第10小节写作者雨天去莲花池,看了陈圆圆的石像后又去喝酒,这个事件很美。

师:下雨天适合喝酒,有时候滴滴答答的小雨,更能让人心头生出一种美意。

(板书:事件美)

…………

在这个课堂实录中,徐杰老师正是深入语言文字当中,紧紧围绕“美”这个意境,反复在语言文字中穿行,有对照有检验,让学生体味到了那淡淡的文字的美,汪曾祺的这篇散文的文化味道也就由学生自主发现了。

总之,回归“语文性”,是让学生回到语文学科本质性学习的一种返璞归真,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去达成的。尤其是记叙文阅读,更不能停留在假大空、摆花架子上。就让我们循着语言文字,向文字更深处去漫溯吧!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孔乙己语言文字记叙文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