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文
摘要:历史独有的学科性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命运、民族发展,因此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家国情怀”的概念做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家国情怀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
前言: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对学生未来更加全面的发展以及基础能力培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中有着丰富的培养家国情怀的素材与资源,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另外,家国情怀的培养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一、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家国情怀
1、学生在理解与掌握历史常识的基础上,逐步体现对于国家、社会的关注
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将来要进入社会生活,因此,不能简单的将学生局限在学校、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学以致用,设置合理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中去。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也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与认识,有意识地就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与了解,逐渐形成学习历史的兴趣。
2、树立正确历史观,认同中华优秀文化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应学会如何有效地阅读史料、辨别史料,在辩证分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这些灿若星河的优秀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逐步产生对中华文明的浓厚兴趣,进而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1.挖掘教材信息,合理设置情境
在家國情怀素养的培养方面,历史学科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丰富的、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包含着无数的典型事例可以用在家国情怀的培养上,而“家国”观念早已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脑海之中。
当教材中出现有关家国情怀素养的信息时,教师应该及时标注并进行细致处理,如果是历史事件,则应该根据教学时间和进程进行细致或简单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内容和教师的讲解,将学生代入到事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中,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教师在必要时应说明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以便于学生的理解。最后就该事件的性质进行合理的升华,坚持对该事件的客观评价,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
2.合理利用影视资源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与学校教育相关的现代信息化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一方面,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工作者制作了大量影像资料,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众多历史教学网站进行资源共享,在技术、经验层面上为广大教师研究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另一方面,当前众多学生对手机和电脑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定时间内的视频素材,在播放视频的同时穿插知识讲解,将课堂活动与知识学习融为一体,逐渐培养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主动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习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例如,在学习《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前播放《卢沟桥歌》的片段并展示相关歌词,通过让学生思考歌词含义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人物扫描”部分,了解赵登禹将军的事迹,由此引入对于教材第一子目“七七事变”的学习。
3.利用乡土资源,挖掘有用素材
教材中所展现出来的历史时相对比较遥远的,因此在学习相关历史时总是会有很大的距离感,除了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有效信息外,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历史素材帮助学生感悟历史,增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感知与理解。教师可以在深入了解当地历史之后,结合教材内容,将本地所拥有的资源运用到历史教学中。
同时,在家国情怀培养方面可以利用的素材较多,教师完全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利用。在古代史中,可以利用的大部分是人物类素材,特别是史书中千古流芳的“忠臣良将”,古代的家国情怀受特定时代环境的影响,大部分都与爱国情感有着较多的关联。而忠臣良将式的人物在王朝更替是则会大范围的涌现出来,正是受传统“忠君”思想的影响,在国家灭亡的时刻,这些忠臣选择了誓死抵抗,保卫国家最后的尊严。近代以来,在抗击外敌侵略的过程中,也有着无数先烈的英雄事迹向我们昭示着对于国家的忠诚。
4.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家国情怀的培养不是简单的表面文章,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长时间的情感熏陶。如果要进行情感升华,不必将精华部分安排在一堂课结尾部分,课前导入时就可以适当的进行铺垫。一节课的开头部分,由于刚刚学习过其他课程,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鉴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情感引领,营造适于培养家国情怀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策略的调整,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进入了有效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段“黄金时间”,将重难点知识讲解通透后,利用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情感升华。利用完教学资源后,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应让学生谈一谈对于相关教学资源的感受,不同的人受其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于同一件事物肯定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地引导,避免学生理解不透彻或理解出现偏差。
结语:本文围绕“初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探究”这一主题,在分析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家国情怀基础上,就家国情怀的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这些工作能够对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家国情怀教育要真正的进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然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耿霞. 浅论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2):1.
[2]周玉梅.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研究[C]// 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一). 2020.
[3]吴致芬.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