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 杨婷娟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衔接的关键阶段.在新课改深入发展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模式,有机整合教育教学过程,以问题连续体进行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既要了解和掌握概念的一般特征,又要围绕概念的确定性、发展性及层次性展开学习和理解.“问题连续体”模式的应用,可使学生从多个层次理解概念,帮助学生掌握各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促进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概念.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并逐步引导学生.必要情况下,可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图1
在学习数学定理的过程中,“问题连续体”模式有助于学生系统知识体系的形成,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可起到有效促进作用,也可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将“问题连续体”模式应用到命题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有效掌握命题之间的推导过程,特别是在开展新命题学习过程中,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帮助及引导,使其能够有效了解新命题与已学命题之间的联系.在实际开展推导过程中,也可深化学生对命题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一课程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既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基本内容,也要指导学生推导勾股定理.教师可利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如:当前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否将其拼成一个正方形,且正方形的边长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拼好的图形进行勾股定理证明.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需预先准备直角三角形,要求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并在勾股定理证明过程中应用面积相等.学生在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后,可从基础知识层面出发展开数学定理推导,进一步深化对定理、公式的记忆及理解,大大节约学习和记忆时间,同时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知识记忆,对定理运用的灵活性及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习题课程教学活动需在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完成,教师应结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进行问题设置.如此,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忆有关数学概念及命题,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转化的方法,并构建有关数学知识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在问题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问题设计的认知梯度,也要注重各个问题之间逻辑规律的体现,从而构建结构性问题网络.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网络梳理,也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及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数学本质的体现离不开数学教学活动.在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保证数学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综合性考量.在实际开展问题设计过程中,需注重把握教学重点内容,切实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从而最大化发挥问题教学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师应在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注重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思维,同时为学生提供恰当、合理的引导,鼓励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中,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使课堂学习任务得以高效完成.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不可急于否定,而应积极进行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有效的探索学习活动,从而使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具针对性及科学性.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十分关键,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更为重要.学生提出自主质疑是创新思维形成的起点,在“问题连续体”教学模式下,教师需针对问题展开精心设计,也应为学生提供质疑空间.从实际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看,教师应预留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并引领学生举一反三,指导学生不断自主思考,将课堂提问的教育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激发数学潜能,更好地培养创造性思维及想象力.
综上所述,“问题连续体”模式下,更为注重数学问题的解决.应用该模式,可进一步强化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活力,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及动手学习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更灵活地应用知识点,这对提升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课堂学习效率都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