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华
摘要:在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将高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高中生正是形成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传统文化的滋养能使他们从思想上认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成果。因此,传统文化的学习深深影响着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同样承担着传承文化以及创新文化的使命。本文针对高中语文融入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语文教育活动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得传统文化可以传承和发扬下去,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文言文学习理解文章内容
文言文不仅能反应古代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衣食住行等方面,更能表达出作者世界观人生观,并给后人启发,激励后人不断觉醒,不断学习。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意义非凡,内涵深刻。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应当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强化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文言文教学的结合,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有效途径。经历了五千年历史长河,文言文最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必定有他流存下来的价值和意义。而从中选出的高中文言文的魅力更是无处不在,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通过诵读、吟唱,领悟到其中的乐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境界习惯,更是要让学生学习古人自强不息、发奋图强的精神,并运用在学生自己身上,在未来遇到困难时能够振奋精神,百折不屈,树立起“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高贵人格。
例如,《鸿门宴》这一节文言文,鸿门宴是刘邦、项羽时期的历史故事,从中不仅能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情况,更能从文章中找出参加宴会时座位安排的礼仪,根据不同等级不同地位,坐的位置也会有不同,位置的不同往往与一个人的地位及年纪有关,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一种传统礼仪问题,这种礼仪在现在正式宴会中仍然适用。
二、开展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化氛围中活动,在活动中逐步渗透传统文化。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激励和情趣的活动,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将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有关活动有机地融合,这本身也是对于传统文化新的发展与创新。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认识和强化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沐浴传统文化的光辉,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让传统文化在自己的身上,在新的历史时期绽放出新的色彩。比如可以开展写作小诗,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诗歌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优秀诗歌的借鉴和运用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发展自身也具有莫大的意义。
例如,我们可以专门利用一节语文课,举办一次模仿作诗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诗的理解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作诗,可以模仿律诗、绝句、小令,还可以模仿歌行体;可以写出自己对于山川草木一瞬间的感悟,也可以写出自己对于天地人生的即兴的情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班内同学之間进行作诗交流或比赛,对比一下谁的诗句最美,谁做的诗最有水平,谁的诗歌获得的“粉丝”最多,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拓宽学生的眼界,从传统名著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读课外名著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阅读量和知识量。学生通过课外名著阅读可以大量地了解到传统文化知识,既增加了自己对于文章的欣赏与写作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掌握的量几乎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大多来自课本,而课本上的传统文化知识往往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因此教师也要打破常规,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拓展学生的眼界,发散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广泛地阅读传统文化名著。
例如,为学生推荐课外名著《红楼梦》《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等,教师可以每周拿出一节课作为读书专题时间,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地静下心来,对文化名著进行耐心地,不急不躁地阅读,并在阅读中实时地写出读书笔记,这样,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就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和较大范围的铺展。学生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也会自然而然的增多,这也就成功地达到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相融合的效果,这种阅读名著的方式应大力提倡。
四、结论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传统文化素养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文化的氛围中,真实而清晰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奥秘,最终喜欢上语文传统文化学习。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详解与案例丛书[J]. 语文建设,2021,(24):2.
[2]代良沾,许兴阳. 高中语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 林区教学,2021,(12):83-87.
[3]宋兰今. 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建构[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2):144-147.