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芳
刚入大学不久的一天,一个男同学到邻舍拿过A同学床上的臂力棒,掰了一下说:“好难啊!”A同学笑了。男同学有些不服:“你能掰几下?”A同学含糊地说50下,男同学不信,不客气地说:“你要是能掰50个,我吃屎给你看!”A同学气不过,拿起来开始掰,眼看快50个了,数到49的时候,A同学把臂力棒一扔说:“不行了,掰不动了!”顿时,整个宿舍鸦雀无声,大家都知道他掰50个完全是小菜一碟。这到底是得理饶人的分寸感,还是毫不留情的嘲讽?是要活成人间清醒,还是难得糊涂?我宁愿相信是前者,是准确分寸的拿捏,是避免尴尬的恰当,是人我舒适的合宜,正如《周易·系辞上传》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某师范学院学生宿舍经常被盗。某日,同学们蹲点守候抓获一个正在行窃的小偷。出于气愤,十几名学生一起,围着小偷就是好一顿暴打,硬是把小偷活活打死。结果,为首的几名学生被判刑,亲手把自己送进监狱。他们的行为不仅违法,还背离公义,违背了一种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公平和正义的尺度标准。通俗点说,就是过了、过分了,做人做事没有尺度,不懂分寸。
大千世界,古往今来,做事做人都离不开“分寸”二字,而我们最难把握的也恰恰是这“分寸”二字。
我们在人格上要讲分寸,不能太卑,太卑可能会变成懦弱,也不能太傲,太亢又会咄咄逼人——不卑不亢,有度有量,刚柔并济,外圆内方。正如徐悲鸿所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鲍超是曾国藩手下的一员悍将,一次鲍超因与曾国荃闹矛盾,甩手不干了。曾國藩提点鲍超说:“你撂挑子,懂内情的人,知道你与老九闹意见。不懂内情的人,会怀疑你对朝廷不满。你这样做,岂不正好给别人提供攻击的把柄。”
人际交往讲分寸,不亲不疏,不冷不热,再亲近的关系也要保持距离,懂得“礼让”——“话到嘴边留半句,事到临头让三分。”一位孙子这样写道:“爷爷是教师,奶奶没有文化,奶奶说冰箱插头插一半能省一半电。我刚想笑,只见爷爷什么也没说,一脸认真地把插头拔出来一半。”任何关系中,懂得相互服软,轮流低头,才不会走散。哪有什么天生般配的两个人,只不过一个懂得包容和迁就,而另一个懂得适可而止。因此,最好的彼此,大概就是,你让我心动,我让你心安,你知道心疼我的不容易,我懂得宠着你的小情绪。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有张英在《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中的如此让度,才有《菜根谭》中“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的善果。
《易经》有言:“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说话要讲分寸,直爽并不等于言语毫无顾忌,“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朱熹又说:“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默为懿行,过默者,宜防其奸。”这就要在其中找到恰如其分的度。在重庆谈判中,蒋介石问毛泽东:“不知润之先生对政府有哪些具体要求?”毛泽东把八项原则性的意见和盘托出。蒋介石说:“润之先生,十几年不见,你的胃口越来越大了。”毛泽东笑着说:“二十几年不见,委员长还是老脾气。如果委员长不肯让步,那我们就失去谈判的基础了。”蒋说:“你不要强迫我,要是想推翻国民政府,可以回去带兵来打。”毛不动声色:“我现在是打不过你的,我这次是真心求和,不然我就不会从延安跑到重庆来了。”蒋只得说:“当然,和为贵。”
孔子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一天,一位学生心急火燎地找到苏格拉底说:“老师,告诉你一件事,绝对让你出乎意料……”苏格拉底立马打断他:“你告诉我的话,经过三个筛子过滤了吗?”学生有点摸不着头脑。苏格拉底连续问他三个问题: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这件事是善意的吗?这件事对你重要吗?学生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苏格拉底语重心长地说:“既然不真实,不是善意又不关你事,那就不要随意说了。”其实,《礼记》早有教导:“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知人不必言尽,责人不必苛尽。”话多话少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影响力,说话的分寸感透露出来的品行教养,才是一个人的魅力所在——好好说话,不仅愉悦自己,也温暖他人。
把握做人的尺度,掌管做事的进退,拿捏说话的分寸,日积月累,才能在分寸间求得人生的圆满。而言与行良好的分寸感,有赖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该多时,就大胆放言、雷厉风行,不然就会意犹未尽;该少时,就点到为止、见好就收,以免过犹不及;该无时,就三缄其口、岿然不动,力避多此一举。
课堂上有空的时候,我们不妨带着学生温习这些成语:安之若素、气定神闲、泰然处之、从容不迫、心平气和、悠然自得……当然,在与学生相处的那段时光里,我们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乃至一个不易察觉的微表情,才是学生习得分寸感的必由之路。(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