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荣杰
摘要: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各行各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力量,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能够为教育领域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能够将教育资源以具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帮助学生减轻课后作业压力。本文主要探究“互联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引言:科技的力量不可忽视,“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已经覆盖各行各业,成为现代生产生活模式发生改变的力量源头。在教育领域中,“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意味着课堂更加立体、多元,意味着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佳,意味着教学有效程度得到提升。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抽象且复杂,很多学生对数学存在畏难情绪,教师需要正视“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能够带来的正面影响,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一、“互联网+”与小学数学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来自于生活的课程,学生在面对数学时总在有趣、抽象、艰难中徘徊,导致大多数学生面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难以进一步提升。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是主要框架,学生能够掌握的主动权终究有限,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效果始终难以达到预期。“互联网+”模式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更多开展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更有效进行师生沟通的途径,辅助教师从单纯的教导转向一边辅导、一边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轨道,实现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全方位成长。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开展方式
(一)借“互联网+”实现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属于数学基础的构建和砸实阶段,所教授给学生的都是最基础的数学概念、定理、技能。不少小学教师认为小学阶段数学讲得本就是基础内容,所有学生的起点基本一致,分层教学的意义不大。但实际上,面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对数学兴趣还是会导致小学生群体中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在个体特征上的不同来开展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1]。部分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接受能力强,教师播放教学课件或微课视频后这部分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其中所讲的含义,教师可布置一些练习内容给学生,给学生自主成长的空间;部分学生接受能力一般,教师在播放课件和微课后需要提供一些重点、难点上的解析工作,帮助學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还有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弱,教师不仅要提供重难点问题上的解析,还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问题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学生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互联网+”模式下,学生手中有电子平板作为学习辅助工具,接受速度快的学生可接受教师传递到机器上的练习题进行自主学习,接受速度一般的学生所接收到的是进一步解释的举例和辅助练习题,而接受速度较弱的学生则获得每个知识点详细讲解的内容。“互联网+”模式下教师的工作压力被信息技术分担一部分,学生掌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进度,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借“互联网+”拉近生活距离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数学就是计算”的错觉,导致学生剥离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虽然在练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与生活元素有关的题目,却不会真的在生活中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计算购物金额时除外。这与教材编写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方式有关,以“某水池有一个排水管一个注水管,注水管3个小时注满水池,排水管6个小时放空水池,同时打开注水管和排水管时多久可以注满水池?”为例,无论教师怎么讲这个水池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会计算后还是会觉得这个类型题“很无聊”,觉得“生活中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数学与生活的剥离。“互联网+”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这样的类型题在生活中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将水池视作一桩生意前期租房、买设备、进原材料的成本,排水管是生意日常运转的每月支出成本,主水管是生意运转获得的每月利润,问多久能够将前期投入的成本赚回来。一个看似“无聊”的数学题目就成了生活中到处可见的问题,可能学生的父母每天都在面对着这样的问题。这样类比的方式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上,教师可以借互联网素材来向学生展示生意运行的模拟状态,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重新看待这种类型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三)借“互联网+”驱动主动学习
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会主动学习,答案是感兴趣或获得成就感的情况下。“互联网+”模式恰恰能够给予学生在兴趣激发或成就感获得上的帮助,有助于推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2]。比如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相关的课堂上,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为学生呈现出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事物,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鉴定来对图形进行分类,并根据学生的鉴定结果进行拓展。学生提到地球是球体,教师可从互联网上搜索资源告诉学生地球是一个怎样特征的球体,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主动学习兴趣。
结束语:教育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怎样学,“互联网+”的应用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生活化教学,有助于驱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互联网+”的应用价值应当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娜. 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J]. 试题与研究,2021(06):171-172.
[2]庞尊岩.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21,23(1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