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兴
【摘要】物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构建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具有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能够正确地运用物理思维科学地推理规律,找到结论,能够使用科学的理论依据对物理现象和问题进行描述。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其很难具备主动学习、自主思考的意识,过多依赖教师,因此会出现课堂明白了解知识点,课后不会运用实践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注意这部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困生;核心素养
物理是一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实践性、抽象性的学科,高中物理对这些特点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探究的意識。在物理学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只有具备了物理核心素养,学生才能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有能力的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思考、探索行动,才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协助意识。
一、高中物理学困生的特点
(一)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一直是每个人参与一项活动的推动力。在学习中也是,如果物理学科的教学没有吸引力,不能引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激情,那学生自然会选择逃避学科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另外物理学科知识存在抽象性、实践性、逻辑性高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用实践活动验证理论,才能巩固记忆物理知识,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物理的学习难度太大,甚至有时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学生就得过且过,丧失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是物理学习毅力的问题,物理的学习不能是一时兴趣,这是一场“持久战役”,但是学困生对物理的学习存在学习难度加大就退缩的问题,对于有难度的知识点和习题,没有过多思考就认为自己没有解决能力,甚至为了完成物理作业而选择抄袭作业的行为,对物理的学习缺乏耐心。
其次是缺乏对物理学习的认真态度,学困生在遇到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时,通常会出现注意不集中,小动作过多的现象,进而导致学生不能认真学习,对待作业敷衍了事等问题。
最后是缺乏争取的学习方法。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是需要符合该学科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物理学困生显然是缺乏对思考正确学习方法的意识,另外教师也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导致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点只知道采取机械背诵的方式。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困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利用问题导向,启发学困生的物理思考思维
在物理的教学活动中,无论习题如何的变化,但是其内在本质都是物理概念和规律,这是所有习题、实验的“根部”所在,因此学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和概念,还要学会思考如何灵活地运用这些物理规律,如此,学生才能在多样化的题型中快速有效地找到相应的物理知识点进行分析并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因此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利用提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形成物理思维。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2019年物理教材必修第一册《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向学生提问“物体为什么能在地球上进行自由落体运动?”“为什么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轻的物体下落的时间短呢?”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进而引出“重力对物体自由落体运动有影响”的理论。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理论实验,看看是否真实受重力的影响而导致物理下落的时间和速度的不同。通过一步一步地启发,逐渐的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学困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二)实行分层次教学法,指导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针对学困生的物理学习,教师需要摒弃原有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法,依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要求,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安排符合他们学习水平的学习任务,既能保证优等生的学习需求,又能保证学困生的学习需求,保证学生的学习激情,启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另外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任务制定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结合生活进行物理现象的验证、物理科学小实验等等,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可以针对个人问题逐一进行辅导,不断的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2019年物理教材必修第二册《抛体运动》时,之前的物理学习一直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而现在研究物体的曲线运动,研究抛物线,对于这种抽象的概念,学困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科学小实验,利用乒乓球或者水枪,在课堂给学生展示物体在运动时会因受力的原因呈现出曲线运动的现象。通过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加强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在物理学习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提升教学成果的有效性。
(三)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保证学困生的参与度
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仅可以让学困生充分地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分享和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困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2019年物理教材必修第三册《磁感应轻度磁通量》时,对于“如何利用磁针判断磁场方向”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研究磁场方向、磁场的强弱的理论知识。在组内的实验和讨论中,学生可以一起收获物理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运用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将教学重心从学科知识传输转移到学生学习心态、思考能力、学习方法的引导上,依据真实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层次地制定教学任务。其次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其中,进而为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提供保障,最后达到培养学困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XJK19CJC06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永杰.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7(7):1.
[2]王惠.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